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可冀

作品数:20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新药研究基金香港保健协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胶囊
  • 5篇内皮
  • 4篇心肌
  • 4篇血管
  • 4篇缺血
  • 4篇中药
  • 3篇血府
  • 3篇愈心痛胶囊
  • 3篇皮素
  • 3篇中医
  • 3篇中医药
  • 3篇内皮素
  • 2篇当归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病
  • 2篇心肌缺血
  • 2篇心绞痛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药疗

机构

  • 20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苏州中药研究...

作者

  • 20篇陈可冀
  • 6篇雷燕
  • 5篇史大卓
  • 2篇高倩
  • 1篇姜廷良
  • 1篇谢雁鸣
  • 1篇徐凤芹
  • 1篇陈楷
  • 1篇高普
  • 1篇张宁
  • 1篇李浩
  • 1篇王阶
  • 1篇钟蓓
  • 1篇周文泉
  • 1篇崔玲
  • 1篇柯元南
  • 1篇张荣华
  • 1篇殷惠军
  • 1篇湘辉
  • 1篇谢梅林

传媒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第六次全国中...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草药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第七次全国中...
  • 1篇海峡两岸中西...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复方体外实验方法学研究
姜廷良陈可冀崔晓兰李仪奎杨奎张宁阴宏
中药复方体外实验方法学研究所属领域:中药药理。适用范围:中药药理实验,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中药化学研究。该课题主要选用桂枝汤、小青龙汤、大川芎丸、当归补血汤及血府逐淤丸五个中药复方,应用5种动物和人的含药血清,针对20余...
关键词:
关键词:中药复方含药血清体外实验药物动力学中药化学药效动力学
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对策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AMI)病理生理改变认识的逐渐深入,现代医学的治疗模式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从疼痛、心律失常、休克等的对症治疗,到监护病房时代及时发现相关心血管事件进行早期干预,AMI的住院死亡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2...
史大卓殷惠军陈可冀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理生理心血管事件远期预后
文献传递
休闲管理 挥别疲劳
2005年
长假,总是让平日里忙碌疲惫的都市白领们异样兴 奋--他们寄希望于假日里消除疲劳,然而,每当 一个长假过后,又不知多少人加重了疲劳,又以疲 劳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于是,疲劳日复一日加重,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 征、过劳死……不断敲响警钟。 是休闲在加重我们的疲劳?不! 事实上,合适的休闲能消除疲劳,关键是自己要进 行休闲管理。
董湘辉湘辉朝阳陈可冀樊富珉
关键词:休闲更年期症状睡觉时间加班
愈心痛对犬急性缺血心肌EC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及铜锌-SOD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20
1997年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复方愈心痛胶囊对缺血心肌组织内皮素转换酶(ECE)、一氧化氮合酶(NOS)基因表达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铜锌-SOD)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的影响,阐明愈心痛胶囊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麻醉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段的方式,造成实验性犬急性心肌缺血病理模型,以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缺血心肌中ECE和NOS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心肌中铜锌-SOD阳性反应程度。结果:在缺血心肌组织中,ECEmRNA呈高表达,NOSmRNA呈低表达,愈心痛可提高缺血心肌中NOSmRNA表达水平,削弱ECEmRNA的异常表达,从而保护缺血心肌;同时,缺血心肌中铜锌-SOD免疫反应减弱,而愈心痛可显著增强缺血心肌组织中铜锌-SOD阳性反应程度,提高SOD活性。结论:愈心痛胶囊的上述抗心肌缺血的作用,部分说明了益气活血方药的作用机理,提示该方可能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雷燕史大卓钟蓓陈可冀
关键词:愈心痛胶囊内皮素转换酶
长生降压液对老年肾虚证高血压病的影响被引量:19
1995年
对老年肾虚证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单盲对照法,分治疗组(肾阴虚组、非肾阴虚组)、对照组,观察了长生降压液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生降压液对血压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肾阴虚组血压达标率为92.52%,非肾阴虚组为84.38%,而对照组为70.71%。在降血压的同时,可以明显改善高血压症状及肾虚症状,降低外周阻力,提高主动脉顺应性,缩短体外血栓长度,降低全血粘度。说明长生降压液是通过多途径治疗高血压病的。
周文泉高普谢雁鸣崔玲陈楷李跃华李浩陈可冀
关键词:肾虚证高血压老年人
愈心痛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被引量:41
1996年
本研究观察了益气活血方药愈心痛胶囊配合常规西药治疗3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1)愈心痛组在总的临床疗效方面和在心电图缺血性ST段恢复、心绞痛分级改善、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以及平均起效时间上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和74.2%,P<0.05);同时,患者的自觉症状和血瘀征象也明显好转。(2)实验室检测表明,UA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及血浆内皮素(ET)、丙二醛(MDA)和α-颗粒膜蛋白(GMP-140)浓度显著增高,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提示UA患者存在严重的内皮功能损伤,体内血小板活化程度较高及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下降。给予愈心痛治疗2周后,血中CEC数量及ET、MDA和GMP-140含量均显著降低,而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0,001),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0.01)。提示愈心痛胶囊与抗心绞痛西药有协同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拮抗ET,抑制血小板活化和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等途径来达到治疗UA的目的。
雷燕陈可冀柯元南葛崇华陈朋明徐亚萍
关键词:心绞痛愈心痛胶囊
消瘀片对粥样硬化兔血管壁组织中ET、NO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探讨消瘀片减少粥样硬化血管壁中平滑肌细胞数的作用机理。方法 :雄性新西兰兔高脂饮食加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制成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通过放免法、比色法、原位末端标记及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测定连续给予消瘀片 0 .1 6~ 0 .32g/(kg·d)治疗 1 6周后血管壁组织中ET、NO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服用消瘀片后的兔粥样硬化血管壁组织中ET含量降低 ,NO含量增加 ,凋亡细胞阳性反应颗粒所占的面积和积分光密度值减少。结论 :消瘀片通过降低血管壁中的ET而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 。
谢梅林顾振纶陈可冀周文轩郭次仪
关键词:消瘀片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素一氧化氮
愈心痛胶囊对急性心肌缺血犬血浆内皮素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被引量:11
1996年
愈心痛胶囊主要由红参、三七、延胡索等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强心止痛之效,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患。内皮素是迄今所知体内作用最强的血管收缩因子,参与血栓形成、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为进一步阐明血瘀证本质,探讨血浆内皮素与血瘀证的关系和愈心痛胶囊对血瘀证的影响,本实验以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段的方法,造成急性实验性犬心肌缺血模型,以诱导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性的异常状态,形成中医血瘀证,并动态观察了给药前后血浆内皮素含量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报告如下。
雷燕刘建勋尚晓泓陈可冀
关键词:愈心痛胶囊心肌缺血内皮素
全文增补中
瘀血腹诊的客观化研究被引量:17
1996年
为了确定瘀血腹诊的定位及手法,明确实验室检查指标对瘀血腹诊的意义,本研究以中医传统理论和解剖学为基础,通过152例瘀血腹证的临床验证,重新设计确定了瘀血腹诊的定位及检查手法;采用电子计算机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瘀血腹诊进行了客观化分析,发现瘀血腹诊的本质特征与血液粘度升高、血小板聚集及粘附性增高、血栓易于形成及肌电图异常有关;上述指标作为瘀血腹诊的客观指标用于诊断,也能达到80.0%以上的符合率;肌电图的筛选分析也表明,各个指标对于瘀血腹诊的贡献率有明确的定量排列。从而为瘀血腹诊的深入研究和客观化打下了基础。
王阶陈可冀宋小华
关键词:瘀血腹诊客观化研究
血府逐瘀丸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被引量:38
1997年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丸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法,对中药复方血府逐瘀丸治疗1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血府逐瘀丸治疗的患者,其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有所降低,治疗前后差值为0.13±0.03mm(P<0.001),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和面积分别降低0.11±0.05cm和0.09±0.04cm2(P均<0.05);而阿斯匹林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和面积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血府逐瘀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李艳梅陈可冀张学文王敦礼史载祥张铁忠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血府逐瘀丸中医药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