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晶
- 作品数:15 被引量:4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互联网+”背景下民间融资领域非法集资风险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互联网+金融"创新出多种筹资模式,对民间资本形成强烈的吸资效应。民间融资衍生出P2P网贷、股权众筹、余额宝模式等新业态。相较于传统民间借贷,互联网民间融资展现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也蕴含了非法集资风险隐患,具体表现为私设"资金池"、非法自融、借款人诈欺风险、股权自众筹等。引发风险的原因主要有监管滞后,早期粗放发展形成积弊;行业自律乏力;征信体系不健全等。对此,应完善互联网金融立法;加强多方合作,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完善征信体系,降低信用风险;优化打击模式,运用大数据思维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全方位协作网络;情报导侦,实现集群化打击;加强舆论引导,形成防范共识等。只有建立有效、可行的防范和打击机制,才能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 刘晶晶
- 关键词:民间融资非法集资
- 经侦大数据应用机制探究被引量:7
- 2020年
- 信息时代,大数据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方式,也倒逼公安经侦工作寻求突破与变革。面对经济犯罪全新形势,经侦部门明确"信息化建设、数据化实战"的发展战略,立足遏制犯罪、防范风险、服务发展、维护稳定的效能目标,构建全新的经侦大数据应用机制。经侦部门运用数据思维,升级工作模式,自上而下建立专门的情报研判队伍,在打通多条数据通道、汇聚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开发可视化分析工具进行研判应用,实现了对犯罪的及时预警和精准打击。经侦大数据应用机制虽已初步建立,但仍存在若干短板,例如数据治理和加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数据的采纳和采信标准尚不明确;数据的横向交流壁垒尚未打破等。只有不断自我创新与完善,才能引领实战,实现大应用的根本目标。
- 刘晶晶
- 关键词:经济犯罪侦查大数据
- 虚拟货币的刑事风险与应对思考被引量:6
- 2022年
- 虚拟货币是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产物,有助于促进金融效率和活力,提高金融普惠性,但同时也为非法活动创造了新机会。虚拟货币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交易便捷、可兑换等特点,能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极易引发诈骗、传销、洗钱等多种刑事犯罪风险。发现和打击虚拟货币犯罪,面临着活动场景复杂多样、行为方式高度隐匿、证据难以发现调取等难题与挑战。为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我国应明确监管立场,进一步细化落实各项监管举措;以链上地址为切入溯源追踪,密切监测及时预警;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密切信息、技术、司法等方面的交流,净化区块链产业环境,实现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 刘晶晶
- 关键词:虚拟货币金融监管
- 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生态与侦查策略研究
- 2024年
- 区块链技术的崛起不仅加速了数字经济与金融行业的革新,同时也带来新的安全风险。传统犯罪向区块链领域迁移,以虚拟货币洗钱为代表的新型犯罪发案形势日趋严峻,呈现出高度组织化、智能化的犯罪特征,危害持续升级。为有效应对去中心化洗钱方式对侦查工作带来的挑战,需在准确剖析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生态构成要素、圈层、行为流程与模式的基础上,借助大数据手段与专业分析工具,对虚拟货币洗钱资金流展开追踪,以交易地址为研判起点,以线上调证为侦查抓手,获取多维信息碰撞比对,全面穿透资金与人员关系。同时,在提高调证效率、强化标签功能、实现技术反制以及完善处置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改进与突破。
- 刘晶晶
- 穿透思维在网贷类非法集资案件侦办中的实现路径被引量:9
- 2019年
- 网贷类非法集资是当下我国一类"现象级"犯罪,其犯罪手段、参与人数、涉案金额等都是其他类型非法集资犯罪所不能比拟的,典型地表现出风险型经济犯罪的特征。对于经济犯罪与网络技术交叉结合的新情况,仅仅依靠传统的手段和战法已无从适应,必须立足大数据研判,创新侦查思维和工作模式。在了解网贷行业生态现状和摸清网贷平台非法集资犯罪流程的基础上,分析网贷平台非法集资犯罪关联行为特征和运作模式,提出运用穿透思维,即以各类相关数据为支撑,围绕股权、人员和资金三大核心要素,对案件中多层级和多层嵌套关系进行穿透梳理,发现彼此内在关联,进行可视化分析。其目的是准确界定案件性质,确定嫌疑人身份,摸清资金整体交易规模,锁定涉案资金来源、归置通道和去向,实现精准打击。
- 刘晶晶
- 关键词:非法集资股权
- 经济犯罪侦查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
- 2024年
- 经济犯罪侦查课程作为公安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引领。经济犯罪侦查课程教学在探索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自觉意识、优化课程教学目标系统凝练思政元素、充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激励评价机制等方面完善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真正实现育德与育才的有机统一。
- 刘晶晶
- 关键词:经济犯罪侦查德育
- 当前商业贿赂犯罪发案形势及打防机制研究
- 2013年
- 商业贿赂犯罪.是对发生在经济管理和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贿赂犯罪的一种概括性称谓。作为一种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贿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健康肌体的腐蚀显而易见。它违反价值规律.背离诚实信用原则.破坏交易透明度,败坏社会道德风气.增加社会和民众经济负担。成为孳生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的温床。因此.打击商业贿赂成为整治经济领域犯罪的重要任务之一。
- 刘晶晶
- 关键词:商业贿赂犯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正当竞争行为诚实信用原则违法犯罪行为
- 聚合支付非法应用风险及治理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移动支付的高速发展和扫码支付方式的普及,催生了聚合支付。聚合支付是第三方支付应用的拓展,具有从业门槛低、便捷、灵活等优势。聚合支付企业是收单外包机构的一种,为各家收单机构提供支付通道整合服务,但不得从事资金结算等支付核心业务。在多种原因驱使下,部分聚合支付平台发生角色异化,突破法律定位,形成资金“二清”和非结算通道两种非法应用模式,对支付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严重扰乱了金融管理秩序。为防范聚合支付非法应用带来的巨大风险,应从行政、刑事、行业三个维度完善治理,多手段配合,多路径推进,促使聚合支付行业回归健康发展轨道。
- 刘晶晶戴蓬
- “全景式”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犯罪侦查课程教学中的适用被引量:6
- 2020年
- "全景式"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案件发生和侦查活动开展的时间顺序,将相关案情及侦查工作的推进情况逐步向学生呈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最终完成全部侦查任务,并得出相应结论。该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公安高等教育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全景式"案例教学法主要包括案例选编、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四个实施环节,重在锻炼学生知识重构和形成新经验的能力,有助实战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 刘晶晶
-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经侦实战化
- 创新与探索:公安机关刑事和解工作机制的具体构建
- 2013年
-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刑事和解的法律地位,明确了公诉案件在侦查阶段可适用刑事和解。对公安机关而言,侦查阶段刑事和解有利于宽严相济政策的落实,有利于对以往刑罚观进行检视和修正;有利于自身的重新定位;有利于正义的恢复和办案效率的提高。为便于公安机关适用刑事和解,有必要在准确把握法律本意的前提下,对刑事和解机制的具体运行予以细化和规范,主要包括和解参与主体的确定、和解的启动、协商和达成和解协议以及协议履行和后续处置等内容。在适用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在和解"自愿"之真实性、和解协议不履行之后果、强制措施的变更以及对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这几个方面易出现的问题。
- 刘晶晶
- 关键词:刑事和解自愿和解协议执法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