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红

作品数:12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群落
  • 5篇群落结构
  • 5篇海域
  • 3篇植物
  • 3篇近海
  • 3篇近海域
  • 3篇浮游
  • 3篇浮游动物
  • 3篇浮游植物
  • 2篇群落特征
  • 2篇厦门海域
  • 2篇邻近海域
  • 2篇环境因子
  • 2篇海洋生物
  • 2篇海洋生物学
  • 1篇大型底栖生物
  • 1篇营养化
  • 1篇营养盐
  • 1篇油类
  • 1篇渔业

机构

  • 11篇国家海洋局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12篇戴红
  • 7篇董炜峰
  • 4篇陈瑶
  • 4篇戴桂香
  • 3篇陈章飞
  • 3篇张瑜
  • 2篇袁春伟
  • 1篇周时强
  • 1篇邱茂福
  • 1篇刘志勇
  • 1篇陈国旗
  • 1篇刘子晗
  • 1篇刘望华
  • 1篇李少伟

传媒

  • 4篇海洋开发与管...
  • 3篇渔业研究
  • 2篇应用海洋学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海洋信息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建闽江口以南海洋站监测能力建设与发展被引量:1
2017年
国家海洋局在福建闽江口以南海域共布设了东山、厦门、崇武和平潭4个海洋站,自承担监测工作以来,各海洋站在实验室环境设施、监测工作开展情况、能力建设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虽然海洋站还存在人员紧张和经费不足等问题,但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国家海洋局实施"一站多能"规划后,海洋站的定位将更加清晰,未来海洋站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董炜峰刘望华戴红李少伟
关键词:海洋站
闽江口以南海域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0
2016年
对2011—2014年夏季福建省闽江口以南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4年夏季福建省闽江口以南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51属193种,以硅藻为主;年平均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1.20×105~3.87×105个/dm3之间,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平面分布总体呈由近岸向外海、湾内向湾外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多样性指数平面分布却呈与之相反趋势;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与活性硅酸盐、活性磷酸盐、铵盐、硝酸盐和无机氮呈明显正相关;浮游植物对无机氮的吸收主要以铵盐的形式,其次为硝酸盐。
戴红邱茂福杨毕铖戴桂香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
海洋酸化对日本虎斑猛水蚤抗氧化性指标和繁殖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选取海洋桡足类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为模式生物,采用生化测定和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不同酸化胁迫对桡足类体内抗氧化性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脂质过氧化(LPO)]、幼体发育时间、世代发育时间和产后代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水酸化可显著诱导桡足类的抗氧化性酶(SOD和CAT)的活性,而GST活性不受酸化影响,同时酸化可显著提高桡足类的LPO水平,可见该桡足类可通过SOD和CAT活性的提高来抵抗酸化胁迫引起的氧化胁迫;另外,酸化显著缩短桡足类的幼体发育时间和世代发育时间,并显著抑制其产后代数,提示酸化可以影响海洋桡足类的种群补充和动态;酸化引起该桡足类氧化胁迫的出现,继而对细胞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造成氧化损伤,最终影响到该动物的个体水平和种群动态(如缩短发育时间和抑制繁殖力)。
陈瑶董炜峰戴红杨毕铖陈章飞
关键词:海洋酸化
诏安湾及毗邻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被引量:4
2018年
根据2015年夏(8月)、秋(10月)2季在诏安湾及毗邻海域开展的30个站浮游动物监测资料,研究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多样性.结果显示:共鉴定浮游动物103种和浮游幼体24类,桡足类为绝对优势的类群.优势种有14种,锥形宽水蚤(Temora turbinata)、异体住囊虫(Oikopleura dioica)和强额孔雀水蚤(Parvocalanus crassirostris)是该海域重要的优势种群.生态类群以近岸暖水类群和外海广布类群为主.夏季浮游动物丰度平均为761个/m3,秋季为81个/m3;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为237mg/m3,秋季为52 mg/m3.夏季浮游动物种类数、丰度、生物量及变化幅度均明显高于秋季,夏季湾外浮游动物种类数、丰度、生物量及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湾内,秋季湾外浮游动物种类数、丰度及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湾内,夏、秋季浮游动物种类数和丰度总体分布均呈现由湾内往湾外逐渐增加趋势.夏季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46,秋季为3.14.与历史资料比较:本次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种类数和平均丰度均有较大幅度升高,但平均生物量有较大幅度下降.
戴红董炜峰陈瑶陈章飞戴桂香颜露露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厦门湾浮游植物分布现状和水质状况评价被引量:7
2018年
文章通过2015年8月航次对厦门湾周边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以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2门25属41种,其中硅藻24属39种,甲藻1属2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介于4.32×105~7.79×106个/m3。浮游植物的主要趋势是从九龙江口-厦门鼓浪屿海域向同安湾以及湾外递减,鼓浪屿海域属于高密度区域,这和营养盐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富营养化指数(E)平均为7.12,N/P值平均为17.36,说明水体呈富营养化,且营养盐结构表现为磷限制。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厦门湾近岸水体营养盐含量较高,浮游植物含量也较高,极容易引起赤潮,因此控制含氮磷污水的流入是改善水质状况的关键。
杨毕铖陈章飞戴红戴红颜露露
关键词:浮游植物营养盐富营养化
厦门海域海漂垃圾现状及治理建议被引量:9
2018年
文章根据2013—2017年最近5年的厦门海域海漂垃圾资料,对其类型、总量、密度和来源进行研究分析,并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从而反映厦门海域海漂垃圾的现状。以便管理部门能更好地将这几年的管理决策与实效结合起来,制订更有效的海漂垃圾治理方案,从而进一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戴红杨毕铖颜露露张瑜袁春伟
关键词:厦门海域海洋生态环境
秋季福清湾及其附近海域浮游桡足类调查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解福清湾及其附近海域水环境和浮游生物状况,促进当地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文章布设24个站位,采用2种网型,于2016年秋季对该海域浮游桡足类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优势种、主要优势种和丰度分布以及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桡足类群落特征,并与历史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福清湾及其附近海域桡足类种类丰富,共获取51种,哲水蚤目的种数和丰度占绝对优势;受浙闽沿岸流、台湾暖流和龙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近岸暖水生态类群为主,近岸暖温和外海广布生态类群较多,河口生态类群最少;2种网型的共有优势种为亚强次真哲水蚤(Subeucalanus subcrass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和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共有种且为优势种的有9种;主要优势种和丰度在各站位的分布有所差异;多样性指数处于中上水平,生态系统较健康和稳定,种类有小型化趋势;与以往调查相比,桡足类种数有所增加,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丰度有所下降且非优势种,外海广布生态类群的增加表明该海域受台湾暖流高温高盐水的影响较明显。
戴红董炜峰张瑜陈瑶杨毕铖
关键词:桡足类浮游动物生态类群渔业资源
诏安湾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5
2020年
根据2015年夏、秋两季在诏安湾及其邻近海域开展大面综合调查获得的数据,研究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并对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冗余分析。共鉴定浮游植物2门33属80种,其中硅藻门28属71种,甲藻门5属9种。夏季优势种为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尖刺菱形藻(Nitzschia pungen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秋季优势种为钟形中鼓藻(Bellerochea horologicalis)、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中肋骨条藻、菱形海线藻、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omphalus)、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和佛氏海毛藻(Thalassiothrix frauenfeidii)。浮游植物密度在3.32×10^4~1.27×10^8 cells/m^3之间,夏季明显高于秋季,夏、秋两季密度呈现由湾内向湾外逐渐增加的趋势。夏季种类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77,秋季为2.87。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温度、盐度和pH是影响诏安湾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
刘志勇刘志勇杨毕铖戴红周茜茜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厦门海域表层沉积物石油类含量分布与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2016年8月开展的厦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类含量调查,分析了厦门海域表层沉积物石油类的含量水平与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厦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类含量范围在(6.6~1 762.5)×10^(-6)之间,平均值为350.5×10^(-6);石油类含量呈现明显的分布特点:五缘湾海域至五通湾口区域的石油类含量最高,其次为九龙江口中部海域、鼓浪屿东南侧至招银港区、厦门东部水道小部分区域和五通湾口北侧海域,其余海域的沉积物质量较好,这与厦门近年来航运发展、西海域整治和五缘湾海域周边的开发建设有关。
董炜峰戴红张瑜杨毕铖戴桂香
关键词:厦门海域表层沉积物石油类
涉海工程海洋环境跟踪监测方案设计要点——以漳州港古雷港区南2#液体化工码头工程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文章以《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中的要求为依据,结合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的主要污染物和数模预测影响范围,对海洋环境监测计划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同时提出对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跟踪监测计划应加强管理和指导,为跟踪监测承担单位提供参考,以便于更好地开展跟踪监测工作。
董炜峰袁春伟陈国旗杨毕铖戴红刘子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