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紫外
  • 2篇紫外分光光度
  • 2篇紫外分光光度...
  • 2篇分光光度法
  • 1篇地塞米松
  • 1篇毒性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炎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左氧氟沙...
  • 1篇盐酸左氧氟沙...
  • 1篇氧氟沙星
  • 1篇氧氟沙星注射...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沙星
  • 1篇替硝唑
  • 1篇替硝唑葡萄糖
  • 1篇替硝唑葡萄糖...
  • 1篇配伍

机构

  • 4篇安岳县人民医...
  • 1篇四川省安岳县...

作者

  • 4篇陶宁
  • 2篇余昶
  • 1篇王同智
  • 1篇罗卫东
  • 1篇刘阳圣
  • 1篇吴建文
  • 1篇李永伟
  • 1篇李可
  • 1篇张惠英

传媒

  • 2篇中国药房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药黄芪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药黄芪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左室射血(LVEF)、心电图,心肌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病毒抗体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CK-mB、cTnI降低更明显(P<0.01),心电图恢复更快(P<0.05),心功能改善显著,病毒抗体转阴明显(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D8较对照组降低(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中药黄芪结合传统治疗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吴建文陶宁蒋仁发封浩德
关键词:小儿
醋酸地塞米松冰片霜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制备醋酸地塞米松冰片霜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研磨法制备霜剂;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醋酸地塞米松与苯酚,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主药的含量。结果:所制制剂鉴别、检查等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醋酸地塞米松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2.06~28.14μg.mL-1(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52%(RSD=0.66%)。结论:本制剂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蒋仁发陶宁余昶李可封浩德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20℃)下8h内其含量变化,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2药配伍后,8h内的含量、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可在配伍后8h内使用。
蒋仁发陶宁余昶周仲华李永伟
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紫外分光光度法
2005-2011年安岳县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安岳县流感流行状况,为制定流感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流感/人禽流感专报系统收集流感及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对流行病学、病原学以及流感暴发疫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用MDCK细胞分离病毒,用血凝抑制试验鉴定毒株。结果安岳县2005-2011年哨点医院报告的周平均ILI就诊百分比(ILI%)为0.62%,最低为2011年第11周(0.05%),最高为2009年第37周(8.59%),2009年因受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影响出现明显就诊高峰,同年报告流感发病率为9.82/10万。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7起,主要在9月,以农村中小学为主。在491份ILI标本中共分离到流感毒株59株,分离率12.02%。结论 2005-2011年安岳县报告的ILI较为平稳,农村中小学是流感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需要加强流感监测、人群抗体水平及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研究,同时加强农村中小学暴发疫情监测。
王同智罗卫东张惠英刘阳圣蒋仁发陶宁
关键词:流感流行病学病原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