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
-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5
-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21年唐山市某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了解唐山市某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情况及重点区域微生物学分布特征,以便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方法对2021年1—12月在唐山市某医院的7个重点区域采集空气样本、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卫生手样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操作进行细菌培养和菌株鉴定,测定样本中的菌落总数,每月监测1次。结果2021年唐山市某医院重点区域样本达标率为96.8%,其中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卫生手样本达标率分别为为97.1%、95.7%、96.9%。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卫生手样本菌落总数分别为(2.4±0.3)CFU/皿、(3.2±0.3)CFU/cm^(2)、(3.1±0.2)CFU/cm^(2)。不同重点区域样本菌落总数总体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5,P<0.05),急诊、CT室分别与门诊、发热门诊总体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7)。不同重点区域空气样本菌落总数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3,P<0.05),急诊、CT室空气样本与门诊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7);不同重点区域物体表面、医护人员卫生手样本菌落总数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140个不达标样本共培养及鉴定出5类14种165个菌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为主,占比分别为35.7%(59/165)、23.6%(39/165)、23.6%(39/165)。结论该医院重点区域菌落总数达标率总体较好,微生物分布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发生医院感染风险较低,但急诊科及CT室仍需进一步加强日常消毒及微生物监测。
- 武爱萍王雪利王蕾张淑清任燕张鑫邓红亮
- 关键词:微生物学菌落总数
- 正常高值血压对新发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 朱颖黄科宇陈辉李会敏张鑫李玉卿马向明杜艳英杨慧吴寿岭
- 该研究观察了5440例研究人群不同压水平,尤其是正常高值血压阶段颈动脉斑块和新发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经过统计分析发现,随血压水平的增高,颈动脉斑块和新发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均增加,在正常高值血压阶段,其检出率已显...
- 关键词: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斑块高血压病
- 唐山市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基因检测
- 2024年
- 目的了解唐山市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菌种分布、耐药特点及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的主要型别,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唐山市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9年6月—2021年3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菌株CRE 152株。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细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改良碳青霉烯类灭活试验(mCIM)和EDTA协同改良碳青霉烯类灭活试验(eCIM)对CRE进行耐药表型筛查;PCR法扩增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IMP、blaVIM、blaNDM和blaOXA-48。结果CRE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液(36.2%)、尿液(19.7%)和分泌物(15.8%);菌种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74.3%)和大肠埃希菌(15.8%);143株CRE检测出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2占74.8%,blaNDM占25.2%,1株CRE同时携带blaKPC-2和blaNDM;CRE仅对替加环素高度敏感,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80%。结论唐山市CRE主要来自呼吸道和泌尿道,菌种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耐药基因主要是blaKPC-2和blaNDM,表现为多重耐药。
- 杨红梅高靖刘丽张淑青崔晶晶袁宝军王贺永张鑫
- 关键词:碳青霉烯酶
- 宫颈癌患者HPV16/18型病毒感染及阴道菌群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高危型HPV(HPV16/18)表达及阴道菌群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37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宫颈癌组。纳入同期于我院治疗的4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CIN组。比较两组基础资料(年龄、绝经情况、孕次、产次、HPV16/18阳性表达、阴道菌群、饮食卫生习惯和家族遗传史)差异,并对有差异信息进行赋值,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年龄、绝经情况、孕次和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HPV16/18阳性、阴道菌群失调、饮食卫生习惯较差以及存在家族遗传史患者数显著多于CIN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HPV16/18阳性、阴道菌群失调、饮食卫生习惯较差以及存在家族遗传史是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宫颈癌发生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加强监测并给予相应干预从而降低宫颈癌发生风险。
- 王贺永吴丽丽刘鑫张鑫沈志霞
-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阴道菌群
- 正常高值血压与新发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与新发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在参加2006—2007年度开滦集团健康体检的职工101510人中分层随机抽取观察对象,按入选标准选取观察对象5440人组成研究队列,分别于2010—2011年和2012—2013年对观察队列进行随访健康体检,同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2010—2011年血压水平将观察队列分成3组: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高血压组,并对新发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5440名观察对象中,排除2010—2011年超声检测发现颈动脉有斑块者,纳入本次研究3089人,其中未参加2012—2013年健康体检者175人,颈动脉斑块超声资料不完整者561人,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有2353人。随访2年后,全部人群新发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15.0%;正常血压组(n=618)、正常高值血压组(n=950)、高血压组(n=785)新发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7.9%、15.5%、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将正常高值血压组按不同血压水平分为正常高值血压1组(收缩压/舒张压120~129/80~84mmHg)和正常高值血压2组(收缩压/舒张压130~139/85~89mmHg),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正常高值血压1组、正常高值血压2组、高血压组新发颈动脉斑块的风险分别比正常血压组增加67.6%、73.4%和109.6%,其OR值分别为1.676(95%CI1.145~2.454),1.734(95%CI1.137~2.644),2.096(95%CI1.468~2.993)。结论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新发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增加。在正常高值血压阶段,新发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已显著增加。
- 朱颖黄科宇陈辉杨慧李会敏安利杰张鑫赵性泉吴寿岭
- 关键词: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