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民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9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状况筛查,脑卒中后抑郁及非抑郁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和血管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9.0%;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高血压、饮酒比例及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非抑郁患者( P<0.05或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其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杨迎伟直玉秋张爱民
- 关键词:脑卒中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神经功能抑郁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
- 自发性小脑出血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张爱民马连菊张郡
- 关键词:自发性小脑出血高血压病史脑出血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糖尿病史血压升高
- 依达拉奉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脑分水岭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常规活血,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同时予羟乙基淀粉500ml静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0天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临床疗效安全有效。
- 郑立宏张爱民欧阳取平
- 关键词:依达拉奉羟乙基淀粉
-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2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予早期康复训练,两组于治疗前后各行1次Fugl-Meyer、ADL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ugl-Meyer和ADL评定均有一定改善,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张爱民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早期康复ADL
-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脂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hs-CRP、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观察组患者LDL、TC、hs-CRP、FIB水平低于对照组,H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调节血脂代谢,减轻炎性反应并降低FIB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 杨迎伟张爱民李亚梅郭大志
- 关键词:脑梗死丹红注射液依达拉奉
- 急性脑梗死误诊为高血压性头痛
- 2004年
- 吴小未张爱民王全录金鑫
- 关键词:脑梗塞头痛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