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后注射甲泼尼龙对全聋型突发性聋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研究耳后注射甲泼尼龙对全聋型突发性聋各频率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聋中全聋型者,按照有无耳后注射甲泼尼龙分为耳后注射组及非耳后注射组,分别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愈率及治疗前后5个频段提高幅度(125—250 Hz、125—500 Hz、500—2 000 Hz、4 000—8 000 Hz及250—4 000 Hz的平均值)。结果耳后注射组各频段提高值依次为29.25±5.14,29.67±4.36,26.50±3.60,26.00±7.04,26.99±3.75 d BHL;非耳后注射组各频段提高值依次为14.00±4.66,14.77±4.38,16.52±3.77,12.28±2.93,15.40±3.63 d BHL。耳后注射组和非耳后注射组比较,125—250 Hz平均值频段P=0.028,125—500 Hz平均值频段P=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耳后注射组和非耳后注射组有效率分别为80%和44%,χ~2=6.00,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聋安全有效,对全聋型突发性聋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而且对低频听力的提高贡献明显。
- 许鹏赵群王英力王洪芹冯丽春兰娜
- 关键词:突发性聋给药方式
- 孕期女性常见致聋基因筛查
- 2015年
- 目的调查孕期女性致聋基因携带率。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就诊于产科的孕期女性进行聋病基因筛查。结果 347名受试者中有16人检出基因突变,检出率为4.61%,其中GJB2突变8人,检出率为2.30%,5人为235delc杂合突变,3人为299del AT杂合突变;SLC26A4突变8人,检出率为2.30%,均为IVS7-2A>G单杂合突变。上述16名受试者的丈夫均进行致聋基因筛查并测序,结果1对夫妇为SLC26A4 IVS7-2A>G单杂合突变,1对夫妻为GJB2 299del AT单杂合突变,均进行羊水穿刺,胎儿均未获得父母携带的致聋基因。结论应将耳聋基因筛查列入产前筛查项目,可初步实现遗传性耳聋的一级预防,减少聋儿出生。
- 赵群王洪芹孔祥军董淑玲刘颖
- 关键词:遗传性耳聋产前诊断基因筛查
- 影响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对影响成人OSAHS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OSAHS患者共59例,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并填写ESS嗜睡量表及《成人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生命质量评估表》(QOL-OSAHS)。记录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呼吸暂停总时间(AP总时间)、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平均时间、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时间指数(AHTI)、最低血氧饱和度、90%以下血氧饱和度指数、90%以下血氧饱和度次数、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时间、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睡眠时间的比例(TST90),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判别分析进行检验。结果①呼吸指标中筛选出AP总时间与生活质量关系密切,与生活质量量表综合评分、EP评分、症状维度、日常工作生活维度及社会关系维度相对应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是:-0.326、0.544、-0.531、0.282、-0.303,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血氧饱和度指标:SaO2下降的总时间和生命质量量表综合评分、EP评分、症状维度、日常工作生活维度相对应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是:-0.599、0.696、-0.754、-0.469,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T90会影响到生命质量量表中社会关系维度,标准相关系数是0.263(P〈0.05)。最低SaO2和生活质量量表中的综合评分、EP评分、症状维度、日常生活工作维度及警觉维度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是:-0.378、0.310、-0.318、-0.326、-0.263,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应用判别分析得到的方程:轻度OSAHS=-59.676+1.537(最低SaO2)-0.01(SaO2下降的总时间)+91.848(TST90);中度OSAHS=-63.391+1.58(最低SaO2)-0.01(SaO2下降的总时间)+104.711(TST90);重度OSAHs=-68.300—0.000044(AP总时间)+1.618(最低SaO2)-0.01(SaO2下降总时间)+79.883(TST90)。上�
- 赵群王英力王洪芹李晓明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
- 河北沧州地区遗传性耳聋突变位点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河北沧州地区遗传性耳聋的基因突变位点。方法对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47人)和听力下降患者(21人)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4个耳聋基因GJB2、GJB3、SLC26A4、线粒体DNA 12SrRNA的9个突变位点。结果耳聋组47例患者中耳聋基因突变者17例(36.2%),GJB2基因突变15例(31.9%),其中235delC纯合突变9例(19.1%),235delC杂合突变1例(2.1%),299delAT纯合突变2例(4.3%),176del16和299delAT杂合突变1例(2.1%),235delC和299delAT杂合突变2例(4.3%);GJB3基因突变1例(2.1%);SLC26A4基因突变1例(2.1%)。听力下降组21例患者中耳聋基因突变者7例(33.3%),GJB2基因突变3例(14.3%),SLC26A4基因突变者4例(19.0%)。结论河北沧州地区主要见GJB2、GJB3及SLC26A4基因突变。
- 孔祥军王洪琴刘颖赵群申镇维
- 关键词:耳聋GJB2SLC26A4突变基因芯片
- 耳后注射甲强龙对平坦型突发性聋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研究耳后注射甲强龙对平坦型突发性聋各频率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201 1年至今收入我院耳鼻喉科突发性聋病例,选取其中平坦型者,按照有无耳后注射甲强龙分为耳后注射组及非耳后注射组,分别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愈率及治疗前后五个频段提高幅度(125-250Hz平均值、125-500Hz平均值、500-2KHz平均值、4-8KHz平均值及250-4KHz平均值)。结果耳后注射组和非耳后注射组比较,治愈率P=0.04<0.05,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P=0.52>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125-250Hz平均值比较P=0.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后注射甲强龙治疗突发性聋安全有效,对平坦型突发性聋的治疗有效率无影响,但明显提高治愈率,而且对低频听力的提高有帮助。
- 赵群王英力王洪芹
- 关键词:突发性聋给药方式疗效
- 突发性聋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分析被引量:25
- 2015年
- 目的对突发性聋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突聋患者93例,采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对突聋患者进行评价,并应用THI耳鸣残疾评估量表和耳鸣评估量表进行耳鸣评估,分析突聋患者患病后焦虑抑郁状态和造成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及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1.焦虑抑郁和性别、年龄、城乡差异、发病天数、听力损失程度无关,P>0.05,无统计学意义。2.突聋组SAS评分(47.07±9.64),正常组评分(37.70±9.21)相比较,P=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中耳炎组评分(40.70±9.18)比较,P=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突聋组SDS评分(51.92±11.22),正常组评分(41.82±8.26)相比较,P=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中耳炎组评分(42.14±8.02)比较,P=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耳鸣和焦虑抑郁之间存在相关性,P=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焦虑抑郁和眩晕、耳闷无关,P>0.05,无统计学意义。4.突聋患者中有焦虑抑郁组耳鸣量表和TH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无焦虑抑郁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有焦虑组为16.1%,无焦虑组为31.2%,P>0.05,无统计学差异;总有效率有抑郁组为15.0%,无抑郁组为32.3%,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突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主要原因是耳鸣,并且抑郁的心理状态会影响疗效,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心理疏导。
- 赵群王英力王洪芹许鹏冯丽春
- 关键词:突发性聋心理健康疗效
- 沧州市特教学校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基因分析
- 2015年
- 目的调查沧州地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耳聋基因突变分子病因学情况。方法对沧州市特教学校241名学生进行聋病病因学问卷调查、纯音听力测试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行耳聋基因检测。结果 241名受试者中有39人检出基因突变,占总人数的16.2%,其中GJB2突变25人,占总人数的10.4%,GJB2235delc纯合突变12人,299del AT纯合突变1人,单杂合突变6人,均为235delc位点突变,复合杂合突变6人;GJB3突变1人,占0.41%;SLC26A4突变14人,占5.8%,3人为IVS7-2A>G纯合突变,10人为ⅣS7-2A>G单杂合突变,1人为复合杂合突变。结论沧州市特教学校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人群存在较高的遗传性耳聋发生率,通过耳聋基因检查,可明确耳聋病因,从而达到防聋及评估耳聋预后等积极效果。
- 王洪芹赵群孔祥军李红霞
- 关键词:耳聋基因
- 37737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对沧州市中心医院近几年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更好的开展该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应用DPOAE对2012~2014年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不包括高危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42天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3月龄进行听力诊断。结果 2012~2014年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共出生新生儿39 933例,完成听力初筛37 737例(94.5%,37 737/39 933),初筛未通过3 926例(10.4%,3 926/37 737),复筛2 363例(60.2%,2 363/3 926),复筛未通过368例(15.6%,368/2 363),转诊进行听力诊断者126例(34.2%,126/368),确诊先天性听力损失71例(1.88‰,71/37 737),其中单侧30例,轻度听力损失17例,中度听力损失8例,极重度听力损失5例;双侧41例,轻度和中度听力损失25例,重度以上听力损失16例。结论沧州市中心医院2012~2014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88‰,复筛率和转诊率均较低。
- 冯丽春赵群董淑玲吴丽霞赵艳丽
-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听力损失
- 上鼻道开放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嗅觉改善中的作用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对有嗅觉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上鼻道开放术在嗅觉改善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有嗅觉减退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例(41例,其中79侧有嗅觉障碍)进行回顾性研究。住院前均在门诊给予保守治疗2个月,症状无明显改善而住院手术。术后2、4、8、12周及6个月进行鼻内镜复查及视觉模拟评分,并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6个月复查嗅觉功能。结果 41例(79侧)嗅觉障碍患者通过6个月的回访,嗅觉恢复正常51侧(64.6%)、好转17侧(21.5%),总有效率为86.1%;无效9侧(11.4%)、加重2侧(2.5%)。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改善甚至恢复有嗅觉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嗅觉的有效手段。上鼻道开放术改善了鼻腔通气引流,使空气更容易接触嗅区,并防止了手术中遗漏病变清除不彻底,对于嗅觉的改善起到重要的作用。
- 王英力赵群吴彦桥
- 关键词:嗅觉障碍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
- 耳后注射甲强龙治疗突聋临床研究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研究耳后注射甲强龙对全聋型突发性聋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至今全聋型突发性聋病例48例,随机分为耳后注射组和非耳后注射组。比较两组治疗后250-4000Hz 5个频率进入香蕉图的频率数及治疗前后五个频段提高幅度(125-250Hz平均值、125-500Hz平均值、500-2000Hz平均值、4000-8000Hz平均值及250-4000Hz平均值)。结果 1.耳后注射组进入香蕉图的频率数为1.5(1.5),非耳后注射组进入香蕉图的频率数为0(0),P=0.00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耳后注射组各频段提高值依次为29.25±5.14d BHL,29.67±4.36d BHL,26.50±3.60d BHL,26.00±7.04d BHL,26.99±3.75d BHL;非耳后注射组各频段提高值依次为14.00±4.66d BHL,14.77±4.38d BHL,16.52±3.77d BHL,12.28±2.93d BHL,15.40±3.63d BHL。耳后注射组和非耳后注射组比较,125-250Hz平均值频段P=0.028<0.05,125-500Hz平均值频段P=0.021<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后注射甲强龙治疗突发性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赵群王英力王洪芹许鹏冯丽春兰娜
- 关键词:突发性聋甲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