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中惠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新生儿
  • 2篇血清
  • 2篇抑素
  • 2篇胱抑素
  • 2篇胱抑素C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地奈德
  • 1篇新生儿肺炎
  • 1篇新生儿呼吸
  • 1篇新生儿呼吸衰...
  • 1篇新生儿血
  • 1篇新生儿血清
  • 1篇新生儿窒息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伤
  • 1篇心肌损伤标志...
  • 1篇行为神经
  • 1篇行为神经评分
  • 1篇血性

机构

  • 6篇聊城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姜中惠
  • 3篇魏丽夏
  • 2篇张勇军
  • 2篇任青
  • 2篇杨巧芝
  • 1篇王芳
  • 1篇王金慎
  • 1篇许平
  • 1篇李丛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系统医学
  • 1篇反射疗法与康...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临床变化特点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NRF)患儿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临床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足月NRF患儿368例作为NRF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产科分娩的30名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NRF组患儿治疗前检测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肌酐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其中329例患儿在入院第7天(治疗后)进行了复查,与自身入院第1天的指标进行对比.另外将329例患儿中入院治疗第1周内未曾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247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治疗组(124例)与川芎嗪组(123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川芎嗪组在常规治疗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6 mg/kg,溶入30 ml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7d.结果 NRF组患儿入院第1天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本组入院第7天[(1.86±0.32) mg/L比(1.07±0.24) mg/L,t=13.09,P<0.01;(1.84±0.31) mg/L比(1.33 ±0.27) mg/L,t=26.99,P<0.01],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6.1±2.0) mmol/L比(5.4±1.5) mmol/L,t=1.94,P>0.05;(77±20)μmmol/L比(69±16) μmmol/L,t=1.93,P>0.05],与本组入院第7天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5.8±1.4) mmol/L比(6.0±1.9) mmol/L,t=1.96,P>0.05;(74±15) μmmoL/L比(76±19) μmmol/L,t =1.95,P>0.05].治疗组血清胱抑素C和肌酐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1.23±0.19) mg/L比(1.43±0.33) mg/L,t =5.70,P<0.01;(72±15) μmmol/L比(74±14) μmmol/L,t =0.91,P<0.05];血尿素氮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05).以1.87 mg/L为界值,血清胱抑素C判断肾损害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24和0.818;血清胱抑素C与尿素氮、肌酐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441、0.503,P<0.01).结论 开展血清胱抑素C的检测可以早期发现肾�
任青魏丽夏姜中惠王金慎张勇军许平杨巧芝
关键词:呼吸衰竭肾损害新生儿
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采用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BPD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PS治疗,研究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P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预后相关指标、血气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研究组给氧、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PS治疗早产儿BPD,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相关指标及血气指标。
徐玉敏姜中惠王芳
关键词:布地奈德肺表面活性物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沐舒坦雾化吸入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2021年
研究新生儿肺炎治疗中沐舒坦雾化吸入的临床效果如何。方法:确定的病例类型为新生儿肺炎,选择的时间为近两年(2019年8月-2021年8月),纳入90例,分成两个组别依据的为抽签法,将45例设定成对照组,给予的是常规治疗,将45例设定成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沐舒坦雾化吸入,最后进行的是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临床治疗效果的评比。结果:命名为治疗组的患儿,其与命名成对照组的患儿相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啰音消失时间、恢复正常呼吸频率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短,上述各项数据的差异均得到P<0.05,即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不仅能显著改善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症状,而且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的综合治疗方法。
姜中惠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沐舒坦雾化吸入
间歇光疗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间歇光疗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光疗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间歇光疗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均治疗至患儿健康出院。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后各个时段总胆红素(TBil)水平、治疗后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天冬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33%vs.86.67%,P<0.05)。治疗后3、7 d,两组患儿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且研究组各时段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清CRP、IL-6、AST、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0%vs.18.33%,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用间歇光疗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能缩短康复进程,消除临床症状,改善生化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魏丽夏袁风娇姜中惠
关键词:间歇光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川芎嗪注射液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CysC)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中重度HIE患儿的器官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中重度HIE患儿43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川芎嗪治疗组18例和常规治疗组25例;选取同期在本院出生的2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患儿人院后均给予“三对症、三支持”等常规治疗,于出生后6h内均给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持续72h,川芎嗪治疗组于生后24h内加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6mg·kg^-1·d^-1静脉滴注(静滴),每日1次,连用10d。于人院1d内和入院后7d检测血清CysC、NSE水平;于人院7d和14d进行行为神经评分(NBNA),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NSE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出生后1d,川芎嗪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NSE、CysC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NSE(μg/L):27.36±2.32、28.71±2.65比6.39±1.40,CysC(mg/L):1.84±0.31、1.86±0.32比1.09±0.23,均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生后7d,川芎嗪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NSE和CysC较出生后1d明显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川芎嗪治疗组出生后7dNSE、CysC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NSE(μg/L):16.71±1.89比21.15±1.97,CysC(mg,L):1.20±0.20比1.34±0.19,均P〈0.05]。出生后7d,川芎嗪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NBNA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分:37.06±1.43、36.28±1.31比38.75±0.97,均P〈0.01),出生后14d川芎嗪治疗组NBNA较出生后7d升高,且明显高于同期常规治疗组,但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37.89±1.02比36.56±1.19、39.35±0.81,均P〈0.05)。HIE新生儿血清NSE水平与NBN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70,P=0.001)。结论川芎嗪注射液
任青姜中惠李丛魏丽夏张勇军杨巧芝
关键词:川芎嗪注射液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胱抑素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行为神经评分
亚低温配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窒息对患儿氧化应激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配合苯巴比妥治疗对新生儿窒息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40)采用苯巴比妥治疗,观察组(n=40)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脑组织损伤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反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分别为(3.77±0.31)d、(6.41±1.12)d、(13.02±2.74)d、(6.17±1.14)d,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丙二醛、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星形胶质源性蛋白水平分别为(9.31±1.58)U/mL、(2.12±0.67)μmol/L、(0.44±0.11)μg/L、(66.73±9.33)U/L、(3.02±1.04)ng/mL,均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水平分别为(98.55±10.57)U/L、(112.53±12.08)U/L,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窒息患儿中应用亚低温配合苯巴比妥治疗,能够促进临床相关指标改善,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缓解心肌损伤,降低脑组织受损程度.
姜中惠张志敏徐玉敏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苯巴比妥亚低温心肌损伤氧化应激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