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娟
- 作品数:8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LR2及TLR4与黄褐斑的相关研究
- 王银娟何黎顾华
- 旁氏无暇透白日霜改善黄褐斑及其皮肤屏障功能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旁氏无暇透白日霜(SPF 15 PA++)改善黄褐斑临床症状及皮肤屏障功能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自身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30例面部皮损较对称的黄褐斑患者,受试者每天用温水清洁面部,半脸使用约0.5g测试产品,另外半脸使用等量对照产品,早晚各1次,2次/d。分别于首诊、治疗后第28天、56天评估皮损情况。结果①主观比较:实验组基本治愈0例,显效4例,好转1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46.6%。对照组基本治愈0例,显效1例,好转5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20.0%。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EWL值:试验组与对照组随时间延长TEWL值均值均有所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0、28、56天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试验组与对照组随时间延长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均值均有所升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0、28天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56天时,试验组角质层含水量(41.14±5.94)与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41.90±5.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LAB值检测:随时间延长实验组与对照组LabL值均值均有所升高、LabA值均值无明显变化、LabB值均值均有所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LabL值0、28天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天时,实验组LabL值(58.92±3.52)与对照组LabL值(56.86±3.1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bA值0、28、56天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bB值0、28天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天时,实验组LabB值(15.21±1.90)与对照组LabB值(16.16±1.5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试品"旁氏无暇透白日霜"和对照品市售"凡士林保湿露"均具有良好的美白、保湿、恢复皮肤屏障的效果,并且"旁氏无暇透白日霜"美白效果显著优于对照品市售"凡士林保湿露"。
- 黄晓凤王银娟郭美华何黎杜雅萍张书良
- 关键词:黄褐斑皮肤屏障TEWL
- 黄褐斑患者皮损及血液中Toll样受体2和4的表达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TLR)2和4与黄褐斑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黄褐斑患者和健康对照各40例,采集外周血,并收集其中10例黄褐斑及10例健康对照者皮损,用RT-PCR方法检测血样及皮损中TLR2和4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TLR2和4在皮损中的表达及分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黄褐斑皮损中TLR2和TLR4在mRNA水平表达(分别为9.72±2.93,9.52±2.8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分别为5.10±2.69,4.77±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3.67、4.36,均P<0.01).40例黄褐斑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中TLR2和TLR4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10例正常皮肤中6例表皮及血管内皮细胞均无TLR2表达,4例表皮基底层有TLR2弱阳性表达,血管内皮细胞未见表达.10例黄褐斑皮损中有3例表皮全层均有TLR2阳性表达,7例基底细胞层及棘层有TLR2阳性表达,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未见TLR2表达.10例健康对照皮肤表皮及血管内皮细胞均未见TLR4表达.10例黄褐斑皮损基底细胞层均有TLR4强阳性表达,棘层弱阳性表达,其中3例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可见阳性TLR-4表达.结论 黄褐斑发病可能与局部皮肤TLR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 王银娟顾华郭美华涂颖何黎
- 关键词:黄褐斑TOLL样受体炎症
- 果酸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5年
-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表现为自然光下黄褐色、暗褐色或深咖啡色斑,常分布于脸颊、额部、上唇、鼻部和下颌。发病与日光、内分泌、遗传、精神因素、药物、化妆品、机体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其中光曝露及性激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1-2]。黄褐斑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男性较女性患者少,在男性患者发病因素中光曝露与遗传因素似乎较为突出[3]。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激光等治疗.其中果酸是目前效果较好及较安全的一种治疗方法。因此,2012年7月一2013年3月由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及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联合进行了多中心的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王冰王银娟吕莎陆洪光郭美华涂颖汪宇顾华李泽春何黎李福秋
- 关键词:果酸黄褐斑疗效
-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1例
- 2014年
- 患者男,55岁。因口唇、手、足色素沉着斑2年来我科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口唇、舌、手掌、指甲及足跖部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灰褐色斑点及斑片,无破溃及不适,未给予特殊治疗;近半年,皮损增加迅速,部分融合成片;偶有上腹部隐痛及腹泻。可自行好转,无恶心、呕吐及黑便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患者。
- 王银娟刘彤云刘付华何黎
- 关键词: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 黄褐斑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
- 目的探讨黑素合成、皮肤屏障、炎症因素、血管因素在黄褐斑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研究:门诊收集黄褐斑患者皮损为病例组,色素痣切除患者皮损周围正常皮肤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观察TYR、TRP-1、TRP-2、HMB45...
- 王银娟
- 关键词:黄褐斑黑素皮肤屏障炎症因子免疫组化RT-PCR
- 文献传递
- 黄褐斑表皮渗透屏障受损可能机制探讨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表皮渗透屏障受损在黄褐斑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门诊收集黄褐斑患者皮损及健康志愿者皮损各10例,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并比较黄褐斑皮损及正常对照组皮肤K6,K10,K14,Filaggrin,Involucrin,Loricrin和ASAH1的分布及表达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黄褐斑患者皮损处K6表达较强,K10及K14表达弱于正常对照组。Filaggrin,Loricrin,Involucrin及ASH1的表达弱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褐斑存在表皮渗透屏障受损,其机制与角蛋白、角化套膜蛋白及ASH1表达异常相关;临床治疗黄褐斑应注意修复表皮渗透屏障。
- 王银娟涂颖顾华Philippe Humber何黎
- 关键词:黄褐斑角蛋白
- 黑素合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3年
- 皮肤色素沉着取决于黑素细胞中黑素产生的数量、种类及黑素小体的转运、再分布和降解能力。这是一个复杂精确的调控过程,受多种酶和马达蛋白共同协调完成。目前国内外对其合成机制及影响因素不断深入研究,但仍有很多相关机制尚未清楚。本文就黑素合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为色素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和皮肤医学美白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 王银娟何黎顾华
- 关键词:黑素细胞黑素小体影响因素紫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