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顺平

作品数:25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超声
  • 4篇彩色多普勒
  • 4篇超声表现
  • 3篇血流
  • 3篇腓肠
  • 3篇细胞
  • 3篇结构参数
  • 3篇甲状腺
  • 2篇动脉
  • 2篇造影
  • 2篇疼痛
  • 2篇卒中
  • 2篇卒中患者
  • 2篇睾丸
  • 2篇睾丸扭转
  • 2篇胫骨
  • 2篇胫骨前肌
  • 2篇腓肠肌
  • 2篇腓肠肌内侧头
  • 2篇细胞瘤

机构

  • 2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温州市人民医...

作者

  • 21篇陈顺平
  • 10篇胡元平
  • 10篇陈斌
  • 4篇许世豪
  • 3篇陈漫宇
  • 3篇李海燕
  • 3篇徐乐义
  • 2篇卓高豹
  • 2篇赵亮
  • 2篇叶小翠
  • 2篇廖书生
  • 2篇贾志军
  • 2篇王健
  • 1篇潘哲尔
  • 1篇熊炳
  • 1篇张怀保
  • 1篇夏永升
  • 1篇管丽洁
  • 1篇李剑敏
  • 1篇郑磊

传媒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2015年浙...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2016年浙...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延伸入肌层内的肩锁关节囊肿一例被引量:1
2020年
肩锁关节是微动关节,发生于肩锁关节的囊肿罕见。本文报道一例延伸入肌层内的肩锁关节囊肿。患者女,76岁,发现右肩部肿块2个月。超声检查提示右肩肌层深方囊性包块。术中斜方肌深层见大小约8 cm囊肿与右肩锁关节相连,肩锁关节分离。术后病理:黏液性囊肿。结合文献,根据肩锁关节囊肿出现的部位,肩锁关节囊肿超声表现可分为2型:位于肩锁关节上方和延伸入肌层内。后者更为罕见,需与肩部软组织肿瘤相鉴别。
陈顺平潘哲尔周也立
关键词:肩锁关节囊肿超声
A clinically practical histopathologically-based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to detect the risk of thyroid malignancies
<正>Purpose:To establish an accurate and practical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using surgi...
陈顺平胡元平陈斌朱雪莲
文献传递
Absent blood flow in the testis detected by Doppler sonography is not always indicative of testicular torsion in acute scrotum
<正>Purpose:To evaluate the causes,differential diagnosis,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bsent blood flow in the...
陈顺平廖书生贾志军许世豪陈斌胡元平
关键词:DOPPLER
文献传递
Testicular microlithiaisi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esticular torsion in symptomatic men
<正>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TM)on scrotal ultrasound findings in relation to the inc...
陈顺平陈漫宇赵亮许世豪陈斌胡元平
文献传递
单、双切面测量纵横比对甲状腺微小癌的预测价值
<正>目的探讨单、双切面测量甲状腺结节纵横比对甲状腺微小癌的预测价值。方法对942个≤1 cm的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的手术病理结果及超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纵横比≧1出现的切面将纵横比≧1分为3类:纵横比≧1出现在单一...
陈顺平胡元平陈斌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癌
文献传递
多模态超声和增强CT在肾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多模态超声和增强CT(CECT)在透明肾细胞癌(ccRCC)和非透明肾细胞癌(non-cc RCC)的影像特征,并比较两种影像技术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3年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术前均行多模态超声和CECT检查的125例肾细胞癌(RCC)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和影像特征,比较多模态超声和CECT在ccRCC和non-cc RCC间的诊断性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模态超声中液化坏死区(OR=2.744,95%CI=1.022~7.369,P=0.045)、实质期强化程度(OR=4.102,95%CI=1.154~14.573,P=0.029)和消退方式(OR=0.226,95%CI=0.083~0.613,P=0.004)是鉴别ccRCC和non-ccRCC的独立预测因子。CECT的参数包括坏死(OR=3.163,95%CI=1.181~8.468,P=0.022)、动脉期强化(OR=4.103,95%CI=1.192~14.117,P=0.025)和增强程度(OR=4.942,95%CI=1.587~15.382,P=0.006)是区分ccRCC和non-ccRCC的独立预测因子。多模态超声和CECT在鉴别ccRCC和non-ccRCC时均显示比较好的诊断性能:灵敏度分别为81.8%和80.7%,特异度分别为75.7%和81.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838,两种影像学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5)。此外,多模态超声和CE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2.4%、7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0)。多模态超声和CECT诊断观察者间一致性的加权kappa值均为0.706~1.000。结论:多模态超声和CECT在鉴别ccRCC和non-ccRCC方面均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在RCC的评估方面多模态超声能够作为CECT的重要补充,尤其是碘造影剂过敏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赵娇凤夏永升陈顺平季文斌
关键词:透明细胞癌超声检查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基于超声和临床指标的复合模型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索术前超声图像特征结合临床指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二次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PTC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43例,作为转移组。同时,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9例自首次PTC手术起随访至少8年,未出现颈部淋巴结复发的患者作为未转移组。按照7:3的比例随机抽样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92)和验证集(n=40),在训练集中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使模型可视化,使用验证集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对模型效能和临床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患者间手术方法、术中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结节部位、回声特性、甲状腺结节最大径线、超声提示淋巴结肿大、淋巴结长径/短径比值以及淋巴结血流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全切vs.部分切除,OR=0.332,95%CI=0.134~0.828,P=0.018)、术中淋巴结转移(转移vs.未转移,OR=2.978,95%CI=1.112~7.953,P=0.030)、甲状腺结节部位(中部vs.下极,OR=6.624,95%CI=1.986~22.095,P=0.002)及甲状腺结节最大径线(OR=1.064,95%CI=1.002~1.130,P=0.042)为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该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为0.872(95%CI=0.795~0.949),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863(95%CI=0.749~0.976),DCA显示阈值概率在0.1~0.7时该模型预测术后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的风险净收益高。结论:本研究基于术前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病理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PTC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对于临床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何磊熊炳罗银丽陈顺平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列线图
甲状腺转移癌超声表现一例
2017年
患者女,54岁。因超声检查发现右侧甲状腺结节1个月于2012年5月1日入院。既往有鼻咽癌放疗病史2年。入院体检:右侧甲状腺可及一大小约2.0cm×1.8cm质硬肿块,右侧颈部可及数个质硬淋巴结,大的约2.0cm×2.0cm,余阴性。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叶小翠钟珍陈顺平
关键词:甲状腺转移癌超声表现入院体检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鼻咽癌
带小隐静脉静脉化腓肠神经移植治疗桡神经颗粒细胞瘤一例
2018年
患者女,时年16岁,2013年11月因左上臂肿块半年于当地医院行肿瘤姑息性切除术,术中见桡神经5cm长梭形膨大(图1),病理示桡神经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术后伸腕、指拇肌力M_0,康复后恢复正常。2016年4月手术部位复发触痛肿块。
卓高豹温新张怀保陈顺平余方正李剑敏王健
关键词:颗粒细胞瘤桡神经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姑息性切除术
同时累及多支神经的巨大外周神经囊肿超声表现1例
2019年
患者男,14岁。因“右下肢酸痛1年余、麻木无力半年”入院。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臀、小腿、第1~2趾酸胀、钝性疼痛,先后约30 d发生。小腿后方肌群中等程度疼痛,夜间加重,影响睡眠,持续约10d好转;余部位疼痛程度轻微,持续约3d好转。
陈顺平卓高豹王健
关键词:外周神经超声表现囊肿疼痛程度下肢酸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