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卫华

作品数:28 被引量:221H指数:8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土壤
  • 3篇整治
  • 3篇沙地
  • 3篇水稳性
  • 3篇水稳性团聚体
  • 3篇土壤侵蚀
  • 3篇土壤水
  • 3篇团聚体
  • 3篇砒砂岩
  • 3篇毛乌素沙地
  • 3篇空心村
  • 3篇空心村整治
  • 2篇养分
  • 2篇有机碳
  • 2篇植物
  • 2篇生态
  • 2篇水分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整理
  • 2篇土壤水分

机构

  • 19篇国土资源部
  • 11篇陕西省土地工...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河北沽源草地...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北京草业与环...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陕西地建土地...

作者

  • 27篇张卫华
  • 16篇韩霁昌
  • 8篇雷娜
  • 7篇董起广
  • 6篇王欢元
  • 6篇李娟
  • 5篇张扬
  • 4篇孙增慧
  • 3篇高红贝
  • 3篇马增辉
  • 3篇王堃
  • 3篇刘哲
  • 3篇余正洪
  • 2篇张露
  • 2篇陈超
  • 2篇刘洪来
  • 2篇李娜
  • 2篇马琳
  • 1篇杨瑾
  • 1篇黄顶

传媒

  • 4篇西部大开发(...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中国蔬菜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陕西林业科技
  • 1篇草地学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人民珠江
  • 1篇中国土地
  • 1篇节水灌溉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年份

  • 7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源新碳对红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4
2017年
以中国科学院长期定位试验站的红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利用δ^(13)C示踪方法,将稳定同位素碳(δ13C)标记的水稻秸秆添加入红壤,研究水稻秸秆添加对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探索水稻秸秆腐解过程中有机碳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的动态变化以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未添加水稻秸秆的红壤(对照组),微团聚体(<250μm)占主体,>2000μ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少.与对照相比,添加水稻秸秆后(试验组)促进了>2000μ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的团聚.不同培养时期,>2000μm水稳性团聚体增加了108.3%~270.3%,促使大团聚体占主体,显著提高了红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R0.25值,降低了分形维数(D)值,土壤结构明显得到改善.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也显著得到提高,>2000μ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比对照组增加了14.7%~41.5%.土壤有机碳在>53μm粒级团聚体中分布随着粒级的增大而增大,即>2000μm>2000~250μm>250~53μm.不同粒级团聚体δ13C值动态变化显著,有机碳的周转速率增大.外源新碳前期主要分配在>2000μm、250~53μm粒级团聚体中,并促进了原有机碳的分解,后期主要分配在微团聚体中.红壤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稳定性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
刘哲韩霁昌孙增慧余正洪张卫华高红贝
关键词:Δ^13C水稳性团聚体红壤
土地整理中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以榆林市榆阳戈尔巴乔夫孟家弯项目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对于沙区生态系统格局的形成和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合理、成熟、可操作的森林生态服务评估体系和方法 (LY/T 1721-2008),对孟家湾项目区农田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核算。结果表明:2012年孟家湾项目区农田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2 722 489.59元,其中农田防护林防护的价值1 007 170.47元,保育土壤的价值1 341 437.45元,固碳释氧的价值3 800元,净化空气的价值2 281.67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367 800元。因此,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巨大,该结果有利于加强人们对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的认识,可为生态系统管理、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提供理论依据。
雷娜雷娜张卫华韩霁昌张卫华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毛乌素沙地
蓄排水条件下盐碱地土壤盐分运移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为检验蓄水和排水处理下盐碱地土壤盐分的变化情况及盐分运移规律,于2009年在陕西富平设置试验模型,分析在两种处理下0—160cm土层土壤中盐分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蓄水处理下0—160cm土层的平均土壤湿度较排水处理高,能有效提高土壤中含水量,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分析了土壤中可溶性固形物(TDS)、阴离子(Cl-,HCO3-,SO42-)、阳离子(Ca2+,Na+,K+)含量的剖面分布及土壤pH值变化,并且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土壤盐分与各离子间关系,得出蓄水处理有效降低土壤表层的盐分,加速土壤耕作层脱盐,土壤质量明显改善,即蓄水处理下盐碱地治理效果显著。
李娟韩霁昌张扬李晓明张卫华董起广雷娜
关键词:盐碱地土壤盐分盐分离子
陕西汉中土壤养分评价被引量:6
2015年
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在土壤质量等级标准的基础上,选取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4个指标,建立了物元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土地整治项目的新增耕地土壤养分质量评价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表明,汉中市土地整治项目区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土壤养分等级为Ⅰ级和Ⅱ级的共占到样品的75%,且影响土壤养分质量的主要因子为有机质和全氮。研究结果将为汉中市新增耕地土壤养分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基础。
董起广韩霁昌张卫华李娟雷娜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物元模型土壤养分评价
北方农牧交错带草木犀属外来植物沿公路分布和扩展的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公路的建设给原有的生态系统带来人为于扰和影响,公路建筑材料的运输给外来植物的引入带来风险,公路修建以及环境因子则影响外来物种的建植和扩繁。选择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的柏油公路,对草木犀属(Melilotus)外来植物沿公路的入侵状况进行样带调查,以探讨外来植物沿公路分布和扩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公路两侧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草木犀属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路旁有农田的地段中,草木犀属植物的分布密度要显著大于有草地的地段(P<0.05)。距离则是影响草木犀属植物分布密度的重要因素,随着从路基到路旁生境距离的增加,草木犀属的分布密度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此外,公路的走向也影响草木犀属植物的分布,草木犀属在下风向的分布密度显著大于上风向的分布密度(P<0.05);公路两旁高大树木的遮阴同样影响草木犀属植物沿公路的分布,遮阴环境影响草木犀属一年生植物的密度(P<0.05),但对于二年生植株没有显著影响。
陈超黄顶王堃张卫华孙增慧陈龙
关键词:北方农牧交错带外来植物土地利用方式
植被冠层对降雨空间分布特征及土壤侵蚀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植被冠层对降雨的截留,改变了降雨在地表的分布,从而影响地表土壤侵蚀。因此植被冠层的水文作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本研究对降雨在玉米行内不同位置的分布进行了测定,玉米行距60cm,在玉米行内布置5个观测位点,分别距玉米种植行0~12cm(A)、12~24cm(B)、24~36cm(C)、36~48cm(D)和48~60cm(E)。本研究穿透雨测定均在玉米生育期内进行,玉米株高为50~250cm,叶面积指数为0.4~4.0。结果表明行内不同位点的穿透雨存在空间异质性,2013年与2014年穿透雨测定日期内(每年各测定了7次),行内不同位点穿透雨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15.9%~45.4%和8.9%~42.2%,且在两行玉米中间的位置(24~36cm位置)穿透雨量较大。冠层下各位点穿透雨量与降雨量正相关,与叶面积指数、株高负相关(P<0.05)。随着作物生长,穿透雨在冠层下空间分布由均匀逐渐趋向于不均匀,具有趋向于向行中(24~36cm位置)汇集的趋势。该研究揭示了玉米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特征,为农田水分有效利用和坡耕地土壤侵蚀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孙增慧张卫华
关键词:玉米冠层降雨
延安市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利用GIS技术对延安市2009年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空间叠加计算,探讨延安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延安市土地利用主要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占总面积的97.40%;土壤侵蚀程度以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39.28%和23.3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侵蚀程度最大的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侵蚀强度综合指数为6.14,侵蚀程度最小的为有林地,侵蚀强度综合指数为1.83。针对延安市土壤侵蚀状况,应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植被覆盖状况,有效防止和治理水土流失。
董起广韩霁昌张卫华李娜雷娜
关键词:土壤侵蚀GIS技术土地利用
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开采方案设计研究——以泾慧渠灌区试验区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首先根据泾惠渠灌区试验区近60a的气象、土壤资料,利用CROPWAT模型计算区域冬小麦、玉米、棉花的灌溉需水量。根据研究区需水、供水之间的关系以及渠井适宜比理论提出3种地下水开采方案。在试验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了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并从地下水合理埋深、丰枯季地下水量构成等角度,对不同开采方案下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对未来年地下水位的预测可知,3种开采方案下的地下水埋深都在合理的埋深范围内;对比分析发现第2种方案的地下水开采所引起的降深适中,开采量有可靠的补给保证,并在丰枯两季形成动态调整,为最优方案。该研究为今后试验区地下水的合理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董起广韩霁昌张卫华李娜李娟雷娜
关键词:井渠结合灌区MODFLOW
砒砂岩对毛乌素沙地风成沙的改良应用研究被引量:35
2015年
文中探究了砒砂岩粉末与风成沙混合后所形成复配土的理化特性、土地生产力以及对毛乌素沙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砒砂岩:风成沙的比例在1:2-1:5时,相对于风成沙,复配土的结构、质地、毛管孔隙度和饱和导水率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复配土具有安全、无害的特性,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仅为0.314。复配土同时具有较高的生产力,玉米和马铃薯小区试验的最高产量分别可以达到8.75和35.24t·hm-2。在休闲期,复配土形成的表层土壤结皮、冻盖层等使其具有显著的固沙效果。砒砂岩在毛乌素沙地土地整理工程中的应用对沙化土地的综合整治和砒砂岩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张卫华韩霁昌王欢元杜宜春童伟
关键词:土壤砒砂岩土地整理毛乌素沙地
毛乌素沙地砒砂岩固沙机理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为探索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混合后的固沙机理,采用实验、模拟与野外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砒砂岩与沙混合后的质地、持水保水性、土壤结皮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砒砂岩与沙粒度分布范围分别为0.317~709.0μm和0.564~2 000.0μm,二者混合可扩大沙的粒径组成,有效改善了沙土的质地,提高地表粗糙度;(2)从含水量下降随时间变化来看,沙的含水量快速降低,54h内可从15.90%降低到3.26%,而砒砂岩、砒砂岩与沙的混合物含水量分别为21.39%和15.87%,水分下降速率慢,且砒砂岩的毛管孔隙度高于沙,混合后提高了沙的孔隙度,降低了饱和导水率,提高了沙的保水性能;(3)在水的作用下,砒砂岩与沙混合后能够快速形成表层物理结皮,而无水状态下则极难形成。不同比例的混合方式对结皮形成的厚度有显著的影响,沙地结皮的形成有效防止了沙丘流动和扬沙的发生,达到了固沙的效果。
程杰韩霁昌王欢元张扬张卫华陈科皓
关键词:砒砂岩土壤结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