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钰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市第三临床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温州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肾损
  • 3篇肾损伤
  • 3篇急性肾损
  • 3篇急性肾损伤
  • 2篇评分
  • 1篇性病
  • 1篇抑素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分
  • 1篇肾小管
  • 1篇肾小管坏死
  • 1篇死亡病因
  • 1篇死亡危险因素
  • 1篇通气
  • 1篇通气模式
  • 1篇脓毒
  • 1篇脓毒血症
  • 1篇胱抑素
  • 1篇胱抑素C
  • 1篇小管

机构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李钰
  • 3篇徐建国
  • 2篇金献冠
  • 1篇潘娅静
  • 1篇潘景业
  • 1篇胡明磊
  • 1篇王牡丹
  • 1篇徐敏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胱抑素C与脓毒血症患者致急性肾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导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表达水平与肾损伤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观察组:133例脓毒血症患者,按AKIN标准,依据肾损伤程度,分3组(非AKI组、轻度AKI组即AKIN分期1期,中重度AKI组即AKIN分期2、3期);对照组:40例健康体检者。测定血清CysC,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计算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讨论CysC水平与肾损伤程度关系。结果两组AKI组CysC水平较非AKI组及健康对照组均上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重度损伤组与轻度损伤组比较,中重度损伤组CysC水平上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CysC表达水平与CCr呈负相关(r=-0.846),CysC的AUC为0.780(P<0.01)。结论脓毒血症导致AKI患者CysC表达水平与肾损伤程度呈正相关,CysC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脓毒血症患者AKI严重程度指标之一。
李钰徐建国金献冠王牡丹潘景业
关键词:胱抑素C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急性肾小管坏死个体病情严重性指数评分在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科( ICU)中急性肾损伤( AKI)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 APACHE Ⅱ)、急性肾小管坏死个体病情严重性指数( ATN-ISI)对ICU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收治的患者资料按照排除条件进行筛选,采集入选的AKI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评价APACHEⅡ及ATN-ISI评分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选择APACHEⅡ评分和ATN-ISI评分为检验变量,以死亡为状态变量拟合ROC曲线。结果显示,以APACHE Ⅱ评分为检验变量时,AUC=0.751,95%置信区间为[0.663,0.840],有显著的诊断价值(P<0.01),以ATN-ISI评分为检验变量时,AUC=0.690,95%置信区间为[0.593,0.787],有显著的诊断价值( P<0.01)。选择APACHE Ⅱ评分和ATN-ISI评分为检验变量,以肾功能转归为状态变量拟合ROC曲线。结果显示,以APACHE Ⅱ评分为检验变量时,AUC=0.694,95%置信区间为[0.587,0.801],有显著的诊断价值(P<0.01),以ATN-ISI评分为检验变量时,AUC=0.794,95%置信区间为[0.699,0.888],有显著的诊断价值(P<0.01)。结论 ICU中AKI患者APACHEⅡ评分和ATN-ISI评分对死亡有相同的预测价值。 ATN-ISI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对肾功能预后有相同的预测价值。
李钰金献冠胡明磊徐建国
关键词: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ICU急性肾损伤死亡危险因素及APACHE Ⅱ、ATN-ISI评分的应用价值
目的:  1.研究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 injury,AK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死亡危险因素。  2.评价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李钰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死亡病因预后评分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比较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VIDD)的影响。方法:收集笔者所在ICU中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按通气模式进行分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再按脱机结果分为2组,以脱机是否成功为因变量,以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为自变量,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呼吸机撤机的影响。结果:不同通气模式组间比较,A/C模式组的机械通气时间、48 h重新插管率、ICU滞留时间显著高于SIMV模式组和PSV模式组,脱机成功率显著低于SIMV模式组和PSV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机成功组的3种通气模式比例和脱机失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脱机情况为因变量,以APACHEⅡ评分、ALB、通气模式等3项指标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进入法进行分析。APACHEⅡ评分、通气模式是脱机成功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SIMV模式和PSV模式较A/C模式在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VIDD影响更小,撤机成功率更高。SIMV模式和PSV模式对撤机影响无明显差异。
李钰徐建国徐敏潘娅静
关键词:机械通气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