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兵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的影响。方法:将60例CA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变化,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治疗后,2组G-17、PGⅠ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G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G-17、PGⅠ水平高于对照组,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胃刺痛、食少纳呆、消瘦、倦怠乏力、胃脘胀满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8,P=1.456)。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AG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提高血清G-17、PGⅠ水平,降低PGⅡ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少。
- 王健刘兵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穴位埋线胃蛋白酶原
- 宋力伟运用竹皮大丸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临证经验
- 2024年
- 总结宋力伟从肾、肝论治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经验。宋主任认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主要病位在肾,涉及心、肝、脾、肺四脏,与肝关系最为密切,病机以肾虚为本,肝失疏泄为标,治疗应以补肾为主,先疏肝解郁治标,继予补肾填精治本,临床上以竹皮大丸为主方加减,辅以情绪疏导、生活调摄,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 刘兵宋力伟
- 关键词: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竹皮大丸
- 穴位埋线辅助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辅助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脾胃虚弱型CAG伴Hp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四联疗法治疗)和观察组(予穴位埋线辅助四联疗法治疗)各56例。治疗结束后,2组均随访5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胃黏膜功能指标[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病理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43%,高于对照组80.36%(P<0.05)。治疗后3个月,2组血清G-17、PGⅠ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上述2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2组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SF-36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5个月,2组病理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病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8.93%,与对照组3.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个月,复发率观察组1.85%,低于对照组15.56%(P<0.05)。结论:穴位埋线辅助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CAG伴Hp感染,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胃黏膜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好。
- 刘兵钱小情李丽乐王健杨艳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型穴位埋线四联疗法
- 重症医学科医师哲学素养与临床决策
- 2015年
- 中国重症医学的发展已经经历了近30年的时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包括医生对于复杂疾病的诊治,在治疗过程中的伦理道德,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于疾病诊治所造成的"双刃剑"效应,以及治疗过程中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医疗纠纷,团队协作等等。因此,为了更好的救治病患,重症医学科医生必须要培养自己的医师哲学素养,以及加强临床决策素质,为更好地治疗患者疾病打好基础。
- 陶勇军刘兵
- 关键词:哲学
- 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G-17、PGⅠ、PGⅡ水平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半夏泻心汤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疗效以及胃泌素17(gastrin 17,G-17)、胃蛋白酶Ⅰ(pepsinogen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Hp阳性CAG患者总共98例进行研究,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49例归纳到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余下49例归纳到观察组(于前组基础上加以半夏泻心汤),比较两组疗效、Hp根除比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和Hp根除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对Hp阳性CAG患者疗效理想,能提高其Hp根除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G-17、PGⅠ、PGⅡ分泌,且安全性较高,值得采用。
- 刘兵钱小情李丽乐王健杨艳
-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幽门螺杆菌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