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心病
  • 2篇心肌
  • 2篇老年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冠心病
  • 2篇冠状
  • 2篇干预
  • 1篇低血压
  • 1篇低血压反应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成形术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衰...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衰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贾立新
  • 4篇李帼英
  • 3篇王士雯
  • 3篇刘鹏
  • 2篇刘玲玲
  • 1篇卢才义
  • 1篇翟金月
  • 1篇孙淑芳
  • 1篇耿建林
  • 1篇谭端军
  • 1篇陈玉娟
  • 1篇张艳
  • 1篇张文莉

传媒

  • 2篇现代护理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护理研究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下...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护理干预被引量:45
2003年
刘鹏贾立新张艳陈玉娟刘玲玲卢才义王士雯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治疗低血压反应护理
探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不同诱因及早期护理干预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诱因 ,以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方法 将 4 4 5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分为老年组与高龄老年组 ,进行诱因分析。结果 高龄心衰患者最常见的诱因依次是情绪激动且显著高于老年组 ,P <0 .0 1;气候变化 ,P <0 .0 1;未控制的高血压和排尿紊乱 ,P <0 .0 5 ;老年心衰患者最常见的诱因主要表现在心律失常方面且显著高于高龄组 ,而呼吸道感染在两组中的发生率均较高。结论 应针对两组的不同诱因和发病特点进行早期护理干预。
李帼英孙淑芳贾立新
关键词:老年心衰诱因护理干预
冠心病心肌缺血与睡眠呼吸紊乱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病人夜间心肌缺血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睡眠呼吸紊乱 (SBD)的关系。 [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住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病人 96例 ,进行整夜睡眠监测及Holter检查。 [结果 ] 3 7%病人夜间发生ST段下降 ,17%病人至少有一次ST下降出现在呼吸暂停或氧减饱和发生后 2min之内。与呼吸事件有关联的ST段下降的比率为 2 1% ,并且ST段下降在男性病人及较严重的呼吸紊乱病人中更为常见 (P <0 .0 5 )。 73 %与呼吸事件相关联的ST段下降之前都有一系列的呼吸事件。 [结论 ]有胸痛病史的病人更容易发生夜间心肌缺血。病人夜间心肌缺血的发生与睡眠呼吸紊乱有暂时性的关联 ,且男性及较重的睡眠呼吸紊乱的病人更易发生。
翟金月刘鹏李帼英贾立新张文莉王士雯
关键词:冠心病胸痛心肌缺血睡眠呼吸紊乱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成型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观察
2000年
耿建林贾立新刘玲玲谭端军王士雯
关键词: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SARS病人呼吸困难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李帼英刘鹏贾立新
关键词:SARS影响因素冠状病毒
肝功能监测对预测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索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E)重要器官改变的规律 ,以提供护理上的早期干预。方法 对 2 6例老年晚期肿瘤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从入院到死亡按时间顺序收集观察指标 2次 ,即住院中期和死亡前 3天。分析各项检测指标偏离正常值的程度。结果 脏器损伤进展速度顺序为肝、肾、心、肺。肝脏损伤程度进展最快。结论 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应重视肝功能指标的监测以及早采取措施阻断及延缓MOFE的发生。
李帼英贾立新
关键词:肿瘤多器官功能衰竭疾病预测肝脏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