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生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免疫
  • 4篇组织化学
  • 4篇胃癌
  • 4篇胃腺
  • 4篇胃腺癌
  • 4篇腺癌
  • 4篇免疫组织
  • 4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肝癌
  • 4篇癌组织
  • 3篇组织化学法
  • 3篇胃癌组织
  • 3篇细胞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微小RNA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肝功
  • 2篇肝功能

机构

  • 6篇河南科技大学...
  • 4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李文生
  • 7篇孙君军
  • 3篇郑幼伟
  • 3篇刘伟峰
  • 2篇杨延辉
  • 2篇涂小煌
  • 2篇王新帅
  • 2篇孙宗立
  • 2篇刘伟峰
  • 1篇杨延辉
  • 1篇谷雷
  • 1篇张晓辉
  • 1篇刘益
  • 1篇陈丽媛
  • 1篇张珍
  • 1篇张小博
  • 1篇马鹏飞

传媒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小RNA-182靶向调控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对肝癌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1年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182靶向调控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TEN/PI3K/Akt)信号通路对肝癌干细胞(LC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干细胞分选系统从人肝癌细胞(HepG2)中分选出LCSCs,然后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miR-182模拟物(mimics)组,细胞转染后检测各组miR-182 mRNA表达水平及生物学行为改变,同时检测PTEN/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miR-182 mimics组miR-182 mRNA表达水平(3.623±0.702)高于空白对照组(0.985±0.081)及阴性对照组(0.967±0.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39、27.105,P<0.05),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2,P>0.05);miR-182 mimics组转染后24、48、72 h时的细胞增殖率[(17.67±3.52)%、(35.67±7.74)%、(61.36±10.26)%]及迁移[(47.25±3.83)%]、侵袭能力[(207±28个)]均高于空白对照组[(11.91±1.87)%、(23.12±5.31)%、(40.79±8.71)%;(18.21±1.73)%;(128±17)个]及阴性对照组[(12.03±1.95)%、(23.80±5.45)%、(41.06±9.02)%;(18.37±1.69)%;(126±1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04、13.173、14.065;t=29.116,29.305;t=17.390,17.214,P<0.05),而转染后24、48、72 h时的细胞凋亡率[(6.36±0.82)%、(12.07±1.46)%、(20.24±2.83)%]低于空白对照组[(9.79±1.12)%、(22.18±3.27)%、(38.12±4.85)%]、阴性对照组[(10.04±1.25)%、(21.73±3.09)%、(37.92±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12、12.091、12.762,P<0.05),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各生物学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7、0.294、0.256、0.364、0.302、0.241、0.332,P>0.05);miR-182 mimics组转染后PTEN蛋白表达水平(0.235±0.024)低于空白对照组(0.494±0.053)、阴性对照组(0.487±0.057),而p-Akt、p-PI3K蛋白表达水平(0.871±0.110、0.396±0.042)高
宋俊鑫马鹏飞郑幼伟李文生张小博张晓辉
关键词:微小RNA干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
肿瘤拒绝抗原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肿瘤拒绝抗原1(TRA1)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取胃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样本各126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RA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TRA1在胃腺癌中表达降低,低表达率为65.39%(83/126)。经Wilcoxon检验,TRA1在胃腺癌及配对的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550,P〈0.01)。TRA1在胃腺癌中的的低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TNM分期、远处转移、分化类型、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组织型别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的5年生存期和肿瘤大小明显相关(P〈0.05)。结论TRA1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李文生解燕川谷雷刘益陈丽媛孙宗立
关键词:胃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法
冬凌草甲素通过调控miRNA-125a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通过调控微小核糖核酸125a(RNA-125a)诱导肝癌细胞Hep G2凋亡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冬凌草甲素(10,20,30,40,50,70,100μmol·L-1)处理Hep G2肝癌细胞24 h,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用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形态改变;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 PCR)检测miRNA-125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结果冬凌草甲素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 G2细胞的增殖(P<0.05),Hep G2细胞核形态明显改变;Hep G2细胞经冬凌草甲素作用24h后,miRNA-125a表达上调,而VEGF mRNA表达下调(P<0.05);而高剂量冬凌草促进miRNA-125a表达以及抑制VEGF表达的作用最显著(P<0.01)。结论冬凌草甲素可通过上调miRNA-125a,使VEGF表达减少,而诱导肝癌细胞Hep G2凋亡。
刘伟峰王新帅孙君军杨延辉李文生宋俊鑫
关键词:冬凌草甲素肝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核增殖抗原蛋白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蛋白在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胃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17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Ki-67在胃腺癌中表达增高,高表达率为64.10%(109/170),高于癌旁组织的35.90%(61/170)。经Wileoxon检验,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522,P=0.000)。胃腺癌组织中Ki-67的高表达与患者的年龄(P=0.595)、性别(P=0.824)、分化类型(P=0.542)、TNM分期(P=0.073)、远处转移(P=0.530)、浸润深度(P=0.150)、肿瘤大小(P=0.143)及组织类型(P=0.854)无明显相关,但与患者的5年生存期(P=0.000)和淋巴结转移(P=0.006)明显相关。结论Ki-67的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
李文生孙君军刘伟峰宋俊鑫郑幼伟
关键词:胃腺癌细胞核增殖抗原免疫组织化学
复方甘草酸苷对转移性肝癌肝功能异常的疗效
2015年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肝转移性肿瘤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化疗支持作用。方法 46例经病理确诊伴肝脏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原发肿瘤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两周期后评价化疗近期疗效,并观察肝酶学指标。结果整组患者近期有效率为54.3%,观察组患者血清ALT、AST、γ-GT及TB经联合治疗后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对伴肝转移患者化疗起到较好的肝功能防治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伟峰王新帅孙君军杨延辉李文生宋俊鑫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肝转移肿瘤肝功能
结肠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结肠癌组织40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GFR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EGF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并行Log-rank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EGFR在结肠癌中表达增高,高表达率为52.50%(210/400),结肠癌中EGFR的高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分化类型无明显相关(χ^2=2.673、1.095、0.047、0.730、0.058,P均>0.05),但与患者的TNM分期、5年生存期、浸润深度、淋巴管癌栓和神经或血管或脉管侵犯明显相关(χ^2=57.165、9.265、4.375、31.191、10.176,P均<0.05).结论 EGFR的高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明显相关.
李文生郑幼伟孙君军解燕川涂小煌
关键词:结肠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
胃癌及癌旁组织中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附170例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谷氨酰胺合成酶在胃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阐明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集170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样本,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配对的癌旁组织相比,谷氨酰胺合成酶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422,P<0.01)。谷氨酰胺合成酶的低表达与患者的5年生存期、分化类型、年龄、远处转移、肿瘤大小、组织型别、性别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与TNM分期和浸润深度明显相关(P<0.05)。结论谷氨酰胺合成酶的低表达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李文生解燕川孙君军刘伟峰宋俊鑫郑幼伟
关键词:谷氨酰胺合成酶免疫组化法胃腺癌
腹腔镜肝门解剖性手术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门解剖性手术治疗肝细胞性肝癌(HCC)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36例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行开腹肝癌切除术,试验组行腹腔镜肝门解剖性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指标、肝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恶性生物学指标。结果:试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23、15.862、9.370、9.006、8.313、10.824、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0、0.856,P>0.05)。试验组术后7 d的AST、ALT、TBIL、D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7 d的CD3^(+)、CD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7 d的血清FAP-1、PTEN、Ki67、HI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门解剖性手术可有效切除HCC患者的病灶,降低恶性生物学指标的表达,具有微创效应,能减轻对机体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宋俊鑫张珍李文生郑幼伟
关键词:肝细胞性肝癌腹腔镜肝功能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的垂体腺苷酸环化酶(PACA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126例胃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样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其表达,比较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ACAP在胃腺癌中表达降低,低表达率为50.79%(64/126),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3,P<0.05).胃癌组织中PACAP的低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浸润深度、远处转移、肿瘤大小及组织型别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5年生存期和分化类型明显相关(P<0.05).结论 PACAP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李文生刘伟峰宋俊鑫杨延辉孙君军
关键词:胃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法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2020年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结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1年3月至2014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普通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400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以NLR中位数2.96为临界值分为高NLR组(NLR>2.96)和低NLR组(NLR≤2.96),应用 χ2检验对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生存率及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与患者的5年生存期和癌胚抗原(CEA)水平明显相关( χ2=5.108、18.849, P均<0.05)。高NLR组和低NLR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0.00%、7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589, 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结肠癌患者的预后与NLR水平、分化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χ2=8.589、6.739、29.505、66.896, 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LR水平[风险比( HR)=1.753, P<0.01]、浸润深度( HR=0.333, P<0.01)、淋巴结转移( HR=0.263, P<0.01)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术前NLR对结肠癌预后的预测有临床价值。
解燕川郑幼伟孙宗立李文生孙君军涂小煌
关键词:结肠癌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