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 作品数:22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巢湖学院外语系更多>>
- 发文基金:巢湖学院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 《综合英语》课程中英语词汇拓展策略
- 2011年
-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词汇的记忆与使用,故《综合英语》教学从词根、习惯用语、修辞等方面运用头脑风暴法帮助学习者快乐有效地积累单词尤为必要,同时有助于规避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差异。
- 张健
- 关键词:词汇头脑风暴法文化差异
- 高职外贸函电课程设计之研究--基于胜任力的视角被引量:2
- 2012年
- 胜任力能够区分业绩优秀者和业绩一般者,是反映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工作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外贸函电是商务英语专业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旨在面向进出口企业培养能够进行贸易合同磋商及程序履行能力的外贸业务员。文章以外贸业务员的胜任力为基准,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外贸函电进行设计。
- 张健潘维琴
- 关键词:胜任力外贸函电专门用途英语外贸业务员
- 异化归化 谁主江山——刍议我国文学翻译策略认知发展状况
- 2011年
- 异化归化是文学翻译的两种策略,翻译研究从直译意译到异化归化完成了从方法到策略的飞跃。回顾我国近百年文学翻译史,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宏观轨迹一目了然。异化翻译试图通过译文求新求异,以促进本土语言和文化更好地发展;归化翻译则力求异质因子本土化,用来迎合社会、政治及文化要求。虽然在我国异化派和归化派曾为主宰文学翻译策略据理力争、互不相让,但是依据辩证分析,不难看出二者之间不存在非彼即我、你死我活的绝对对抗,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 张健
- 关键词:翻译策略异化归化对立统一
- 汉英语言模式的哲学思考
- 2011年
- 汉英语言模式大相径庭,哲学的潜移默化必居其中。通过分析比对汉英两种语言模式在词义词性、时态语态语气、核心构架等方面的差异,可以从中西方关于"二元"、"二倾"、"二治"等哲学分歧中求得精要,从而诠释语言之别的本源。
- 张健
- 英语长句汉译的“弹簧效应”
- 2010年
- 英语和汉语无论在句式结构还是在表情达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笔者以弹簧作为对应物,通过把弹簧的"伸缩效应"和英汉句式翻译过程的比对,探讨英语长句汉译的方法。本文涉及的例证形象而又深刻地体现了笔者自身对我国英语长句汉译的理论畅想。
- 张健
- 关键词:英语长句汉译
- 汉英语言动静思维溯源
- 2011年
- 汉英语言大相径庭,二语间的对比研究屡见不鲜,视阈颇为复杂。笔者以二语间的动静思维研究为目的,通过对汉英语言"主流词"的动静表征溯源,得出了中西哲学渊源动静各异的正解。
- 张健
- 关键词:语言哲学渊源
- 浅谈归化与异化在英汉互译中的有效性
- 2012年
- 归化与异化属于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更是文化层面上的一种活动,根本上说是文化交流。归化主要注重表现在纯语言层面;在文化层面上则应力求尽可能的采用异化。
- 张健
- 关键词:归化异化文化翻译观习语
- 英汉名词修饰语语序对比研究及其认知分析被引量:6
- 2007年
-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序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共性,这是我们进行英汉语序对比的基础。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修饰语顺序上有共性也有相异性。这既可为人类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提供左证,也为解释人类共有的认知机制尤其是语言上所映射的人类认知选择及先后和人的信息处理能力与机制提供了认识的窗口。
- 张健张晋
- 关键词:修饰语文化差异
- 阐释学视角下解读《贝奥武夫》的翻译攻略被引量:3
- 2010年
- 针对《贝奥武夫》这部经典英国长篇史诗中大量运用的古日耳曼诗歌语言、令现代读者晦涩难懂的事实。爱尔兰诗人希尼通过借鉴阐释学翻译理论,尤其是斯坦纳"四步法",成功地将古诗译成现代英语诗体形式,其翻译攻略值得解读。
- 张健
- 关键词:阐释学
- 晚清西学东渐:翻译出版的媒介张力被引量:1
- 2013年
- 作为晚清西学东渐的主导媒介,翻译出版在引进西方科学文化、促进中国新旧更替等方面均显示出巨大的张力。本文通过剖析翻译出版发轫的历史条件及其勃兴的社会基础,揭示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翻译媒介的动因、意义和局限,为当今信息社会媒介研究范式提供依据。
- 张健
- 关键词:西学东渐翻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