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哲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中医
  • 3篇辨治
  • 2篇血浆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糖尿病合并
  • 2篇糖尿病合并抑...
  • 2篇中医疗法
  • 2篇合并抑郁
  • 2篇合并抑郁症
  • 1篇代谢
  • 1篇血浆肿瘤坏死...
  • 1篇血浆肿瘤坏死...
  • 1篇血糖
  • 1篇血压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氧化应激
  • 1篇胰岛

机构

  • 7篇秦皇岛市第三...
  • 2篇秦皇岛市中医...

作者

  • 7篇李晓哲
  • 3篇彭勋
  • 3篇赵培利
  • 2篇郭秋君
  • 2篇单红英
  • 2篇田雨荣
  • 2篇刘全
  • 2篇周颖
  • 2篇周潮
  • 1篇姜晓东
  • 1篇李旭丽
  • 1篇马艳玲
  • 1篇陈寒冬
  • 1篇曹立华
  • 1篇刘泉
  • 1篇郎晓林
  • 1篇王晋生
  • 1篇赵莉莉
  • 1篇吴立海
  • 1篇贾春晖

传媒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免疫发病机制研究的探讨
李旭丽彭勋郎晓林赵莉莉吴立海马艳玲贾春晖曹立华赵培利王晋生李晓哲刘泉陈寒冬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中国常见传染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不完全明了。课题研究动态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不同病期,不同临床类型T、B、NK、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血浆前炎症因子及TH1、TH2变化。结果发现CD8+细胞在该病早期明显升高...
关键词: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5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8
2012年
目的:观察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7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56例寅时服用调气降糖丸,巳时服用益脾降糖丸,酉时服用糖肾康;西药组51例予盐酸氟西汀胶囊口服治疗;基础治疗组50例仅维持原糖尿病基础及降糖药物治疗不变。3组均治疗12周,分别评定3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检测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基础治疗组下降(P<0.05,P<0.01);中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较西药组下降明显(P<0.01)。中药组、西药组FPG、2h PG、HbA1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基础治疗组治疗后FPG、2h PG、HbA1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中药组、西药组FPG、2h PG、HbA1c均较基础治疗组降低(P<0.05,P<0.01)。中药组治疗后FPG较西药组降低(P<0.05)。中药组除焦虑抑郁、不寐外,其他中医症状均较西药组改善明显(P<0.05,P<0.01);中药组、西药组中医症状均较基础治疗组改善(P<0.01)。结论: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降低HAMD、HAMA量表积分,除焦虑抑郁、不寐外,其他中医症状均亦较西药组改善明显。
张立国李晓哲周潮杨荣阁
关键词:糖尿病抑郁症中医疗法
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4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46例寅时服用调气降糖丸,巳时服用益脾降糖丸,酉时服用糖肾康;西药组41例予盐酸氟西汀胶囊口服治疗;基础治疗组40例仅维持原糖尿病基础降糖药物治疗不变。3组均治疗12周,分别观察3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检测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基础治疗组下降(P<0.05,P<0.01);中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较西药组下降明显(P<0.01)。中药组、西药组FPG、2 h PG、HbAlc、TG、T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5,P<0.01);基础治疗组治疗后FPG、2 h PG、HbAl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FPG、2 h PG、HbAlc、TG、TC均较基础治疗组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1)。中药组治疗后FPG、TG、TC均较西药组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1)。中药组除焦虑抑郁、不寐外,其他中医症状均较西药组改善明显(P<0.05,P<0.01);中药组、西药组中医症状均较基础治疗组改善(P<0.01)。结论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较西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降低HAMD、HAMA量表积分。
周潮李晓哲周颖陶李杨荣阁张立国
关键词:糖尿病抑郁症中医疗法
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及意义
单红英彭勋李晓哲刘全赵培利田雨荣郭秋君姜晓东
该实验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血浆TNF-a、IL-6水平,按《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筛选出82例高血压患者其中合并糖耐量减低(IGT)42例;糖耐量正常(NGT)40例。非EH者80例为同期门诊...
关键词:
关键词:高血压防治白细胞介素6
中医分时辨治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药分时辨治及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疗效、症状、血脂、胰岛功能的变化。结论:中药分时辨治初发2型糖尿病,在临床疗效及改善症状、血脂、胰岛功能方面明显优于二甲双胍。
周潮佟杰李晓哲张振锋周颖郑新颖
关键词:中医药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抵抗
某企业职工两次体检糖脂代谢异常比较
2014年
目的分析某企业职工的健康体检结果中的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2013年对某企业1352名职工进行健康体检,设为观察组;并与对照组,即该企业职工2008体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受检人群总胆固醇(5.12±1.87)mmol/L、低密度脂蛋白(3.05±0.76)mmol/L、超重及肥胖发生率(29.51%)、血脂异常发生率(27.37%)、血糖升高发生率(15.53%)、脂肪肝发生率(18.71%)均明显著高于对照组(<0.05、<0.01);随着年龄的增加,血脂异常、血糖升高、脂肪肝均呈现增长趋势。结论某企业职工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应引导职工加强规范化的治疗及必要的营养、运动干预。
高永红赵培丽李晓哲
关键词:健康体检糖脂代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水平变化及其意义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水平变化,探讨EH、IGT及EH合并IGT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入选EH患者82例,其中合并IGT者42例,糖耐量正常(NGT)者40例;非EH者80例,其中IGT者40例,NGT者40例。采用生化法测定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 MDA水平:EH+IGT组明显高于非EH+IGT组[(22.37±1.28)比(18.21±1.75)μmol/L;]GSH水平:EH+IGT组明显低于非EH+IGT组[(0.16±0.03)比(0.19±0.04)μmol/L;]SOD水平:EH+IGT组明显低于非EH+IGT组[(54.31±6.26)比(60.56±9.18)U/ml]。在82例IGT患者中,MDA与收缩压、舒张压、餐后2 h血糖(2 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指数(BMI)呈正相关,SOD与收缩压、舒张压、2 hPG呈负相关;GSH与收缩压负相关,与空腹血糖、2 hPG、HOMA-IR、BMI呈正相关。在80例NGT患者中,MDA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HOMA-IR、BMI呈正相关,SOD与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GSH与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与空腹血糖、HOMA-IR、BMI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H合并IGT与MDA、GSH、SOD、空腹血糖、2 hPG、BMI、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β为0.064、-0.127、-0.630、0.098、1.674、0.142、0.247、0.074;P<0.05)。结论 EH、IGT及EH合并IGT患者血浆MDA水平增高,GSH、SOD水平降低,提示EH和IGT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增强;EH;IGT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进一步增强。
单红英彭勋李晓哲刘全赵培利田雨荣郭秋君裴文杰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