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燕燕
- 作品数:7 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剖宫产术并发血肿14例诊治体会
- 2023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并发血肿的高危因素及诊治策略。方法云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近10年14例剖宫产术并发血肿的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诊治体会。结果10年中发现的剖宫产术并发血肿的发生率为0.02%(14/69515),6例子宫切口血肿,2例筋膜下血肿,6例阔韧带、后腹膜血肿。4例术中发现,10例术后发现,其中5例行再次剖腹探查,5例保守治疗,患者经过再次手术、输血、子宫动脉栓塞、大黄芒硝外敷等治疗,皆于30天内出院。结论诊治剖宫产并发血肿的重点是剖宫产术前要充分评估高危因素,术中要充分止血、及时发现,术后要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 王赛凤俞舒舒苏晓涵侯燕燕王彦林
- 关键词:剖宫产术血肿高危因素诊治方案
- 子宫动脉血流值在子痫前期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值在子痫前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1 630例孕妇,分别于孕11-14周及孕22-24周时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其双侧子宫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血流频谱中的舒张早期切迹等4项指标,并随访至产后,按照妊娠结局分为发生子痫前期和对照组。先分别以S/D、PI和RI作为检验变量作ROC曲线,通过统计学检验比较预测结果,取约登指数最大者作为各单项指标的预测界值,再以各单项指标的预测界值作为评分标准建立综合评分,并采用此方法进行子痫前期的预测研究,确定其预测分值并评价其预测效果。结果1 630例孕妇中1 482例未发生子痫前期,52例发生子痫前期,另外96例为妊娠期高血压,孕22-24周时其S/D、PI及RI的预测界值分别为2.355 0、0.877 5及0.580 0。分别将S/D值、PI值和RI值这3项单项指标作为子痫前期的预测方法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以综合评分指数3分作为预测界值预测子痫前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其预测特异性为97.33%。且此评分方法预测结果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出生孕周均呈负相关。结论运用子宫动脉血流指标用于预测子痫前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顾玮周雷平林婧侯燕燕蔡彦卿施立晔
- 关键词:子痫前期多普勒超声检查
-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预测子前期发病中的价值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病中的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建卡产检并分娩的孕产妇资料共计13 285例,所有孕妇均定期产检,随访至产后3个月并收集相关资料。其中有10 623例为无妊娠合并症的正常孕产妇,作为正常对照组;有577例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组。291例为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子痫前期组对象,其中214例为轻度子痫前期,77例为重度子痫前期。所有研究对象在孕32周~34周间进行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分析D-二聚体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经T检验表明,子痫前期组的D-二聚体水平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而妊娠期高血压组高于对照组(P〈0.01)。但在轻、重度子痫前期组间D-二聚体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8)。通过Pearson双变量相关法研究D-二聚体水平与各妊娠结局间的关系,结果表明D-二聚体水平越高,产后出血量越大,早产和难产率也越高,而新生儿Apgar评分和出生体质量均越低。应用Logistics回归方程证实了孕晚期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可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病。并应用ROC曲线计算得出D-二聚体的预测界值为0.995 mg/L时,其预测敏感度为95.8%,相对危险度为7.35。结论D-二聚体可作为预测子痫前期发病的实验室指标,且其与各种不良妊娠结局均有相关性,D-二聚体预测子痫前期发病的界值为0.995 mg/L,其预测敏感度为95.8%,相对危险度为7.35。
- 周晔顾玮林婧侯燕燕
- 关键词:子痫前期D-二聚体
- 孕早期血脂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脂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建卡分娩的子痫前期孕妇272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分娩的健康妊娠孕妇3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孕妇孕(11+3)周~(13+6)周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 ApoA)、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 ApoB)及脂蛋白a(lipoprotein a, LPa),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 AI), TC/HDL,TG/HDL, LDL/HDL及ApoB/ApoA并进行比较.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进行检测指标预测子痫前期评价.[结果]子痫前期组TG, LDL, ApoB, AI, TC/HDL, TG/HDL, LDL/HDL及ApoB/ApoA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 <0.05). 2组TC, LPa, HDL及ApoA无统计学差异(P> 0.05). ROC曲线确定TG/HDL对子痫前期有预测价值(P <0.05),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43,最佳临界值为1.49,灵敏度为67.7%,特异度为91.7%.[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孕早期存在高血脂异常代谢, TG/HDL对子痫前期发生有预测价值.
- 林楠顾玮华人意侯燕燕
- 关键词:血脂子痫前期孕早期
-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患者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elective salpingography, SSG)及再通术后影响再妊娠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行SSG的输卵管阻塞患者7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患者术后再妊娠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经SSG术后患者输卵管完全再通率为82.7%,术后1年妊娠率为46.7%。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不孕类型[OR=3.02,95%置信区间(CI)1.32~3.78,P<0.05]、不孕时长<3年(OR=5.11,95%CI 1.61~7.35,P<0.05)以及年龄<35岁(OR=3.43,95%CI 1.87~6.64,P<0.05)与患者再妊娠密切相关。结论:SSG及输卵管再通术后妊娠与患者不孕类型、不孕时长及年龄有关,继发性不孕、不孕时长<3年、年龄<35岁的患者再妊娠率更高。
- 侯燕燕刘璟蓝
- 关键词:输卵管阻塞不孕再妊娠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孕早期血脂代谢研究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脂代谢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检分娩的51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研究组,同期分娩的60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孕妇孕早期血清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 (ApoA)、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LPa),并计算比较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TC/HDL、TG/HDL、LDL/HDL及ApoB/ApoA等各血脂比值.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各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风险预测的价值.结果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前BMI、产次、分娩方式、终止妊娠周数、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ApoA及LPa外,两组孕妇孕早期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孕妇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血脂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显示TG/HDL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0.001),曲线下面积为0.741,95% CI为0.712 ~0.77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孕早期存在高血脂异常代谢,TG/HDL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林楠顾玮侯燕燕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早期血脂
- 妊娠早中期孕妇血清中β-hCG、PAPP-A、AFP及uE3水平检测在联合预测子痫前期中的价值被引量:7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孕早中期孕妇血清中β-hCG、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甲胎蛋白(AFP)及游离雌三醇(uE3)水平检测在联合预测子痫前期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科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1805例孕妇,根据随访结果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子痫前期组(包括轻度及重度子痫前期)。孕10~14周时检测孕妇血清中PAPP-A、β-hCG的水平;孕15~20周时检测其血清中AFP、β-hCG及uE3的水平。对血清指标与部分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及约登指数评判各血清指标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并确定相应的预测界值。结果(1)1805例孕妇中未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739例(正常对照组),发生子痫前期66例(子痫前期组),子痫前期发生率为3.66%(66/1805),其中轻度子痫前期43例、重度子痫前期23例。(2)孕10~14周时正常对照组孕妇血清PAPP-A水平平均为(3972±2311)mU/L,子痫前期组孕妇平均为(2837±1849)m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孕妇血清β-hCG水平为55(37~83)U/L,子痫前期组孕妇平均为(57±35)U/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轻度孕妇血清PAPP-A、β-hCG及AFP水平分别为(3249±1877)mU/L、(61±38)U/L及(35±11)μg/L,重度孕妇分别为(1758±1297)mU/L、(47±23) U/L及(47±22)μg/L,两者PAPP-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孕15~20周时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β-hCG、AFP及uE3水平分别为(47909±31396)U/L、(38±15)μg/L及(0.98±0.31)μg/L,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9267±25054)U/L、(47±18)μg/L及(1.17±0.39)μg/L,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中AFP及uE3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顾玮林婧侯燕燕
- 关键词: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甲胎蛋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