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寅

作品数:55 被引量:326H指数:12
供职机构: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历史地理
  • 10篇文化科学
  • 9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4篇遗址
  • 13篇颜料
  • 13篇土遗址
  • 11篇壁画
  • 10篇彩绘
  • 9篇盐害
  • 9篇出土
  • 8篇文物
  • 8篇光谱
  • 6篇可溶盐
  • 5篇墓葬
  • 5篇拉曼
  • 4篇盐分
  • 4篇硫酸
  • 4篇硫酸钠
  • 4篇墓葬壁画
  • 4篇拉曼光谱
  • 3篇颜料分析
  • 3篇扫描电子显微...
  • 3篇陶质

机构

  • 53篇陶质彩绘文物...
  • 13篇西北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
  • 7篇敦煌研究院
  • 5篇邯郸市文物保...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北方民族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陕西科技大学
  • 2篇陕西历史博物...
  • 2篇山东省文物考...
  • 2篇河南博物院
  • 2篇陕西省文物保...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上海大学
  • 1篇科技部
  • 1篇中国文物研究...
  • 1篇西安文物保护...

作者

  • 55篇夏寅
  • 16篇周铁
  • 15篇张尚欣
  • 12篇吕功煊
  • 10篇胡红岩
  • 9篇容波
  • 9篇王伟锋
  • 8篇钱玲
  • 7篇陈港泉
  • 7篇黄建华
  • 7篇靳治良
  • 7篇李蔓
  • 7篇王丽琴
  • 4篇严淑梅
  • 4篇苏伯民
  • 4篇李华
  • 3篇刘江卫
  • 3篇惠娜
  • 3篇王春燕
  • 3篇毛晓芬

传媒

  • 23篇文物保护与考...
  • 7篇文博
  • 3篇分析测试技术...
  • 2篇中原文物
  • 2篇自然杂志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文物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考古与文物
  • 1篇敦煌研究
  • 1篇光散射学报
  • 1篇中国无机分析...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 1篇中国文物科学...
  • 1篇文物季刊
  • 1篇石窟与土遗址...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质文物盐害中硫酸钠的研究--从微观到宏观被引量:21
2016年
土遗址和壁画遗址可溶盐主要为NaCl和Na_2SO_4,其中Na_2SO_4是破坏程度最严重的盐。一般认为,硫酸钠只有在温度、湿度变化时才不稳定,才发生得失结晶水引起的晶型及体积变化。为研究土质文物盐害的形成机制及内在原因,调研了全国几处典型土遗址和壁画遗址的盐害状况并取样分析。分析发现:1)土遗址和壁画遗址中硫酸钠的形貌、结构是动态变化的(无论在任何极端干燥环境甚至真空条件下);2)环境因素如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只是加剧上述变化进程。硫酸钠结晶析出时,其体积膨胀约4倍。这一系列的过程,深刻影响着硫酸钠的相变复杂性和对依存土质文物本体的破坏性。本工作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探讨了这些发现,并通过不同盐分(不同浓度氯化钠、硫酸钠)侵蚀破坏模拟试验、不同温度条件下模拟试验、不同相对湿度下模拟试验,从宏观层面印证了上述微观机制在土遗址和壁画遗址本体的外在表现。本研究发现土遗址中硫酸钠的形貌、结构是动态变化的,该工作弥补了以往研究和认识上的局限。本研究将对阻止、延缓及预测土质文物盐害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靳治良陈港泉夏寅胡红岩容波夏娅娜张尚欣苏伯民周铁吕功煊
关键词:盐害硫酸钠
盐分在文物本体中的迁移及毁损机理被引量:25
2017年
本文以盐分对文物本体的破坏机理为主题,分别评述了国内和国外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提出今后文化遗产盐害机理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文物本体盐害的发生、发展与遗址本体中盐分的种类、含量、文物本体微结构以及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其盐害发生发展机理及盐分活动规律的研究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当然要求,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难点和重点。以土遗址和陶质文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着眼于共性问题,研究文物本体环境现状、材料组成、病害调查、盐分组成、迁移、毛细吸附、结晶破坏及可溶盐沉淀分布等,归纳出了若干盐害毁损的机理和规律。鉴于硅酸盐质文化遗产盐害分布极其广泛、赋存环境条件千差万别、盐害成因复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治理难度极其困难、盐害文物修复后的复发几率又比较频繁,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还很难解释所有复杂的、千变万化的盐害现象。因此,如何建立一套符合文物盐害特点的研究方法,使得在该方法下获取的研究结果更加符合实际,也是很迫切的一项工作。
靳治良刘端端张永科陈港泉夏寅苏伯民周铁吕功煊罗宏杰
关键词:盐害
应用于土遗址文物脱盐的高分子材料被引量:10
2014年
运用吸附脱盐法除去土遗址中的可溶盐,所用的吸附材料是脱盐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介绍了用于土遗址脱盐的吸附材料发展历程及其现状,重点介绍了耐盐性高分子吸水材料用于土遗址基体中盐类脱除的机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文中还对高分子吸水材料可能取得的进展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钱玲夏寅胡红岩张尚欣吕功煊周铁
关键词:土遗址脱盐高分子吸水树脂
偏光显微法在颜料研究中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被引量:2
2008年
对偏光显微法在颜料分析研究中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并对偏光显微法和拉曼光谱分析的结合进行了探讨。对该方法在文物研究中的地位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夏寅
关键词:颜料拉曼
遗址博物馆内土遗址本体可溶盐和霉菌危害预防与治理的进展被引量:22
2013年
在博物馆建筑的保护下,尽管避除了由于风蚀、雨淋、日晒等有害因素所导致的土遗址裂隙、崩塌等病害现象,但是可溶盐迁移及霉菌滋生导致的表层风化等一系列危害会造成土遗址本体破坏和信息损失,所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尤其重要且迫切。本文主要综述了可溶盐、霉菌的破坏作用、产生原因、影响因素、防治措施等,并探讨了遗址博物馆内土遗址防治可溶盐及霉菌危害的可行性保护研究方法。
夏寅李蔓张尚欣付倩丽黄建华严淑梅孙志超徐俊周铁
关键词:遗址博物馆土遗址可溶盐霉菌
彩绘回贴技术在秦代高级军吏俑保护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秦俑一号坑新出土一件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发现该俑彩绘病害复杂。彩绘脱落严重、泥土附着物面积过大、部分彩绘层已剥离陶俑本体并附着于背部土层上、土层厚重且严重开裂、移位,必须进行保护修复。针对这种复杂的彩绘病害情况,先期进行彩绘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局部回贴试验。在小面积彩绘回贴技术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准确定位将残存于土块上的彩绘花纹图案回贴于原位,进行大面积彩绘回贴保护,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可为以后出土的陶质彩绘文物回贴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兰德省容波夏寅周铁王东峰
关键词:秦俑彩绘
土质文物本体中硫酸钠与氯化钠迁移速率的模拟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以土质文物本体为模拟对象,采用土柱实验的方法,对比研究了由敦煌土制备的土柱中氯化钠(NaCl)和硫酸钠(Na_2SO_4)在土柱中的迁移速率,计算得到了氯化钠和硫酸钠在土柱中的表观迁移速率。在各种运移方式中,氯化钠的表观迁移速率均较硫酸钠大。氯化钠和硫酸钠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运移时的表观迁移速率较自下而上饱和自然吸附运移时大。SO_4^(2-)受土质胶体的吸附作用大,加之硫酸钠晶型结构多变,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剧烈。上述多重因素在温度交变、干湿循环等环境因素作用下,既导致了硫酸钠在土柱中的运移速率的下降,又同时对土柱造成严重粉化和结构破坏,进而影响到土质文物本体的保护。
靳治良郝旭强陈港泉夏寅钱玲胡红岩苏伯民周铁吕功煊
关键词:土柱实验氯化钠硫酸钠迁移
壁画墓考古现场温湿度控制与壁画稳定保存——以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墓为例
2022年
墓葬壁画一经揭示,从封闭稳定的埋藏环境到半封闭的发掘环境,温湿度优先变化且最为明显,不仅可引起壁画起翘、褪色等病害的迅速产生,也为微生物等其他有害因素的形成创造条件,成为影响墓葬壁画保存状况的最主要因素,选择适宜的预防性方式对壁画微环境温湿度变化进行控制将很大程度减缓壁画劣变。本文以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墓壁画现场保护为例,通过监测、评估架设大棚前后墓葬结构中露天环境、保护大棚、墓室口、墓室内4处不同位置温湿度变化情况,探究温湿度影响因素与考古现场壁画稳定性之间的变化联系,提出一种使壁画在现场得以稳定保存的多重环境缓冲方法,并在应用于其他墓葬壁画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印证,为后续考古发掘过程中壁画的临时稳定保存方法提供思路。
郭瑞冯健朱建锋赵凤燕张翔宇夏寅李书镇
关键词:墓葬壁画温湿度控制
文物的赋存环境及其预防性保护问题被引量:11
2020年
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古国之一,拥有为数众多的具有历史、科学、社会及经济价值的文物。本研究尝试综述了从文物与其赋存环境关系的角度,将文物赋存环境分为全曝露自然环境、半曝露自然环境及人工营造环境,通过分析赋存环境对文物的影响,探讨文物赋存环境的转化过程,提出不同环境条件下文物的预防性保护问题。
汪怡珂罗昔联陈思宇夏寅夏寅顾兆林
关键词:文物博物馆文物保护规划
聚合物胶黏剂在陶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
2024年
陶质文物粘接修复是既古老又不断更新的课题。选择陶质文物胶黏剂需兼顾陶器与胶黏剂性能。陶器个体的差异存在于制作的各个阶段,包括陶坯黏土与非黏土组成差异,黏土中硅酸铝含量差异,以及烧成温度与烧成气氛差异等。中国古代陶器发展围绕陶坯组分和烧制温度的变化而种类繁多,粘接历史悠久。近30年陶器粘接更注重粘接性能检测和研究,汇总其间常用胶黏剂使用频次和基本性能具有指导意义,涉及聚合物胶黏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树脂胶黏剂,其线型结构和三维网络结构差异致使胶黏剂主要性能不同:热塑性胶黏剂抗拉强度较小,粘接后可逆;热固性胶黏剂反之。胶黏剂良好的粘接力学性能、耐久性和可逆性是选择合适陶质文物胶黏剂的必要条件;胶黏剂的固化时间、温度条件、收缩率等是影响粘接工艺的直接因素。需要兼顾多种因素,结合胶黏剂使用性能汇总,选择适合胶黏剂的同时做好粘接信息采集、阶段性粘接效果检测、坚持多学科合作等,才能促进胶黏剂应用研究的深入和进步。
王春燕李华胡道道周萍刘铁民夏寅毛晓芬
关键词:粘接劣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