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培
- 作品数:50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ESBL基因检测
-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现状;检测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8月~2012年12月临床分离的250株鲍曼不...
- 马传玲张环陈栎江叶建忠张亚培周铁丽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 bla_(OXA-23)和armA基因阳性的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研究
- 目的了解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40株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菌株的鉴定及药敏通过Vitek 2 compact微生...
- 马传玲张环徐春泉叶建中张亚培周铁丽
- 关键词:碳青霉烯酶MLST
- 文献传递
- 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其与多黏菌素B耐药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探究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其与多黏菌素B耐药相关性.方法 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s)共37株,琼脂稀释法检测亚胺培南(imipenem,IMP)、美罗培南(meropenem,MEP)、厄他培南(ertapenen,ETP)和多黏菌素B(polymyxin B,PB)对37株试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s,MICs);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检测37株试验菌株的生物膜A590值;检测37株试验菌株对PB的生物膜最低消除浓度(minimal biofilm elimination concentrations,MBECs).结果 37株CRKPs对3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对PB保持敏感,MIC为0.25~1 μg/mL,而MBEC为3~>12μg/mL,相对于MIC值都表现为耐药;但是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强弱与MBEC值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性.结论 本次37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形成生物膜后可以增加对PB的耐药,但是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强弱与耐药程度无关.
- 侯渊博张亚培吴庆陈华乐李斌周铁丽曹建明
- 关键词:细菌生物膜肺炎克雷伯菌耐药
- 15株暴发流行全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分布特点和流行病学研究
- 目的分析我院短时间内集中病区暴发流行的15株全耐药(pan-drug-resistant,PDR)肺炎克雷伯(K1ebsiella.pneumoniae,KPn)的耐药基因分布特点和流行病学特点,为控制此次暴发流行的继续...
- 张亚培李梅梅尉骁孙瑶周铁丽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PDR
- 文献传递
- 摩根摩根菌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和16S rRNA基因的流行分布的研究变区启动子的分布
- One hundred Morganella morganii clinical isolates were recovered from inpatients a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
- 张晓蕾周铁丽吴庆张亚培叶建中张环马传玲曹建明
- 关键词:METHYLASEFLUOROQUINOLONEAMINOGLYCOSIDESPLASMID
-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体外生物膜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
-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体外生物膜形成能力,并探讨其生物膜形成的相关机制。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2013年每年1~6月间住院患者不同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琼脂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 侯渊博张亚培吴庆陈华乐李斌周铁丽曹建明
- 关键词:生物膜QRT-PCR
- 文献传递
- 广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毒力基因相关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了解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XDR)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毒力基因分布特征。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5月至7月暴发流行的XDR肺炎克雷伯菌15株和同时期分离的敏感肺炎克雷伯菌30株。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体外生物膜形成能力,PCR方法筛查菌株毒力相关基因携带情况,并比较分析2组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和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 XDR肺炎克雷伯菌株与敏感菌株形成生物膜A590 nm值分别为0.505 3±0.291 2和0.429 8±0.235 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P=0.38)。15株XDR肺炎克雷伯菌中未检出荚膜多糖基因,而敏感菌株中荚膜多糖基因wzy-K2、wzy-K3和wzy-K57的检出率分别为10.0%、3.3%和6.7%。其他毒力相关基因ure A、wab G、mrk D、fim H和uge在XDR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的检出率均为100.0%,除上述5种毒力基因外,仅1株XDR肺炎克雷伯菌检出kfu BC毒力基因(6.7%)。而敏感菌株中kfu BC、rmp A、wca G、all S、iuc B、iro NB和mag A中检出率分别为20.0%、20.0%、10.0%、16.7%、40.0%、10.0%和10.0%,毒力基因iuc B检出率与XDR菌株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64,P=0.012)。结论 XDR肺炎克雷伯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与敏感菌株间无明显差异,其毒力谱较为单一,携带的毒力因子种类亦较敏感菌株少。
- 卢鸿张亚培毕文姿刘海洋张肖肖周铁丽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广泛耐药生物膜毒力基因
- 一种离心式微量富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量富集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离心式微量富集装置,该装置中含有长底离心管(1)、富集管(2)和短底离心管(3),所述长底离心管(1)和所述短底离心管(3)的管体部分均由直筒结构(a)和圆锥结构(b)连接而构成...
- 董世雷朱杰周青雪李萌范芳华张亚培王选
- 文献传递
- 摩根摩根菌中qnrD基因分布及基因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摩根摩根菌中qnrD基因的流行分布及所在质粒大小。方法收集临床分离摩根摩根菌共100株,琼脂稀释法测定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ininal inhibotory concentrations,MICs)值,以PCR检测qnrD基因及其他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基因,同时检测PMQR基因阳性菌株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和AmpC酶基因,采用PFGE分析qnrD基因阳性菌株间的同源性,Southern杂交方法对qnrD基因进行定位并确定所在质粒的大小,接合转移试验检测qnrD基因的可转移性。结果PCR检测及测序发现30株(30%)摩根摩根菌携带PMQR基因,包括17株qnrD基因阳性菌株,14株aac(6’)-Ib-cr基因阳性菌株,5株gE阳阳性菌,几乎所有PMQR基因阳性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表现为敏感性降低,PCR检测及测序确认30株茵均携带blaDHA-1,6株携带ESBLs基因(4株携带blaCTX-M-14,1株携带blaCTX-M-3,1株携带blaCTX-M-24型ESBLs),4株携带blaTEM-1 β-内酰胺酶基因,17株qnrD基因阳性菌株中,5株菌(29.4%)同时携带aftc(6’)-Ib-cr基因,分别有4株(23.5%)和2株(11.8%)菌同时携带blaCTX-M-14和blaTEM-1,1株qnrD基因菌株同时携带aac(6’)-Ib—cr基因,blaCTX-M-14和blaDHA-1。PFGE结果显示17株qnrD基因阳性菌没有同源性,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所有菌株的qnrD基因均定位于质粒,其质粒大小主要为2.7kb,少部分菌株的qnrD基因可能同时位于5.1kb大小的质粒,多次接合转移试验均未成功获得携带qnrD基因的接合子。结论本研究摩根摩根菌中PMQR基因分布广泛,qnrD基因最为流行,其次是aac(6’)-Ib—cr基因,本研究摩根摩根菌中qnrD基因携带率高达17.0%,基因定位确认该基因主要位于2.7kb大小的不易转移的质粒,同时也可能位于5.1kb大小的质粒,�
- 张晓蕾邹安庆张亚培叶建中马传玲周铁丽曹建明
- 关键词:摩根摩根菌氟喹诺酮质粒
-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精子制动活性以及毒力基因分布研究
- 目的:探讨不育症患者精液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精子活力的影响及其携带的毒力基因谱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09~2011年期间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共89例,分析其对正常人精子的影响,同时琼脂稀释法...
- 叶建中李小四凌志远吴庆张亚培马传玲周铁丽
- 关键词:不育症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