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宇
-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烫伤一号纱条消毒开封使用后有效期监测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确定院内制剂烫伤一号纱条消毒使用时储存环境和有效期。方法主要通过对消毒后的烫伤一号纱条分别在室温和冰箱冷藏温度储存,每天开盖夹取20次条件下,定期进行微生物培养监测,判断其污染情况及其物理、化学变化。结果烫伤一号纱条消毒前、后进行微生物培养均未生长,但室温下储存的烫伤一号纱条在4周时以及冰箱冷藏室储存下的烫伤一号纱条在24周时出现了药物香味的减退,并陆续产生异味甚至哈喇味,而且纱条颜色变浅黄。结论烫伤一号纱条制作消毒使用后,在室温下储存,有效期4周(1个月);在冰箱冷藏下储存,有效期24周(半年)。
- 刘丽娟董雪梅高翔李奕沈红梅李振宇
- 关键词:消毒后微生物培养有效期
- 一期根治术配合中药化腐生肌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94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一期根治术配合中药化腐生肌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94例。结果94例患者全部一期治愈,其中2例出现肛门渗液,其他病例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全部病例术后随访0.5~5年,无患者复发和形成肛瘘。术后配合中药化腐清创换药,对促进局部伤口愈合有明显的积极的影响。结论一期根治术配合中药化腐生肌治疗可使患者避免二次手术,并能减轻患者再手术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合理有效的、值得推广的方法。
- 张羽温小一陈雄李振宇李宇栋
- 关键词: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期根治术化腐生肌中药
-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大便失禁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大便失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18例大便失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电刺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总评分、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最长收缩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7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体征评分、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最长收缩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常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均能改善患者的肛管直肠测压(包括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以帮助患者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总评分(3.82±3.74)、肛管静息压(11.8±2.6)及最大收缩压(13.1±2.3)和最长收缩时间(17.8±3.4)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于大便失禁患者的治疗较单纯电刺激治疗能够在短期内获得确切且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大便失禁的症状,提高其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水平。
- 李振宇刘建乔芦煜张书信
- 关键词:大便失禁生物反馈电刺激直肠功能排便功能
- 却毒汤熏洗对湿热下注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8
- 2020年
- 目的观察却毒汤熏洗对湿热下注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湿热下注证混合痔行外剥内扎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1例。2组术后均给予注射用头孢美唑钠1.0 g静脉滴注,2次/d,治疗2 d。对照组术后第1次排便后使用高锰酸钾熏洗,观察组使用却毒汤熏洗(瓦松15 g,马齿苋15 g,甘草15 g,五倍子10 g,川椒10 g,防风10 g,苍术15 g,枳壳12 g,侧柏叶12 g,芒硝30 g,葱白9 g)。2组均2次/d,治疗7 d。于术后1,7 d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渗出液评分、肛缘水肿评分、临床症状评分;于术后1,4 d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为84.3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与术后1 d比较,2组VAS评分、肛缘水肿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7 d肛缘水肿评分,渗出液评分,临床症状评分,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P<0.05)。结论却毒汤熏洗可明显改善湿热下注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疼痛,减少渗出和水肿,其可能机制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有关。
- 李振宇吴承东刘建乔李宇栋周仲伍
- 关键词:混合痔中药熏洗湿热下注
- 浅谈互联网平台对中医临床教学的影响
-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和不断深入,各种类型的互联网平台正在不断改变获取知识的方式,中医临床教学工作也受到信息获取便捷化、碎片化和信息更新同步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一些教学场景的分析和思考,结合以往的一些教学研究结果,概述了互...
- 李振宇
-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医临床教学互联网平台
- 微格教学法在中医外科结扎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微格教学法在中医外科结扎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参加本科实习医师80人,采取抽签的方法平均分配到微格教学法组和传统教学法组,每组40人。微格教学法组采用微课教学,同时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学生自己纠错,带教老师进行指导并点评总结。传统教学法组带教老师采用讲授和演示教学法,后由学生自行练习打结操作。2组实习医师均每日练习30 min,共学习7d。学习前后比较2组实习医师1 min打结数量,学习后使用打结模拟器进行深部打结评分;各组带教医师带领实习医师上台进行真实手术操作,记录内痔结扎成功率;对所有实习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评分。结果学习前2组实习医师1 min打结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学习前比较,2组实习医师1 min打结数均明显增多(P<0.05),且学习后微格教学法组实习医师1 min打结数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组(P<0.05)。学习后2组实习医师学习后深部打结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格教学法组内痔结扎成功率为90%,传统教学法组为8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格教学法组学习后调查问卷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格教学法在中医外科结扎法教学中,能够提升学员单位时间打结数量,但对打结质量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总体反馈情况优于传统教学法。
- 李振宇刘建乔周仲伍芦煜李宇栋吴承东
- 关键词:微格教学法中医外科结扎法技能教学
- 铍针考究被引量:9
- 2016年
- 通过阅读中医相关古籍和文献,回顾铍针的形态与功用,对铍针的发展和变化进行探析,结合古人对铍针命名的依据,阐释铍针与中医外科及手术治疗的关系。发现铍针虽然一直被叫做针,却发挥着与现代手术刀一样的作用,希望能够使更多的医者和患者认识到,中医外科有史以来重视外治法中手术治疗的理念,并且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在传承中发展和创新中医外治法。
- 李振宇
- 关键词:铍针中医外科手术
- 止痛如神汤口服联合低渣饮食对重度混合痔患者外剥内扎术后患者排便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观察中药止痛如神汤方联合低渣饮食对混合痔患者外剥内扎术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就诊并治疗的重度混合痔患者9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48例)和中药+营养组(47例)。常规组在外剥内扎术后使患者正常进流质食物;中药+低渣饮食组患者给予止痛如神汤口服,每日1剂,同时给予低渣饮食营养粉(雅培安素粉)代替饮食,每日摄入量按照为400 g/70 kg标准,分早、中、晚、睡前4次服用,第3天后正常进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愈合时间、3日内排便次数、肛门狭窄情况,于术后3天和7天进行出血、疼痛、水肿评分;检测术前及术后1、3天血清CRP、IL-6水平。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3日内平均排便次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出现1例肛门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天和术后7天出血、疼痛、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与本组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天CRP、IL-6水平均升高(P<0.05);与本组术后1天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RP、IL-6水平均降低,并且中药+营养组血清CRP、IL-6水平较常规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天血清CRP、IL-6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止痛如神汤联合低渣饮食可明显改善重度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术后出血、疼痛和水肿,缩短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减少排便次数,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局部刺激,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有关。
- 李振宇刘建乔芦煜张书信
- 关键词: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止痛如神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