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46株肺炎链球菌感染分布及耐药监测分析
- 2016年
- 目的了解该院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分布、来源和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临床分离的146株肺炎链球菌数据,用WHONET5.6软件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标本以呼吸内科的分离率最高(97株,占66.4%),其次是神经科(11株,占7.5%),主要来自痰液(122株,占83.6%)和支气管盥洗液(13株,占8.9%)。146株肺炎链球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5.3%、70.5%、77.4%、54.8%;左氧氟沙星和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1%和0.0%、0.0%。比较青霉素不敏感的菌株与青霉素敏感的菌株,前者出现更高的耐药率。结论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耐药性逐年上升,复方磺胺甲噁唑、克林霉素和红霉素已不是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首选有效药物,而氟喹诺酮类药物较为有效。应对肺炎链球菌进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王俊王书平彭柿杰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药敏试验耐药性
- 980株病原菌耐药特征的调查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病原菌耐药特征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Microscan auto SAN4半自动细菌坚定药敏分析仪及细菌培养药,敏监测复合板NC21(1)。结果 检测总阳性率为42.9%。发现大肠埃希氏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金葡,铜绿假单胞菌,真菌类细菌为目前最常见的致病菌。其中以大肠,表葡,肺炎克雷伯氏菌,金葡感染率为最高。分别占分离病原菌总数的34.2%,16.0%,9.4%,7.2%。结论 由于临床较多使用广谱抗生素,新的抗生素引起正常菌群失调,使耐药菌株增加,造成病原菌的移居。大肠和表葡的感染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泌尿系和生殖系感染显著。本文资料表明,耐药菌株显著增加。提示如何及时合理选择抗生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 王俊马红明
-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特征细菌培养药敏监测
- 4年患者医院感染细菌谱变化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2009-2012年患者医院感染细菌谱的变化,为临床细菌感染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2012年7 955例患者临床送检的21 006份标本分离结果,并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医院感染细菌谱变化;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医院感染共221例,感染率2.78%,2009年医院感染35例,感染率2.39%,2010年医院感染42例,感染率2.63%,2011年医院感染79例,感染率2.99%,2012年医院感染65例,感染率2.88%;4年送检标本20 996份,培养阳性7 955份,检出率为37.89%;2009-2012年感染率最高的季度均为第三季度,感染率分别为3.60%、3.16%、3.36%、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年共检出细菌7 955株,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检出率呈现降低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呈上升趋势。结论近4年医院细菌感染检出率呈现季节差异,其中医院感染季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牛瑞丽王俊周琴
- 关键词: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
- 肝胆手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对患者炎性因子与免疫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炎性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6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肝脏切除术的196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术后行EN支持102例,行PN支持94例。比较两组术后1d、7d外周血炎性因子和免疫学指标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7d,两组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均较术后1d下降,EN组下降数值显著高于PN组[TNF-α:(62.9±19.5)vs(89.3±21.8)ng/L,IL-6:(15.8±4.0)vs(19.3±4.9)ng/L,IL-8:(35.4±10.3)vs(39.7±11.8)ng/L,CRP:(20.6±4.7)vs(23.5±5.2)mg/L](P均<0.05)。术后7d,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CD+3、CD+4/CD+8均较术后1d上升,EN组上升数值均显著高于PN组[IgA:(0.32±0.08)vs(0.48±0.11)g/L,IgG:(1.33±0.37)vs(2.03±0.53)g/L,IgM:(0.17±0.06)vs(0.21±0.10)g/L,CD+3:(5.78±1.61)vs(6.81±1.92)%,CD+4/CD+8:(0.40±0.08)vs(0.47±0.12)](P均<0.05);PN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EN组[腹泻(17.0%vs 4.9%)、腹胀(22.3%vs 10.8%)、切口感染(11.7%vs 3.8%)、置管处静脉炎(5.3%vs 0)](P均<0.05);EN组便秘(3.9%vs 0)、吻合口瘘发生率(4.9%vs 4.3%)高于PN组(P均>0.05)。结论肝胆外科手术术后行EN支持较PN支持在减轻炎性应激、改善免疫抑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 杨丛莲管素玲王俊刘欣慧陈生贵
- 关键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免疫肝胆手术
- 2019—2021年四川省血流感染病原真菌分布特征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收集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四川省中心真菌血流感染数据,整理分析病原菌分布特点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情况,为四川省真菌血流感染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研究28家医院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门急诊及住院患者真菌血流感染的数据,采用Whonet 5.6及Microsoft Excle数据透视表功能分析真菌血流感染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信息。结果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28家医院上报数据中的1220株真菌中,念珠菌属占88.8%(1083/1220),以白念珠菌为主,占35.3%(431/1220);新生隐球菌位于总分离株数的第5位,占8.3%(101/1220)。男性占比56.6%(690/1220),女性患者相比较少(43.4%,530/1220);其中中老年患者(>46岁)79.8%,34.8%来自于重症监护室。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最高(85.7%);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43.4%和43.3%,且逐年上升。分离的101株新生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均存在不同的非野生株,比例分别为5.0%、2.5%、11.8%、5.7%和8.5%;每家医院分离病原菌的数量排序存在一定差异,大多数医院以白念珠菌为主,但儿童专科性医院近平滑念珠菌分离数最多。结论真菌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其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存在地域性特点,准确掌握所在地区病原菌流行病学资料可以为临床选择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
- 邓劲殷琳江海燕旷凌寒彭溪杨向贵倪苏娇张帮勤冯金芳王燕玲马瑜珊陈宗耀钟涵宇吴贤丽黎昆王玲高伟杨学强朱军陈喻张弦孙昌君罗军李玉梅李彦张兵谢宁王俊谢轶康梅
- 关键词:病原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流行病学
- HIV感染者炎症因子与T淋巴细胞水平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与CD4^+和CD8^+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5年12月在本中心诊治的HIV感染者5864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本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18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细胞比值以及血清IL-10、TGF-β1含量,分析HIV感染者血清CD4^+和CD8^+细胞水平与IL-10和TGF-β1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外周血的CD4^+、CD8^+细胞计数和CD4^+/CD8^+细胞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L-10和TGF-β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CD4^+、CD8^+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与IL-10和TGF-β1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HIV感染者常伴有CD4^+和CD8^+细胞数目减少,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增加,可通过分析HIV感染者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这些较为简单的指标,来预测CD4^+和CD8^+细胞水平,进而有效地监测HIV感染者免疫状况和病情发展。
- 陈鑫莹王俊沈来红封正娟吴万里黄天鑫
- 关键词:HIV感染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10TGF-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