王素莉
- 作品数:28 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GFR与UAC对2型糖尿病肾功能评价的价值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及尿白蛋白浓度(urine albumin concentration,UAC)情况,对2型糖尿病肾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对110例于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晨尿微量白蛋白浓度,行肾动态显像检查,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评价UAC及GFR值对患者肾功能的诊断价值及关联性。结果 UAC值与GFR值存在负相关性(P<0.05);当GFR值<60 ml/(min·1.73 m2)时,以GFR值为状态变量,UAC值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发现,敏感度和特异度最佳截断点UAC值为10.90 mg/L。当患者GFR≥60 ml/(min·1.73 m2)时,UAC异常人群高血压发病率高于UAC正常人群(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GFR值随UAC值的升高而降低,即UAC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患者肾功能变化情况,但部分患者在GFR值明显下降[GFR<60 ml/(min·1.73 m2)]时,UAC仍可处于正常水平,此时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情况不应该以传统标准(UAC<30 mg/L)为界限。在临床工作中需同时关注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及尿蛋白情况,以免漏诊。
- 符婷李敬华齐跃王素莉
- 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脏疾病
- 阿卡波糖联合格列吡嗪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胰岛功能与血清微小核糖核酸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格列吡嗪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胰岛功能与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 RNA)的影响。方法:8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吡嗪缓释片口服,起始剂量为每日5 mg,最大剂量为每次5-10 mg,bi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片,起始剂量为每次50 mg,tid,最大剂量为每次50-100 mg,tid,进餐时同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胰岛功能指标与血清mi RNA检测水平的差异,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胰岛B细胞功能、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i R-29a光密度(OD)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mi R-375 OD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卡波糖联合格列吡嗪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改善胰岛、改善血清mi RNA水平的作用均显著优于单用格列吡嗪。
- 刘丽楠李敬华王素莉程晨
- 关键词:阿卡波糖格列吡嗪初诊患者胰岛功能微小核糖核酸
- 血脂康对新发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新发2型糖尿病(T2DM)合并超重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初诊T2DM合并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二甲双胍0.5 g/次,3次/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胶囊0.6 g/次,2次/d,连续治疗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MOA-IR);以Hb A1c<6.5%为血糖控制达标标准,分别计算两组治疗后血糖达标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BMI,FBG,FINS,HOMA-IR,Hb A1c,IL-1,IL-6,TNF-α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FBG,FINS,HOMA-IR,IL-1,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b A1c,BMI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观察组FBG,FINS,Hb A1c,HOMA-IR,IL-1,IL-6,TNF-α治疗前后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BMI的差值两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观察组血糖达标率为80.0%(24/30),高于对照组的血糖达标率为66.7%(20/30),但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康胶囊能够改善新发T2DM合并超重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减轻体内炎症反应。
- 张秀琴王素莉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超重胰岛素抵抗炎症血脂康胶囊二甲双胍
- 甲状腺结节病因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1
- 2016年
-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为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多在体格检查中偶然发现。2012年颁布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中指出一般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高分辨B超检出率为20%~76%,甲状腺结节中的甲状腺癌的患病率为5%~15%,近年来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的患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尽早发现、诊断及防治甲状腺结节尤为重要。
- 朱砚李敬华王素莉庞娟王静丁琴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病因
- 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OADs)治疗方案对使用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预混胰岛素30/70单独或联合使用OADs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停用预混胰岛素,改为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OADs,n=30)和对照组(继续使用预混胰岛素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联合OADs,n=20),各组均依据血糖监测水平调整胰岛素及OADs用量。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3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Ale(HhAlc)、体重指数(BMI)及试验期间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HbAlc、FBG、3餐2hPG均有所下降(P均〈0.01);治疗组及对照组BMI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FBG、午餐2hPG、BMI及HbAlc均降低(P均〈0.01);试验期间治疗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接受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为甘精胰岛素联合OADs治疗,可显著改善FBG和HbAlC,且不增加体重,简便易行,大大降低了低血糖风险。
- 李敬华刘丽楠王素莉程晨关树梅侯雯莉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预混胰岛素甘精胰岛素
- 应用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比较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并比较应用甘精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及C肽(C-P)水平。方法 T2DM患者5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甘精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OAD)]和地特组(地特胰岛素联合OAD),依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及OAD剂量,2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血清胰岛素及C-P浓度,计算全天胰岛素用量。结果试验前2组在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FPG、2hPG、病程、空腹血清胰岛素及C-P浓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PG、2hPG较治疗前下降(P<0.0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P<0.01),但地特组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甘精组(P<0.01);2组血清C-P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的T2DM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且应用地特胰岛素者升高明显。
- 李敬华王志宏张爱民王素莉刘丽楠庞娟
- 关键词:糖尿病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血清胰岛素
- 肾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应用格列美脲的临床效果评价
- 目的:观察肾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格列美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组和格列美脲组,胰岛素组根据血糖继续增加胰岛素剂量至血糖控制
- 王素莉李敬华刘丽楠姥勇沈继春王颖
- 关键词:格列美脲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不全胰岛素治疗临床效果评价
- 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疾病进展判断价值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尿红细胞形态、功能、膜弹性参数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疾病进展的判断价值,分析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96例,根据肾功能的检查结果将96例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32例)、轻度下降组(34例)和重度下降组(30例)。在同一环境内随机寻找33例无糖尿病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总结尿红细胞的数量、功能、形态以及尿红细胞的胞膜弹性相关参数。结果:随着病情的加重,以上参数的具体指标会逐渐升高。在健康组和正常组患者中,红细胞截面积和半径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红细胞的刚性系数、弯曲模量和剪切模量,健康组最小,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和重度下降组患者的形态学参数较健康组仍有显著差异,相比之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红细胞的形态、功能、膜弹性参数检测在判断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情况时,具有显著意义,且此方法具有无痛、可重复、判断效率高以及周期短等优点。
- 刘丽楠张红张明华王素莉程晨
- 关键词:尿红细胞糖尿病肾病肾功能疾病进展
- 胶原负载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应用胶原负载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糖尿病足住院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庆大霉素外敷治疗,治疗组应用负载神经生长因子的胶原水凝胶外敷治疗。治疗后第1、4、8天,测量两组足溃疡溃疡大小,于治疗第8天评价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第1天、第4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溃疡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愈合速度快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胶原负载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有效,可加快溃疡愈合速度。
- 刘丽楠王素莉程晨
-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胶原神经生长因子
- 不同干预方式对社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预防效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式对社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预防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天津市某社区4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区集中系统管理,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0例。试验组患者按照足溃疡发生危险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给予患者系统的分阶段糖尿病强化教育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定期检查和随访,观察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早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预防作用。结果试验组患者糖尿病足的基本知识、严重性和危害相关知识及自我管理知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每周足部主动护理率、饮食控制率、经常运动率、自我血糖监测>1次/月的患者占比、体质指数达标率、血脂达标率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筛查、早诊断,从低危者着手,以中、高危者为重点预防对象,早期采取针对性措施,给予患者积极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糖尿病足具有重要意义。
- 刘丽楠王素莉程晨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