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成
-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论“伪舆论监督”
- 2008年
- 笔者认为,把违背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本意,以“舆论监督”的形式,间接描述新闻事件的部分真相,在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后,媒体主动转移“议程设置”,使新闻当事人成为舆论监督影响的最终承担者的现象,概括为“伪舆论监督”。
- 胡忠青李相成
-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媒体新闻当事人新闻事件承担者真相
- “反采访”及其规避
- 2007年
- “反采访”不是新鲜事物。毫不夸张地说,“反采访”与采访是孪生姊妹,形影相随,但是,“反采访”成为一股潮流,形成气候,逐渐进入新闻工作者视野,却是最近几年的事。“反采访”从记者的角度来看,认为采访对象越来越刁钻;而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看,则是他们越来越懂得自己话语权的重要,学会利用现有机制,合理合法地保护自己,避免不当新闻报道时自己的干扰和妨碍。
- 李相成
-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新闻报道话语权记者
- 杨丽娟事件拷问传媒娱乐生态
- 2007年
- 一、杨丽娟事件:传媒娱乐生态失衡的标志杨丽娟一家追星最终酿成悲剧--杨勤冀因绝望和不负重债最后跳海自尽.在报纸、网络、杂志等媒体"绑架"下,媒体的议程设置使受众对杨丽娟由同情转变成唾弃,受众在指责、辱骂杨丽娟的同时,却很少有人理性地反思杨丽娟事件的幕后导演--媒体.
- 李相成
- 关键词:传媒生态失衡悲剧绑架
- 风险传播中的媒体角色反思
- 李相成
- 关键词:媒体角色
- 跨文化传播伦理建构的“相似相溶”原理——以《刮痧》为例被引量:1
- 2007年
- 以《刮痧》为例,从强环境文化、弱环境文化下跨文化传播的伦理事件及其伦理悖论的视角分析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伦理建构现状,提出跨文化传播伦理建构的"相似相溶"原理。
- 李相成
- 客观性:商业语境下的“新闻乌托邦”被引量:1
- 2007年
- 新闻的客观性随着新闻在市场化过程中的“不客观性”表现得愈发突出,愈益得到包括新闻专业人员在内的几乎所有社会群体的异口同声地呼吁和质疑。但迄今也没有一家媒体标榜的“客观性”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肯定。
- 胡忠青李相成
- 关键词:客观性新闻乌托邦语境社会群体
- 关于新闻角度建构的思考被引量:2
- 2007年
- 从学理视角看,新闻角度是新闻报道中的价值诉求和目标指向。它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潜在的价值预设、以事实为依据、明确的对象意识等特征。新闻角度的建构具有多样性、主观性,但并不是说新闻角度的建构是任意的,而是受到政治意识形态、不同的媒介定位、记者的人文素养、新闻话语形态等方面的影响。
- 胡忠青李相成
- 关键词:政治意识形态媒介定位人文素养
- 《中国的西北角》:是伤疤还是足迹?被引量:3
- 2007年
- 在评价范长江的时候,既要顾及现在的价值体系,也要尊重当时的历史语境,同样,研究范长江的新闻思想,应该把立足点放在他是如何由一个朴素的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记者。本文以《中国的西北角》为切入点,结合范长江整个新闻作品,对范长江的新闻思想及范长江在新闻史上的历史定位做了理性思考。
- 胡忠青李相成
- 关键词:《中国的西北角》新闻思想历史定位
- 暗访:关键在“度”
- 2007年
- 暗访的争论由来已久,目前国内专家比较一致的意见就是反对暗访。争论的焦点主要是三大冲突:一是记者暗访与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名誉权等保护的冲突;二是记者暗访的眼前利益与媒介长期公信力下降、增加采访难度的冲突;三是暗访偷拍的小“不道德”与维护“公共利益”大道德的冲突。简言之,主要是法律问题和道德问题。
- 胡忠青李相成
- 关键词:记者暗访眼前利益道德问题不道德隐私权
- “伪舆论监督”的伦理困境被引量:2
- 2007年
- 自1994年《焦点访谈》开播而竖起舆论监督大旗以来,《南方周末》紧随其后,各地方媒体的舆论监督一度呈燎原之势,1994年也被称为“舆论监督年”。但是之后媒体舆论监督正逐步走向低谷。媒体上的舆论监督栏目便纷纷更弦易辙,或改版或弱化,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集体失语已成媒体的“同一首歌”,媒体已步入“后舆论监督时代”。
- 胡忠青李相成
- 关键词:舆论监督栏目伦理困境地方媒体《焦点访谈》《南方周末》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