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中伟

作品数:2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1篇血循
  • 1篇血循环
  • 1篇循环肿瘤细胞
  • 1篇预后
  • 1篇生化
  • 1篇生化复发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患者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切除
  • 1篇前列腺切除术
  • 1篇前列腺肿瘤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肿瘤细胞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外周血循环
  • 1篇细胞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张海梁
  • 2篇瞿元元
  • 2篇叶定伟
  • 2篇常坤
  • 2篇戴波
  • 2篇王跃
  • 2篇贾中伟
  • 1篇孔蕴毅
  • 1篇施国海
  • 1篇朱耀
  • 1篇朱一平
  • 1篇沈益君
  • 1篇李高翔

传媒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 分析影响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患者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接受RP治疗的1 09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患者年龄41~84岁,平均67.9岁;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3.2 ~ 256.3 μg/L,平均32.7μg/L.临床分期中T1期占20.09% (219/1 090),T2期占50.09%(546/1 090),T3期占29.82%(325/1090).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化复发生存曲线.将临床及病理资料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的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1 090例行RP患者1年无生化复发率为95.99%,3年无生化复发率为81.90%,5年无生化复发率为70.89%.经单因素分析发现确诊时PSA水平(P =0.000)、是否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P =0.001)、术前Gleason评分(P=0.000)、临床分期(P =0.010)、手术切缘状态(P=0.028)、术后Gleason评分(P =0.000)、术后病理分期(P =0.000)、是否有盆腔淋巴结转移(P =0.000)与患者术后生化复发有关.进一步的Cox多因素分析认为仅有确诊时PSA水平(P =0.000)、术前Gleason评分(P=0.020)、术后病理分期(P=0.014)和是否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P=0.017)是影响患者生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确诊时PSA水平、术前Gleason评分、术后病理分期和是否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RP后患者生化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
戴波常坤孔蕴毅瞿元元王跃贾中伟叶定伟王朝夫张海梁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切除术复发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计数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 探讨采用CellSearch检测系统进行的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计数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92例初诊为CRPC患者的外周血,所有入组患者中位年龄69岁(53 ~ 85岁),初诊PSA中位值19.1 ng/ml(2.6 ~273.0 ng/ml),血红蛋白中位值124g/L(69~ 156 g/L),碱性磷酸酶中位值87.0 U/L(29.0~2778.5 U/L),乳酸脱氢酶中位值207 U/L(114~2467 U/L),血白蛋白中位值44.0 g/L(32.3 ~52.2 g/L).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1分79例(85.9%),≥2分13例(14.1%).Gleason评分:<8分36例(39.1%),8分30例(32.6%),>8分26例(28.3%).伴骨转移86例(93.5%),其次为淋巴结转移29例(31.5%).采用CellSearch检测系统对血标本进行CTC计数.同时收集5例健康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组.92例CRPC患者中42例接受多西他赛+泼尼松一线化疗,余50例因身体无法耐受或拒绝化疗而接受了酮康唑、雌激素或中药治疗.记录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绘制生存曲线,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92例CRPC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6.2个月(7.0~26.0个月),至末次随访死亡41例.对照组5例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到CTC.92例CRPC患者按照外周血CTC计数分为2组,CTC<5个组56例,中位生存时间25个月;CTC≥5个组36例,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乳酸脱氢酶(P=0.02)、血红蛋白(P=0.00)、碱性磷酸酶(P=0.00)、血白蛋白(P=0.00)、ECOG评分(P=0.00)、外周血CTC计数(P=0.00)与患者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仅血白蛋白(P=0.01)、ECOG评分(P=0.01)、外周血CTC计数(Jp=0.00)是影响CRP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患者是否接受多西他赛+泼尼松一线化疗进行亚组分析,外周血CTC≥5个的患者均预后�
常坤戴波叶定伟孔蕴毅瞿元元贾中伟王跃李高翔朱耀张海梁施国海沈益君朱一平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