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刚
- 作品数:26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花溪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与水土流失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为了进一步分析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研究区2005~2015年景观格局和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得出不同的景观格局类型具有不同的侵蚀模数,合理的景观格局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结果表明:10年间建设用地斑块面积从7 094.47hm^2增加到16 613.28hm^2;10年间研究区的水土流失率先降低后增加,这与城市扩张具有紧密联系,特别是2010年贵州省贵安新区的建设,改变了花溪河流域的景观格局。园地斑块、森林斑块的生态功能、蓄水保土功能强,旱地易产生水土流失。
- 代克志向刚胡锋詹奉丽娄方吉
- 关键词:景观格局变化水土流失
- 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树皮藻类与树种关系初探被引量:1
- 2021年
- 为进一步探讨树种与树皮藻类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于2020年11月采集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6种常见树种的树皮藻类样品。初步检出3门3纲7目10科11属15种树皮藻类,种类组成以蓝藻和绿藻为主。团集共球藻(Trebouxia glomerata(Waren)Ahmadjian)、土生绿球藻(Chlorococcum humicola(N g.)Rabenhorst)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Beijerinck)在所有树种上均有分布;在雪松(Cedrus deodara(Roxb.)G.Don.)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这2种裸子植物树皮上未检出蓝藻。不同树种两两之间的藻类群落相似系数(S c)在0.38~0.80之间;被子植物中“粗糙”树皮树种与“光滑”树皮树种的藻类群落相似系数为0.73;具有“粗糙”树皮的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树种的藻类群落相似系数为0.42。树皮藻类生态学研究以粗糙程度反映附着基质特征存在不足。
- 潘鸿钟予浩翔向刚田坤明孟庆峰
- 关键词:多样性树种树皮
- 大气污染影响下凯里地区植物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为凯里地区植物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凯里地区的代表性植物(油茶、马尾松、杉树、狗脊蕨和铁芒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KMnO4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采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游离脯氨酸的含量,研究大气污染影响下凯里地区植物过氧化氢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大气污染环境下,凯里地区不同植物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凯里污染区植物与清洁区植物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前者的过氧化氢酶活降低了46.1%;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了23.4%。[结论]大气污染会对植物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产生影响,导致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和脯氨酸的大量积累。
- 杨成袁伟王娅向刚范百龄
- 关键词:大气污染过氧化氢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
- Ca^(2+)对普通念珠藻(Nostoc commune Vanch.)生长影响的试验被引量:5
- 2003年
- 对普通念珠藻(NostoccommuneVanch.)进行了生长条件的探索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念珠藻的生长需要最适光照强度为2200lux左右,最适温度25℃,生长最适点pH=8;在0.02%的Ca2+浓度下的生长状况最好。
- 向刚龚西旭蒋欣琳周红
- 关键词:普通念珠藻光照强度温度固氮蓝藻
- 黑叶猴自然保护区生境对彭水水库蓄水响应的遥感监测分析
- 2013年
- 为揭示贵州麻阳河黑叶猴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对彭水水库建设的蓄水响应,为该保护区原始生态环境和黑叶猴生境的科学评价与保护,植被覆盖的恢复提供参考依据和基础数据,通过对彭水水库建设过程中保护区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保护区生境对彭水水库建设蓄水的响应。结果表明:彭水水库蓄水后淹没自然保护区4.8hm2,只占整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0.1%,主要影响区域在洪渡河流域的淹没区,水位上涨导致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发生部分变化。说明,水库蓄水对整个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影响较小。
- 孙传亮兰安军向刚范泽孟
- 关键词:生境遥感监测
- 贵州师范大学植物标本室的历史与沿革
- 2022年
- 自2017年参加“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植物子平台以来,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除了数字化植物标本以外,还挖掘、整理了贵州师范大学植物分类学、植物地理学的建设和发展历程。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最后向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提供了10044份信息齐全的植物标本。通过此次植物标本数字化工作,彻底摸清了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植物标本的家底,盘活了标本室的库存,使得老一辈植物地理学家黄威廉等老先生60余年的科研成果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通过植物标本的数字化工作,挖掘整理出老一辈精彩的植物标本采集史和学术故事。在标本数字化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对植物标本以及植物标本背后的故事有了新的认识,对植物标本数字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 向刚容丽
- 关键词:植物标本
- 贵州省绥阳县后水河自然保护区后水河湖的鸟类分析
- 2015年
- 贵州省绥阳县后水河自然保护区后水河湖的鸟类,经调查统计已知鸟类有81种亚种占贵州省现有鸟类记录的14.73%,分属鸟纲12目,26科。其中,有我国二级保护鸟类4种。
- 朱克勇徐玮向刚
-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鸟类
- 荔波小七孔钙华藻类多样性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对荔波小七孔钙华藻类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 ,共计录 75种 (包括变种和变型 ) ,隶属于 3门 5纲 9目 14科 2 6属。小七孔钙华藻类是以蓝藻中可疑席藻 (PhormidiumambiguumGom .)占绝对优势的单优势藻类群落。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该地区钙华藻类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MA的取值范围为0 92 1~ 1.4 82 ,多样性指数H的范围为 0 .0 0 36 6~ 0 .0 1135 ,均匀度e为 0 .0 0 10 9~ 0 .0 0 373。
- 向刚陈椽刘宁
- 关键词:多样性
- 以浮游植物评价百花湖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被引量:21
- 1999年
- 本文利用百花湖1995-4 ~1996-6 1 个水文年浮游植物的监测结果,对百花湖的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百花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为绿—蓝藻型,细胞密度年平均47-62 ×106 个/L( 或个体数年平均22-55 ×106 个/L) ,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比1980 年增长23 倍。藻类综合指数为3-6 ~9-0 ,绿藻指数1-3 ~5-5 ,R.Marglef 多样性指数为0-91 ~2-06 ,Shannon -Weaver 多样性指数为0-587 ~1-221 ,均匀度指数为0-197 ~0-373 。各项藻类指标均指示百花湖已受到重污染,水体属富营养型湖泊。
- 胡晓红陈椽李银燕向刚刘美珊
- 关键词:浮游植物富营养化水质污染
- 珠江广州虎门段鱼类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通过调查珠江广州虎门段鱼种分布,并利用脂肪酸生物标记探究珠江广州虎门段鱼类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结果表明,奇氏罗非鱼(Tilapia zillii)、鲮(Cirrhinus molitorella)、下口鲶(Hypostomus plecostomus)、鲤(Cyprinus carpio)、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赤眼鳟(Squliobarbus curriculus)、鲫(Carassius auratus)、鳊(Parabramis pekinensis)、红狼牙鰕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七丝鲚(Coilia grayi)和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是珠江广州虎门段水体中常见的鱼种,鱼体中主要脂肪酸由饱和脂肪酸C14∶0、C15∶0、C16∶0、C17∶0、C18∶0,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ω7、C18∶1ω9、C20∶1ω11,多不饱和脂肪酸C18∶2ω6、C16∶3ω3、C20∶2ω6、C20∶4ω6、C20∶5ω3和C22∶6ω3组成,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001.49~97634.47μg/g,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161.09~170924.8μg/g,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59.99~98269.52μg/g。脂肪酸生物标记表明,胡子鲶(Clarias fuscus)、海南红鲌(Erythroculter pseudobrevicauda)、革胡子鲶(Clarias lazera)、斑鳢(Channa maculate)、月鳢(Channa asiatica)、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花鲈、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赤眼鳟、鲫、鳙(Aristichthys nobilis)、七丝鲚、鲻(Mugil cephalus)、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鲢、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奇氏罗非鱼等鱼类主要摄食附着生物、底栖生物、浮游动物及浮游植物,且肉食性特性随体重的增大而增强。
- 张婷向刚龙胜兴
- 关键词:鱼类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