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莹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科技厅区域重大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收集刺激隐核虫幼虫的装置
- 一种收集刺激隐核虫幼虫的装置,涉及实验室样本收集装置。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收集大量有活力幼虫的一种收集刺激隐核虫幼虫的装置。设有过滤部分、固定夹、集液瓶和真空泵;所述过滤部分设有过滤杯、滤网、滤纸和砂芯过滤头...
- 陈软妮乔莹易啸王军毛勇
- 文献传递
- 犬钩虫(Ancylostoma caninum)daf-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鉴定
- 2013年
- 目的对犬钩虫(Ancylostoma caninum)TGF-βⅠ型受体daf-1基因进行了克隆和鉴定,并在原核系统中进行表达。方法以犬钩虫总RNA为模板,用RT-PCR对犬钩虫TGF-β受体基因daf-1的cDNA进行扩增和克隆,用PCR筛选阳性克隆,双酶切鉴定并测序。将测序正确的阳性克隆双酶切后构建到表达载体pET-32m中,转化到E.coli DH5α内,提取质粒,酶切鉴定阳性,再转化入表达宿主E.coli BL21(DE3)菌株内,对转化菌株用IPTG进行诱导培养。收集培养液,破菌、离心进行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蛋白纯化后进行免疫,并通过免疫印迹检测在钩虫各时期的表达。结果电泳发现转化了重组质粒的菌株在IPTG诱导下表达的重组蛋白为58kDa,在钩虫各时期都有AcDAF-1的表达。结论成功进行了犬钩虫TGF-βⅠ型受体daf-1基因的扩增、克隆和表达并在各期检测到该蛋白的表达。
- 乔莹杨玉荣
- 关键词:克隆
- 养殖日本囊对虾副溶血弧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 2015年
- 从患病的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的肝胰腺、胃和肠组织中分离到2株细菌MJBX-1和MJBX-2。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表明,2株分离菌浓度为10~cfu·m L^(-1)时,均可致健康日本囊对虾100%死亡;在10~6cfu·m L^(-1)浓度时,均可导致约90%的健康日本囊对虾死亡;该分离菌可使日本囊对虾致病,病状与养殖条件下的相似。MJBX-1和MJBX-2菌的主要特性为:革兰氏阴性,形状为弧状、杆状、丝状,无芽孢,大多有1个明显的弧形,在LB培养基上为透明或半透明的圆形菌落,在TCBS培养基上为绿色菌落。能在含2%,4%,6%,8%Na Cl的LB培养基上生长,但在含0,10%Na Cl的LB培养基上不生长。鉴定结果表明,2株分离菌均为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氟苯尼考、诺氟沙星、呋喃妥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6种药物敏感,但对阿莫西林和四环素不敏感。
- 王攀攀王军林瑶琼郑锦斌乔莹陈信忠毛勇
- 关键词:日本囊对虾RRNA副溶血弧菌药敏实验
- 日本囊对虾耐热性状及其与凡纳滨对虾、脊尾白虾的比较被引量:6
- 2015年
- 为构建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耐高温性状的评价体系,全面了解日本囊对虾的耐热性状,本研究首先采用耐热性(upper thermal tolerance,UTT)作为评定指标,开展不同规格日本囊对虾耐热性状的分析;进一步结合临界温度法(critical thermal methodology,CTM)将日本囊对虾与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进行了耐热性状的种间比较。结果显示:(1)不同大小的日本囊对虾个体之间耐热性(UTT)存在差异,其体重与耐热性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42(P〈0.05),特别是日本囊对虾仔虾(0.01 g)耐热性显著高于较大规格(1~5 g)的日本囊对虾(P〈0.05);(2)受高温刺激,3种虾表现出不同的应激行为,凡纳滨对虾的开始死亡温度与死亡高峰温度最高,日本囊对虾次之,脊尾白虾最低;(3)3种虾的耐热性状存在明显差异,凡纳滨对虾的平均UTT值最高,日本囊对虾次之,脊尾白虾的最低(P〈0.01);(4)凡纳滨对虾的临界高温(critical thermal maximum,CTMax)最高,日本囊对虾次之,脊尾白虾最低(P〈0.05),即与UTT的比较结果一致。本研究为日本囊对虾耐高温品系选育提供了基础科学依据。
- 李丽君宋晓红林瑶琼钟声平乔莹毛勇苏永全王军
- 关键词:日本囊对虾凡纳滨对虾脊尾白虾耐热性育种
- 刺激隐核虫感染大黄鱼的miRNA和mRNA组学测序及关联分析
-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Richardson,1846)曾是我国的传统四大海洋渔业对象之一,也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海水网箱养殖经济鱼类之一,2015年养殖年产量超过14万吨。近年来由于发展模式的制约...
- 乔莹
- 关键词:大黄鱼信使RNA基因组学
- 文献传递
- 日本囊对虾Na-K-2Cl共同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利用反转录PCR(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等技术在鳃组织中获得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Na-K-2Cl共同转运蛋白(NKCC)cDNA全序列,包含14bp的5′非编码区(5′-UTR)、201bp的3′-UTR和3 183bp的开放阅读框(ORF).该ORF共编码1 06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质量为117.051ku,理论等电点为6.57,命名为Mj-NKCC.预测Mj-NKCC二级结构由10个跨膜区组成,跨膜区的氨基酸序列和布局均相对保守.同源对比结果显示,Mj-NKCC的氨基酸序列与夏威夷海蚀洞虾(Halocaridina rubra)的Na-K-2Cl共同转运蛋白相似度最高,为77%.系统进化分析表明Mj-NKCC与夏威夷海蚀洞虾、蓝蟹(Callinectes sapidus)等甲壳动物的NKCC聚为一支.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表明,Mj-NKCC基因在肝胰腺、鳃、胃、肠、心、眼柄、肌肉和血细胞中均有表达,鳃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盐度骤变时,该基因表达变化显著,表明其很可能参与了对虾的渗透压调节,在对虾的渗透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 刘洪涛王军毛勇乔莹钟声平苏永全
- 关键词:日本囊对虾
- 日本囊对虾apo-14基因的全克隆及序列分析
- 2013年
- 以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肝胰腺组织为实验材料,提取总RNA,通过3'以及5'-RACE基因克隆技术,首次在日本囊对虾中克隆到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14(apo-14)基因的全长序列,包含完整的ORF以及3'-UTR和5'-UTR。日本囊对虾apo-14cDNA序列全长为784bp,其中ORF长度为420bp,编码139个氨基酸。对虾apo-14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类apo-14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相似性。
- 乔莹王军钟声平刘洪涛毛勇
- 关键词:日本囊对虾载脂蛋白克隆
- 日本囊对虾金属硫蛋白基因cDNA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根据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转录组中的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基因片段,使用RACE基因快速测序法,获得日本囊对虾MT(MjMT)cDNA全长.MjMTcDNA序列全长549bp,包含177bp的开放阅读框(ORF),68bp的5′非编码区(UTR)及304bp 3′UTR,编码58个氨基酸.在其编码的氨基酸中半胱氨酸含量丰富,占氨基酸总量的31.0%,不含芳香族氨基酸,富含MT典型的Cys-X(1~3)-Cys结构.多序列对比表明,MjMTcDNA序列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MTcDNA序列相似度最高,为76%.Real-time PCR结果表明,MjMT表达存在组织差异,其表达量在鳃组织中最高,其次是胃和肝胰腺.
- 石壮壮毛勇乔莹王军
-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日本囊对虾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