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库
- 作品数:19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美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君看两幅南宋事,“残山剩水”傲骨情——南宋马远罕见名作亮相保利秋拍——不知烟寺耳闻钟 为爱泉声过林去——马远《松岩观爆图》赏析
- 2013年
- 南宋马远《松岩观瀑图》,扇画,水墨绢本,经近代著名鉴藏家史德匿、顾洛阜、王季迁先后递藏。画后落款[马远],与其“臣”字款作品不同,为南宋画院外非职务作品,即并非奉旨进御之作,而是业余时间挥亳随性之作。故款署『马远』。而非『臣马远』。
- 刘金库
- 关键词:南宋保利名作傲骨职务作品鉴藏家
- 翩翩玄鹤舞 幽幽高士心——马远《高士携鹤图》赏析
- 2013年
- 南宋大画家马远所绘《高士携鹤图》,水墨绢本,画后落款“马远”,与其“臣”字款作品不同,为南宋画院外非职务作品,即并非奉旨进御之作,而是业余时间挥毫随性之作。故款署“马远”,而非“臣马远”。
- 刘金库
- 关键词:鹤舞职务作品业余时间南宋画家
- 晚年的李叔同缘何独守书法艺术被引量:2
- 2014年
- 当代学者、书法家熊秉明在生前最后一次讲座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书法仍是我们向往的表现工具、最后的寄托,亦是认识我们自己的最好的镜子.”在此之前,笔者在给学生们上课时的认识是:书法翰墨间包含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但这是一种十分抽象的思维与说法.曾有一次,在一个北京朋友那里见到了李叔同晚年的书法,其艺术感染力、震撼力令人生问:晚年的李叔同为什么抛却诸多艺术门类而唯独没有放弃书法,且津津乐道直至圆寂?于是我开始关注李叔同的晚年书法,试图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究竟书法是不是李叔同的“最后的寄托”呢?李叔同晚年自书的“悲欣交集”,并非是在书法艺术的表象上简单地说一说、谈一谈就能完全理解.本文提出的观点是“诸艺(诗、词、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俱疏,惟书法不火不俗”.“不火不俗”四字是鉴定弘一法师出家后24年里书法作品的关键词.
- 刘金库
- 关键词:书法艺术李叔同晚年艺术感染力自强不息艺术门类
- “山水小品创作与理论分析”教改项目的成果汇报
- 2023年
- “山水小品创作与理论分析”是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的一个集体项目,而成功申请并作为天津市教委的教改项目。其主要成果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教学的总体思路上,秉承中国画学院百年办学的经验,坚持赓续中国传统文脉,并积极探索在当下新时代要求下的发展路径和教学整体方向的改革;二是调整和梳理中国画在各种西方艺术思潮下所进行的所谓中西融合及“为形式而形式”的炫技而不入道的“无情感无内涵式”的错误教学路径。
- 刘金库
- 关键词:教改项目教学路径中西融合内涵式
- 明代项元汴和他的收藏世界(下)
- 2011年
- 二 项元汴“六大房物”的说法 项元汴收藏过的书画巨迹应当有个《千字文书画目》,可惜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全部依据千字文的顺序完整地编排下来,因为其中有些已经散佚,无法知道其藏品的名字,不过尚能依据流传至今的书画藏品补上其中的绝大部分还是有可能的。郑银淑已经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排出了一部分,在今天看来并不是十分完美,或许因为当时还没有大量出版物的缘故。
- 刘金库
- 关键词:收藏书画藏品明代散佚
- 八十年后再看徐悲鸿、徐志摩的“二徐之辩”被引量:2
- 2009年
- 1929年4月10日,旧中国第一届美展举办之际曾发生过的徐悲鸿、徐志摩之间的辩论,对于中国美术的进程有着重大的影响,80年前美术创作方法论之争,时至今日并没有引起理论界的高度重视。
- 刘金库
- 关键词:徐悲鸿中国美术美术创作旧中国理论界美展
- 当代中国美术知识分子的转型与缺省
- 2006年
- 上个世纪在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交错中,对知识分子的认识与研究不断深入,最后形成了“悲观派”和“转型派”的争论:拉塞尔·雅各比在他的名著《最后的知识分子》中宣告,具有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消逝,而只存在“文化人”了;与此同时,以美国学者艾尔文·古德纳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当代社会所出现的知识分子的转型,不仅不意味着知识分子的消失,而且预示了知识分子的未来和一个“新阶级”的兴起,他把新的拥有文化资本的知识分子看作历史的代言人,他们实行以知识、理性和专业技术为基础的统治。事实上,在科学与民主两大潮流引导之下,在过去几十年里,知识分子的习性、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 刘金库
- 关键词:非理性主义文化资本
- 明代项元汴和他的收藏世界(上)被引量:1
- 2010年
- 明代最大的商人收藏家、画家项元汴,字子京,号墨林居士,别号墨林子、墨林懒叟、五云、嵩生、长病仙、香岩居士、退密斋主人、惠泉山樵、鸳鸯湖长、静因庵主人等二十馀个,
- 刘金库
- 关键词:收藏家明代居士主人
- 宋代书画博士米芾在明清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唐代萧定在《延陵碑》中说:"听乐辨列国之兴亡,审贤知世数之存没,挂剑示不言之信,避国保无欲之贞。"此话非常有道理。以"颠"名天下的宋代书画学博士米芾,以其书法与"米家山水"绘画、鉴赏而享有盛名。他传世的作品仅见书法作品《苕溪诗》《拜中岳命帖》《蜀素帖》《吴江舟中诗》等,十分可惜的是绘画作品没有流传下来,一直被明清人定为米芾真迹的《春山瑞松图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刘金库
- 关键词:米芾台北故宫博物院画史
- “南画北渡”与明末清初的书画市场被引量:3
- 2011年
- "南画北渡"中"北渡"一词化自吴其贞《书画记》中多次提到的"北移",笔者将"北移"改为"北渡",并在前加"南画",明确指明是"南方鉴藏中心"的书画向北方过渡这一历史事件。
- 刘金库
- 关键词:书画市场明末清初历史事件书画藏品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