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挚动人的思乡情——《杂诗》赏析及教学建议
- 1990年
- 《杂诗》是盛唐王维所写的组诗,共三首,五年制小语第八册课文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二首。什么是杂诗呢?杂诗是指兴致不一、不拘流例、遇物即言的诗。古人根据题材、体式将诗分为若干类,如献诗、公宴、游览、行旅、赠答、哀伤、乐府等等,凡内容无法归入这些类别的,便列入杂诗。
- 张庆
- 关键词:《杂诗》杂诗教学建议质朴自然思亲
- 直呼音节教学“八忌”
- 1993年
-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小学阶段,要使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我们徐州市从1986年起就大面积推广了汉语拼音直呼音节教学。七年来,我们有经验也有教训,有顺利也有曲折。
- 张庆
- 关键词:本音视觉符号母相
- 读儿歌 学生字——“云电风雨”教学新探
- 1991年
- 为了提前阅读训练,并为识字提供语言环境,我们在“看图拼音识字”阶段就按照识读同步、寓识于读的路子进行教学。现以“云电风雨”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一、观察图画,拼读儿歌教学开始,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帮助儿童观察图画:①夏天快要下雷暴雨的时候,天空会有什么变化?②天上的几道白光是什么?打闪过后会听到什么声音?③从图上能看出雨下得很大吗?④从图上能看出风很大吗? 接着告诉儿童;老师根据图编了一首儿歌,
- 张庆臧继英
- 学生升入三年级语文成绩为何下降?
- 1986年
- 学生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语文成绩普遍下降,这是大家都已感觉到的问题。为什么成绩普遍下降?自去年开始,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先后对四所学校作了调查。现将调查的结果和个人的粗浅看法汇报如下。 (一)成绩下降状况从调查的四个三年级班来看。
- 张庆
- 关键词:语文成绩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师低年级写作教学
- 突出重点 加强训练——试论当前阅读教学改革的主要课题
- 1990年
- 近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和教研人员积极探索阅读教学规律,努力改革阅读教学,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毋庸讳言,当前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均使用力量。
- 张庆
-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重点内部言语教研人员教学任务读写能力
- 课后作业题也要认真钻研
- 1991年
- 认真钻研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然而一般只重视钻研课文本身,而对于课后的作业题却有所忽略。其实,课后作业题也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课后作业题并不是随意拟定的,而是编者根据说写基本功的训练体系和课文的特点统筹安排、精心设计的。它既是教学重点的提示,也是学习目标的检测。认真钻研课后作业题,吃透编者的意图。
- 张庆
- 关键词:课后作业教学重点课堂教学质量文心
- 发挥“归类”优势 提高识字效率──第三册“归类识字”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 1996年
- 发挥“归类”优势提高识字效率──第三册“归类识字”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张庆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共安排了三个单元的“归类识字”,计14课,192个生字,占全册生字的1/2还多,是识字教学的“重头戏”.三个单元的“归类识字”主...
- 张庆
- 关键词:归类识字教材分析识字效率合体字教法建议
- 改革语文教学要用“减法思维”被引量:2
- 1996年
- 改革语文教学要用“减法思维”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张庆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指出:“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这个问题解决了没有呢?依我看,情况还是没有多大变化。然而令人感到奇怪...
- 张庆
- 关键词:语文教学口头语言发散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发展智力语文学科
- 缘情体物 涉笔成趣——《小儿垂钓》赏析及教学建议
- 1991年
- 《小儿垂钓》(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30课)的作者胡令能,是生活在唐代贞元、元和年间的诗人。他曾一度“隐居圃田”,熟悉农村生活。《小儿垂钓》就是一首描绘农村儿童生活的小诗。《小儿垂钓》是一首七言绝句。一、二两句紧扣诗题,交代了人物与环境:小河如带,绿草如茵,一个“蓬头稚子”正在岸边聚精会神地“学垂纶”。“蓬头”,源于《诗·卫风·伯兮》中的“首如飞莲”。莲是蓬草,这种草干枯后根部断开,遇风旋转。“蓬头”,是说他的头发未加修饰,散乱、蓬松,状如蓬草。诗人抓住这么一个特征,就把钓鱼孩子的质朴形象活脱脱地勾画了出来。
- 张庆
- 关键词:七言绝句教学建议诗歌意境儿童生活
- “声韵急读合一”教法初探——第一册“汉语拼音3”的直呼音节教学
- 1989年
- 小学语文修订大纲肯定了直呼音节的做法,并提出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的教学要求。教学实践证明,用直呼音节代替传统的“三呼”,不仅有利于形成儿童独立的识字能力,而且可以凭借它提早进行阅读和写话训练,从而实现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
- 张庆
- 关键词:儿童智力支架法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