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丽丽
- 作品数:20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工艺参数对半固态流变压铸Al-Si-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2023年
- 采用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技术研制出Al-Si-Mg铝合金前舱,通过正交法对试验方案进行设计,研究了压射速度(0.2~0.3 m/s)、浇注温度(575~615℃)和压力(240~280 MPa)对铸件平均晶粒尺寸、平均形状因子、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Al-Si-Mg合金半固态浆料在流变压铸成形过程中的枝晶破碎和晶粒生长特征,讨论了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合金强化机理。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各工艺参数对铸件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的重要性顺序依次为压射速度>浇注温度>压力;随着压射速度升高,浇注温度降低及压力升高,组织中的晶粒趋于细小圆整,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逐渐提高。优化工艺是压射速度为0.3 m/s,浇注温度为575℃,压力为280 MPa。
- 庞松陈博文季松陈风华溪如龚政轩武丽丽许泉戴铮肖旅
- 非圆形截面筒体外形尺寸检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圆形截面筒体外形尺寸检测装置,其中:前支撑组件、后支撑组件及检测组件通过导轨滑块连接到导轨组件上;导轨组件螺接于底架顶端,作为筒体装夹及检测的定位基准并起导向作用;前、后支撑组件对筒体进行装夹定位;...
- 李硕周愿愿成群林曹雪峰赵赛武丽丽刘宝全沈燕萍
- 文献传递
- 一种半固态流变成形的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固态流变成形的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包括以下含量的组分:Cu4~6wt.%;Si2~5wt.%;Mg1.5~3wt.%;Ag1~1.8wt.%;Zn0.2~0.5wt.%;Mn0.1~0.45wt.%;Z...
- 季松庞松肖旅戴铮候正全陈先锋武丽丽
- 一种包装筒筒盖装配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筒筒盖装配装置,把包装筒前后筒盖装配到包装筒上,由手柄、支架、筒盖抱箍、导向销、止推滚针轴承、圆螺母、螺杆、定位机构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特殊的工装结构保证筒盖与包装筒筒体的相对位置,通过定位机构保...
- 朱晓锋曹雪峰武丽丽
- 文献传递
- 相控阵微波成像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控阵微波成像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计算机、微波源、功率放大器、功率分配器、控制器、阵列天线、馈线、信号采集与处理器、变位机;计算机分别与控制器、信号采集与处理器、变位机连接;所述计算机包括一个检测模...
- 吴龙飞武丽丽鹿启栋金永乔钟珂珂王飞张小龙
- 文献传递
- 稀土镁合金框架铸造工艺优化研究
- 2024年
- 采用ProCAST软件及试验验证的方法对稀土镁合金框架铸造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并结合X射线无损检测、光学显微镜等设备对铸件内部质量、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工艺优化前,由于补缩效果不足等原因,铸件内部夹渣、气孔以及疏松等缺陷较多;工艺优化后,通过调节浇注和补缩系统,铸件内部缩松和气孔缺陷基本消失,铸件合格率从68.2%提升到93.5%。显微组织观察表明:铸态显微组织均由等轴的α-Mg基体和沿晶界连续网状分布的第二相组成,工艺优化后铸件晶粒尺寸变得更加细小,平均达到35.99μm。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工艺优化后,铸件T6态的室温平均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为265.33 MPa和7.17%,相比于工艺改进前,分别提高23.03%和26.46%。
- 潘龙武丽丽张益锋李蒙高伟宏毛燚叶峰
- 关键词:稀土镁合金PROCAST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 一种高压气动换向三通阀
- 本发明的一种高压气动换向三通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芯安装腔体,以及与阀芯安装腔体连通的第一进气腔、第二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阀芯通过两个阀芯密封圈安装于所述阀芯安装腔体中,第一阀芯密封圈用于第一进气腔与阀芯安装...
- 陈风张伟武丽丽江晨丁森李辉吴君辉
- 一种导弹发射筒用具有防烧蚀和防雨雪功能的防护堵盖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弹发射筒用具有防烧蚀和防雨雪功能的防护堵盖,用于发射筒前盖抛盖但未发射时的临时防护。该防护堵盖由盖体及密封圈组成。其特征在于:盖体为铝合金一体式加工结构;盖体外表面有氧化锆涂层;盖体上有泄压孔;盖体上有...
- 赵赛武丽丽余泓波徐兴中许正昊张伟施建华
- 文献传递
- 阶梯凸台端面涂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阶梯凸台端面涂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三轴运动机械臂机构、平台底座平板、底座框架、圆环安装定位夹具、针筒安装定位夹具;所述三轴运动机械臂机构、所述底座框架设置于所述平台底座平板上;所述圆环安装定位夹具设置...
- 杨波吴建龙成群林武丽丽张伟周愿愿
- 文献传递
- 影响螺纹定向装配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
- 2022年
- 为了确保舱段间螺纹旋合装配后,各舱段外形特征间的相对角度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产品的性能不受影响,以材料为2A12铝合金的M30×2-6h外螺纹为试验对象,以试验件螺纹旋合后,端面一字槽与水平X+方向的夹角大小为判定依据,针对影响螺纹旋合后角度的主要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探索了螺纹旋合长度、中径、旋合力矩和旋合次数对螺纹旋合后角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1个螺距范围内,螺纹旋合角度的变化与螺纹旋合长度成线性关系;旋合角度变化与螺纹中径大小成线性变化关系;在一定旋合力矩范围内,螺纹旋合角度受力矩变化影响较大,当力矩达一定程度时,旋合角度变化趋势变缓;螺纹旋合角度的变化与螺纹旋合次数也有一定的关系;螺纹旋合长度是极显著的影响因素,旋合次数对旋合角度的影响是不显著因素,旋合力矩和螺纹中径是影响旋合角度的显著因素。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弹体各舱段间实现螺纹的定向装配提供支撑,也可以为各舱段螺纹加工时,其螺纹长度、中径等螺纹参数的控制提供参考。
- 刘星武丽丽尤佳旗丁霖张益帆任培强
- 关键词: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