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帆
-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利用植物源活性物质拮抗多药耐药志贺氏菌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植物源活性物质拮抗多药耐药志贺氏菌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微生物拮抗剂是用乙酸乙酯从有柄石韦(Pyrrosia?lingua)中提取的。首先对有柄石韦叶片进行预处理,称取10kg处理后的石韦叶片,置于玻...
- 赵建宋丽菊曹玫齐盼盼杨小帆安平王敏
- 文献传递
- 论助教机制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作用被引量:3
- 2015年
- 四川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学院重要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该课程覆盖了全学院本科生,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并与其他专业必修课程相衔接。主讲老师由于精力和教学时间有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实验条件优化、实验内容创新、网络课程中心利用等不足,有可能出现不能够完全做到考核公平公正的现象。因此,四川大学实行研究生助教制度,利用博士、硕士研究生进行辅助教学,维护课程中心网站,担任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桥梁,完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同时,研究生助教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能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能锻炼自身的组织教学能力。
- 杨小帆王敏郭明睿王经洋李姝张杰汪红赵建
-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研究生助教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 松针提取物抑制病原菌作用研究及成分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研究松针不同提取物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并初步分析其活性成分。方法松针经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得到不同溶剂浸提液;采用牛津杯扩散法检测各浸提液的抗菌活性,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使用GC-MS检测松针乙酸乙酯提取物的组成成分。结果松针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9种供试病原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对松针乙酸乙酯提取液的分析表明,醇类、烃类物质为其主要组成成分。结论松针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液均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有较大开发潜力。
- 王经洋李姝杨小帆李浩于正洋王敏赵建
- 关键词:松针提取物抑菌活性活性成分
- Pyrrosia petiolosa内生细菌筛选及其抑菌活性物质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为探究Pyrrosia petiolosa内生细菌的抑菌活性,采用植物组织分离和微生物传统培养法从其根、茎、叶共分离检测到内生细菌14株。通过滤纸片抑菌法筛选两株有显著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G7、Y12,并借助GC-MS技术对这两株内生细菌进行抑菌活性成分检测与分析。研究表明:两株内生细菌经16S r DNA测序比对分别鉴定为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 C3-41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FZB42。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菌株G7、Y12分别在16 h和12 h后进入稳定期。GC-MS检测鉴定到两株内生细菌发酵上清抑菌活性物质主要是有机酸类和2,5-二酮哌嗪衍生物。该研究可为挖掘P.petiolosa内生细菌药物活性、筛选抗菌药物新来源提供参考。
- 杨小帆宋丽菊齐盼盼吴道艳闵霞李彩云彭静珊赵建
- 关键词:内生细菌抑菌活性代谢产物
- 论“病毒学”网络课程中心建设的作用及共享被引量:1
- 2016年
- 四川大学"病毒学"课程是本科生物学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网络课程中心通过贯彻科学的教学理念来设计课程网站,使该课程的课堂讲授、学习与课堂外交流、反馈与资料共享等得以系统化和完整化。"病毒学"网络课程中心建设后,教学资料充足并容易修订,专业信息和教学资源可以共享,专题讨论、论坛模块等便于师生互动交流,在线系统方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效果进行整体性评估。
- 赵建杨小帆王敏李姝于佳杜木峰龙敏王经洋
- 关键词:病毒学课程中心网络资源共享
- 研究生助教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23
- 2015年
- 微生物实验课是综合性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面向各个专业的重要基础实验课程,在有限课时数和师资力量条件下,如何在开放的教学模式中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成为一个难题。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表明,研究生承担本科微生物实验课程的助教工作,作为本科生与教师之间的桥梁,不但可以缓解教学压力,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提升了研究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研究生助教工作及相关教学改革中所存在的不足还有待进一步思考与改善。
- 李姝王经洋王敏杨小帆龙敏张杰汪红赵建
- 关键词:研究生助教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 微生物实验教学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与探索被引量:10
- 2015年
-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实验课程,针对传统微生物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对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并设立助教岗位、全面开放实验室、建设实验网络课程中心、增设科研性及综合性大实验,以期能够达到调动学生微生物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课堂学习向科研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过渡的预期目标。
- 李姝杨小帆王敏王经洋李浩于正洋赵建
-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