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芝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 碱解聚对玉米秸秆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氢氧化钠为解聚剂,研究了碱解聚前后玉米秸秆组份、表面形态、化学官能团和纤维结晶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秸秆中木质素的主要组成单体是H-木质素,解聚液中的酚类物质有4-羟基苯甲醛、香草醛、紫丁香醛、对香豆酸和阿魏酸。玉米秸秆经碱解聚,表面形态变得疏松而多孔,红外光谱下木质素的特征吸收峰消失,85%的木质素和52%的半纤维素被脱除,而纤维素的相对含量增加,结晶度增大。说明碱解聚有利于后续酶解和(或)其它生化方法的实施,以实现秸秆纤维的高值转化。
- 王凤芝马玉龙
- 关键词:玉米秸秆解聚木质素酚类物质
- 酸解聚玉米秸秆的产物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为了探明酸解聚农作物秸秆的产物及其形成机制,本试验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硫酸为解聚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解聚产物,探讨了不同硫酸浓度、解聚温度对玉米秸秆高分子结构解聚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解聚液中的主要糖类有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副产物有乙酸、糠醛、5-羟甲基糠醛、阿魏酸和对香豆酸。当解聚温度高于120℃,5%硫酸解聚4 h时有纤维二糖、乙酰丙酸和甲酸生成。7%硫酸80℃解聚4 h时,有纤维二糖产生,说明硫酸浓度和解聚温度对玉米秸秆的解聚产物及其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分析并提出了硫酸解聚秸秆机制及副产物的形成途径。
- 王凤芝常璇马玉龙孙永刚吴倩倩
- 关键词:玉米秸秆硫酸解聚副产物
- 响应面法优化碱解聚玉米秸秆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氢氧化钠为解聚剂,通过单因素试验、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分析,优化碱解聚玉米秸秆的条件。结果表明:碱解聚玉米秸秆的适宜条件为Na OH质量浓度2%,温度80℃,时间4 h。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酶解试验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发现影响碱解聚玉米秸秆酶解葡萄糖产量的大小顺序依次为碱浓度>时间>温度。用响应面法优化的碱解聚玉米秸秆的条件为Na OH质量浓度2.24%、温度81℃、时间4.30 h,并对此解聚条件进行了试验验证,发现葡萄糖的预测产量与试验值有较高的吻合度,说明此条件是碱解聚玉米秸秆的适宜条件。
- 马玉龙王凤芝常璇
- 关键词:玉米秸秆响应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