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莉 作品数:22 被引量:94 H指数:6 供职机构: 乐山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下腔静脉直径及其变化率对低血容量患者的容量复苏意义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直径及其变化率对低血容量患者的容量复苏意义。方法选取乐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30例低血容量患者进行液体复苏,以中心静脉压(CVP)导向的容量负荷试验为复苏标准,复苏的同时应用床旁超声对下腔静脉进行连续监测。分别记录复苏后的CVP、下腔静脉直径(IVCD)值,并计算出中心静脉压变化值(△CVP)和下腔静脉直径变化率(△IVCD);分别进行CVP与IVCD和△IVCD、△CVP与△IVCD的相关性分析,并计算CVP与IVCD和△IVCD的回归方程、△CVP与△IVCD的回归方程。结果容量复苏患者的CVP和IVCD值随复苏液体量的增加而增大,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89和0.982,均P<0.05)。CVP与IVCD和△IVCD均服从正态分布(P值分别为0.62和0.65);△CVP与△IVCD服从正态分布(P=0.68)。CVP与IVCD在统计学上相关(r=0.975,P<0.05),回归方程CVP=5.17×IVCD-1.46;CVP与△IVCD在统计学上相关(r=0.816,P<0.05),回归方程CVP=0.09×△IVCD+2.57;△CVP与△IVCD在统计学上相关(r=0.934,P<0.05),回归方程△CVP=0.096×△IVCD-0.085。结论连续的床旁超声监测下腔静脉所测出的IVCD可以间接地评估患者的血容量状态,而△IVCD可能是一种新的指导低血容量患者液体复苏的指标。 邬艺渊 赵飞 徐雅蓉 陈晓莉关键词:低血容量 下腔静脉 直径 中心静脉压 个性化方案治疗恶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恶性青光眼的个性化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6-01/2018-10在我院眼科中心接受治疗的恶性青光眼患者19例19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结果:选取的患者中7眼经药物治疗后眼压下降、前房恢复,3眼行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后囊膜切开+玻璃体前界膜切开,5眼行白内障超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前部玻璃体切除+后囊膜切开术,2眼行前部玻璃体切除+后囊膜切开,1眼行玻璃切除术,1眼在术中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予以玻璃腔水囊穿刺抽液后完成小梁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术后患眼均眼压下降,前房恢复,部分患者视力提高。眼压由治疗前31.25±5.19mmHg降至治疗后14.43±3.46mmHg (P<0.05),前房轴深由治疗前0.69±0.57mm恢复至治疗后2.64±0.47mm(P<0.05),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71±0.25,术后为0.34±0.19(P<0.05)。除1眼出现低眼压、脉络膜脱离外,其余患者未见明显严重并发症。结论:恶性青光眼发生后需充分评估患者具体情况,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陈晓莉 宾莉 徐智科关键词:恶性青光眼 药物 手术 个性化治疗方案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重症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重症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70例重症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28%显著优于对照组77.14%(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用于治疗重症细菌性结膜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效果明确。 宾莉 陈晓莉 刘宗顺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诺氟沙星滴眼液 以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为首诊的继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首诊将继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误诊率及其相关具体的继发病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4年门诊首诊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入院后通过完善前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 ,UBM )检查、B超等检查确诊为继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探讨具体继发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结果首诊将继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误诊率为7.56%,由晶状体因素引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例19眼(65.52%),葡萄膜炎引起的共4例5眼(17.24%),眼内肿瘤引起5例5眼(17.24%)。其中晶状体不全脱位占44.83%,为首位病因。结论门诊初诊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部分实为继发因素引起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如未能明确病因按照原发急闭治疗,可能出现眼压无法控制,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视力丧失,因此通过详细的检查,特别是UBM的应用,正确的诊断尤其重要,采用针对病因及致病机制的处理方案才能有效治疗继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陈晓莉 宾莉 赵飞 刘宗顺关键词:UBM 病因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估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收集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临床资料共计22例患者(22眼),其中A组15例,均为下方视网膜裂孔导致复发性视网膜脱离,采用巩膜外环扎+视网膜下液引流+玻璃体腔硅油置换/填充术。B组7例均未见确切视网膜裂孔,行巩膜外环扎术治疗。结果A组15例中14例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成功率93.3%,术后9例视力提高,4例稳定,2例下降;B组7例中6例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成功率85.7%。术后5例视力明显提高,2例稳定;两组术后发生高眼压(≥24mmHg)分别为A组12例和B组3例,均较术前有明显差异,A组和B组其余主要并发症为角膜上皮缺损,干眼,结膜水肿和前房闪辉。结论巩膜外环扎术治疗下方视网膜裂孔或无裂孔性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 张凌 陈彬 陈静 陈晓莉 肖旗彬 乐原 刘宗顺关键词: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并发症 术中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辅助治疗伴有糖尿病黄斑水肿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术中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辅助治疗伴有糖尿病黄斑水肿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合并糖尿病黄斑水肿白内障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安奈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黄斑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辅助治疗合并糖尿病黄斑水肿白内障疗效好,安全性高。 宾莉 陈晓莉 刘宗顺关键词:曲安奈德 糖尿病 黄斑水肿 白内障 四环单结调整缝线引流管结扎技术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估四环单结调整缝线引流管结扎技术在Ahmed青光眼阀(AGV)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20-05/2022-01本院眼科中心进行AGV植入术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78例78眼,按手术方式分为改良AGV植入术组(43眼,使用四环单结调整缝线对引流管进行结扎)和传统AGV植入组(35眼,不使用四环单结调整缝线对引流管进行结扎)。随访6mo,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d, 1、2wk, 1、6mo眼压,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 1、2wk, 1、6mo眼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组间各时间点眼压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术后1wk,改良AGV植入术组和传统AGV植入组浅前房发生率分别为5%和23%(P<0.05)。术后6mo,改良AGV植入术组总体成功率为98%,传统AGV植入组为89%(P>0.05)。结论:AGV植入术中采用四环单结调整缝线结扎引流管可以有效降低眼压,减少术后早期浅前房的发生率,手术安全有效。 杨丽 陈晓莉 但玉娇 徐智科关键词:可调整缝线 青光眼阀 浅前房 晶状体摘出联合直视下房角分离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晶状体摘出联合术中房角镜辅助直视下机械性房角分离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眼科中心接受治疗的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1例21眼的临床资料,手术摘出脱位的晶状体后在术中房角镜辅助下行房角分离术。其中晶状体脱离范围小于180°的12眼行囊袋张力环植入+人工晶状体植入+直视下房角分离术;脱离范围大于180°的9眼行25 G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切除残留囊膜及皮质,其中1眼术前视力无光感未植入人工晶状体,直接行房角分离术,8眼行人工晶状体巩膜层间无缝线固定术后再行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粘连关闭范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20眼(95.2%)最佳矫正视力提高。术前11眼房角粘连关闭>180°~270°,10眼房角粘连关闭>270°;术后6个月10眼房角完全开放,6眼房角粘连关闭≤90°,3眼房角粘连关闭>90°~180°,1眼房角粘连关闭>180°~270°,1眼房角粘连关闭>270°,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眼压(38.6±7.4)mmHg(1 kPa=7.5 mmHg),术后6个月降至(17.2±4.0)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前房深度(1.79±0.15)mm,术后6个月增加至(4.06±0.36)mm,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虹膜拉钩、囊袋张力环及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的应用下,晶状体摘出联合房角镜辅助直视下机械性房角分离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徐智科 陈晓莉 叶宏权关键词:晶状体不全脱位 房角分离 虹膜拉钩 囊袋张力环 MMC与5-FU联合可调整缝线的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青光眼患者联合可调整缝线的小梁切除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与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临床预后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本院2016-06/2017-10的71例71眼青光眼(包括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其中MMC组36例,5-FU组35例,均给予联合可调整缝线的小梁切除术,分别使用MMC、5-FU抗瘢痕治疗,术后随访6mo,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眼压控制疗效、滤过泡形态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MMC组患者术后眼压控制低于5-F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MMC组总手术成功率与5-F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MMC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于5-FU组,MMC组非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低于5-F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MMC组与5-FU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MMC及5-FU作为抗瘢痕药均能提高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的成功率,MMC能将眼压降到更低,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方面MMC优于5-FU,根据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MMC与5-FU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使用5-FU时需术后多次分离滤过泡及结膜下再次注射5-FU。 陈晓莉 宾莉 徐智科关键词:青光眼 可调整缝线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5-氟尿嘧啶 两种肺叶切除术式对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炎症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传统开胸和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式对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炎性反应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40例,以随机分组法分为开胸组和胸腔镜组,每组70例。分别采用传统开胸和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VAS评分、手术前后CRP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胸组(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淋巴结清扫组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1 d、3 d及30 d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开胸组(P<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1 d和3 d 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开胸组、术前(P<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胸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式相比,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式对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降低术中创伤程度,加快机体康复进程,缓解术后疼痛,减轻炎性反应水平,并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 赵飞 邬艺渊 张帆 陈晓莉 李远平 龙永贵 彭华利关键词:电视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