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英
- 作品数:19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河子棉花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江苏省创新学者攀登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杂交棉不去雄制种技术
- 1999年
- 闵耕杨烈明孔宪良赵海马安勤万英曾红军梁金利秦新忠夏东利王新武
- 关键词:棉花杂交棉制种
- 新彩棉10号品种简介
- 2006年
- 万英孔宪良郭景红曾红军杨永林赵建军
- 关键词:彩棉
- 新疆早熟彩色棉育种初报
- 2002年
- 简述了新疆早熟彩色棉育种特点及阶段育种目标 ;重点介绍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育种研究进展 ,已育成品系“石彩 1”、“石彩 6”在产量、纤维品质、抗性方面有较大突破 ,综合水平接近当前推广品种 ,并结合育种实践 ,浅析了彩棉遗传特点 。
- 孔宪良万英郭景红王林刘建国朱志新
- 关键词:彩色棉育种早熟品种
- “九五”期间石河子棉花所杂交棉育种工作进展
- 2001年
- 闵耕赵海万英郭景红姜太荣
- 关键词:杂交棉育种工作棉花品种
- 早熟陆地棉新品种新陆早62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4
- 2014年
- 新陆早62号(原代号新石K13)是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与石河子市庄稼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早熟陆地棉新品种,2013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属早熟陆地棉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适宜机械采收等特点,适宜南、北疆早熟棉区种植。
- 秦江鸿杨永林万英高波艾尼江
- 关键词:早熟陆地棉联合选育栽培
- 新疆彩色棉育种进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被引量:1
- 2011年
- 分析了近十年新疆审定的共18份彩色棉新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抗性,探讨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彩棉育种目前的难点是要同步提高新品种对枯(黄)萎病的抗性水平,建议进一步提高彩色棉的纤维品质,突破色彩的单一性。彩色棉的发展应实行订单农业方式。
- 尤春源聂新辉吕军冯国礼雷江荣万英
- 关键词:彩色棉抗性
- 50%立枯净、35%棉壮棉花拌种防病试验总结
- 2003年
- 为了了解适宜在我区棉田应用的杀菌剂 ,通过对50 %立枯净、35 %棉壮可湿性粉剂不同用量、不同配方试验 ,认为用35%棉壮0.3 %、0.5 %拌种量效果较好 ,尤其是以0.5 %拌种效果最显著。
- 郭景红赵建军万英陈惠瑜
- 关键词:杀菌剂拌种烂根病田间试验
- 棉花霜前皮棉产量主位点组遗传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选用不同来源的6个棉花品种作亲本,按照Griffing P(P–1)/2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15个杂交组合。应用QTL检测体系的主位点组基因型和基因效应,估计主位点组霜前皮棉产量杂种优势并分析有利位点组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霜前皮棉产量主位点组解释的变异占表型变异的36.79%,主位点组与环境互作解释的变异占表型变异的33.46%,环境解释的变异占表型变异的10.37%,微位点组解释的变异很低,占表型变异的3.27%。6个棉花品种的霜前皮棉产量的遗传受5个主位点组基因控制,其加性效应(aJ)分别为5.99**、-1.26**、-0.92**、-0.75和3.01,显性效应(dJ)分别为2.55**、4.16**、7.95**、5.32**和-7.71**,各主位点组基因的效应方向、大小不等。主位点组中亲优势变幅15.55%~133.56%,平均63.34%,高亲优势变幅15.39%~93.82%,平均44.56%。棉花霜前皮棉产量杂种优势主要取决于主位点组基因的杂合性。在棉花育种实践中,通过分析亲本及组合的主位点组基因型,能够得到有价值信息。配制早熟、高产杂交组合的同时,结合分子聚合设计育种,把优质、抗病虫、抗逆等性状集于一体,可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常规品种,从而提高育种效率。
- 艾尼江朱新霞管荣展万英张天真
- 关键词:棉花
- 枯萎病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万英
- 关键词:棉花产量棉花枯萎病感病品种棉纤维品质品质变劣室内考种
- 棉花——新陆早36号
- 2007年
- 新陆早36号是利用自育早熟、丰产品系1304为母本,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品系BD10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南繁北育,病圃鉴定筛选,定向选育而成。2005年定品系名为“新石K8”。同年参加自治区早熟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同时参加北疆早熟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7年2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 黄顶元秦江鸿艾尼江高波万英
- 关键词:棉花品种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品系品种区域试验有性杂交南繁北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