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
- 作品数:10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四川省邛崃市医疗中心2012~2013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价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调取我院2012~2013年临床各科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酸万古霉素的医嘱信息,统计分析患者临床应用相关信息及总体用药情况;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等为依据,结合医院检验科提供的相关数据,分析判断我院临床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我院2012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共计132人次,2013年共计198人次。2013年与2012年比较,“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用量明显增加,其中亚胺培南使用人次、使用金额占比肿瘤科、高血压+内分泌科和消化内科居前;盐酸万古霉素的使用人次、使用金额占比ICU、肿瘤科和神经外科居前。从药物利用角度看,2013年使用更合理。结论我院2012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控制良好,2013年使用更趋合理。
- 居国华邓思敏李旭曾明辉
- 关键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酸万古霉素
- CT扫描联合肿瘤特异性标志物诊断老年肺癌的价值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CT扫描联合肿瘤特异性标志物诊断老年肺癌的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94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参加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老年肺癌患者均采用SIEMENS 64排CT行胸部扫描,并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癌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等特异性标志物水平。对比两组患者及不同类型肺癌患者的含量变化,并研究CT联合特异性标志物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两组间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EA、NSE、CA19-9及CYFRA21-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类型肺癌患者相比,周围型肺癌组与中央型肺癌组血清CEA、NSE、CA19-9和CYFRA21-1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就诊断效能而言,血清肿瘤特异性标志物联合CT扫描诊断的灵敏度94. 6%,特异度96. 3%,均高于单项诊断。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血清CEA、NSE、CA19-9及CYFRA21-1含量均升高,且周围型肺癌与中央型肺癌患者差异不显著,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曹洁徐盼李旭
- 关键词:老年肺癌CT扫描特异性标志物灵敏度特异度
- 萘丁美酮凝胶中透皮促进剂配方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评价萘丁美酮凝胶剂中不同配方的透皮促进剂对萘丁美酮经皮渗透性的影响。方法:以卡波姆为凝胶基质,采用析因设计法,选用四种不同配方的透皮促进剂制备萘丁美酮凝胶剂样品;采用Franz皮肤渗透实验装置,以HPLC法测定凝胶剂中萘丁美酮在12 h内的累积渗透量,并计算其稳态流量和渗透系数。结果:5组样品中萘丁美酮在12 h内的累积渗透量分别为291.64、587.33、564.66、709.51及503.94μg/cm^(2),其中透皮促进剂以2.0%氮酮+1.0%川芎挥发油比例配方时,萘丁美酮经皮累积渗透量最高(709.51μg/cm^(2)),稳态流量及渗透系数也均高于其它样品组,且萘丁美酮的渗透过程亦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以卡波姆为凝胶基质时,氮酮与川芎挥发油联用对萘丁美酮透皮特性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两者最佳配方浓度为2.0%氮酮+1.0%川芎挥发油。
- 曾明辉彭颖邱建平黄娟李旭
- 关键词:萘丁美酮氮酮川芎挥发油透皮促进剂透皮吸收析因设计
- 质量管理工具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上报中的应用与体会
- :探讨质量管理工具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上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PDCA循环及质量管理工具如调查表、甘特图、鱼骨图等,分析医院2013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情况;寻找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数量少的原因,探索对策、予以...
- 黄娟李旭王平曾明辉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PDCA循环理论
- 塞来昔布凝胶透皮促渗剂的配方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评价不同配方的透皮促渗剂对塞来昔布凝胶剂中塞来昔布皮肤渗透性的影响,为优化塞来昔布凝胶剂配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卡波姆为凝胶基质,按照析因设计的原则,选用4种不同配方的透皮促渗剂制备凝胶剂;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HPLC法测定塞来昔布凝胶剂中塞来昔布在12h内的累积渗透量(Q),并计算其稳态流量(J)和渗透系数(Kp)。结果 4个实验组中塞来昔布在12h内的累积渗透量(Q)分别为12.24,11.76,14.13和12.39μg·cm-2,其中以薄荷醇5g·kg^(-1)和氮酮20g·kg-1为配方时Q值最大,达14.13μg·cm^(-2);塞来昔布的渗透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稳态流量(J)及渗透系数(Kp)高于其他3个实验组。结论以卡波姆为凝胶基质时,薄荷醇和氮酮联用作透皮促渗剂对塞来昔布透皮特性有协同增效作用,两者最佳配方为薄荷醇和氮酮分别为5和20g·kg^(-1)。
- 曾明辉李旭熊静悦邱建平谭正怀
- 关键词:塞来昔布卡波姆薄荷醇氮酮透皮吸收
- 索拉非尼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弥散加权成像影像学特点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索拉非尼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变化,以及治疗后的肿瘤病灶ADC值、生存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病灶的AD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最高。结论索拉非尼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DWI成像能够客观地评估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参考。
- 李旭李旭王朝兵李成李成黄家斌
- 关键词: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索拉非尼弥散加权成像
- 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儿科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儿科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儿科住院患者病历240份,对其中含糖皮质激素的病历逐一审核,并对其用药品种及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儿科住院患者使用的糖皮质激素主要有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和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滴注),使用率高达70%以上,部分存在滥用、过度使用的情况。结论:临床药师应加强与医护人员的沟通与交流,积极配合临床医师参与药物治疗,加强对激素类药的使用监管,促进其合理使用,尽量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 李宁曾明辉李旭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儿科布地奈德混悬液
- 某院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工作改进实践
- 2024年
- 目的为建立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四川省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2016年ADR上报情况,利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第1轮上报工作改进(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运用触发管理工具进行第2轮上报工作改进(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分析改进后的效果。结果2016年,该院ADR上报125例,2017年至2019年分别升至163例、236例、149例。2016年上报新的+严重ADR比例和严重ADR比例分别为31.20%和8.80%,2022年分别大幅升至74.65%和57.94%。结论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及触发管理工具,能促进医院ADR上报数量增加及质量的提升。
- 黄娟汪渝婷彭颖张静李旭曾明辉杨勇
- 64排双源CT对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20
- 2020年
- 本文为探讨64排双源CT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选择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诊的9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合并T2DM者设为观察组(n=49),未合并T2DM者设为对照组(n=41),比较多排双源CT对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观察组软斑块和混合斑块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钙化斑块数量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冠状动脉Ⅰ级、Ⅱ级、Ⅳ级狭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Ⅲ级狭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4排双源CT对≥50%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度最低,随病变加重,灵敏度逐渐上升。阳性预测值随病变增加而增加,但都较阴性预测值为低,表明64排双源CT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时存在高估现象;冠状动脉钙化较为严重者,不同钙化程度对诊断的影响总体表现为随着钙化程度的增加其诊断特异性下降,但仍可保持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本研究证实多排双源CT对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较高,可帮助临床提供正确诊断,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王朝兵李旭徐盼赵霞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斑块稳定性
- 质量管理工具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的应用与体会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工具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DCA循环及质量管理工具,如调查表、甘特图、鱼骨图等,分析我院2013年ADR监测与报告情况,寻找ADR上报数量少的原因,探索对策、予以实施并进行持续改进。结果:通过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发现了我院ADR监测与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对ADR上报认识不足、考核未到病区、奖惩未明确,并据此制定了改进措施:加强与医护沟通、举办培训讲座、将指标分配到病区、落实ADR上报责任人、每季度公布ADR上报数量、落实奖惩制度。经过持续质量改进,2014年1-6月与2013年相比,我院ADR报告在数量上得到了显著提升,在质量上也有所改进。结论:运用PDCA循环和质量管理工具,能明显提升我院ADR上报数量和质量,能够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使ADR监测与报告工作得以持续改进;在此过程中提高药学人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的能力,也为PDCA循环在医院药学全方位质量管理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黄娟李旭王平曾明辉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