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明贵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思南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结核
  • 2篇药物
  • 2篇药物诱导
  • 2篇抗结核
  • 2篇给药
  • 2篇给药方案
  • 2篇肝损伤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研究
  • 1篇胸痛
  • 1篇亚甲基四氢叶...
  • 1篇亚甲基四氢叶...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药物肝损伤
  • 1篇药物性
  • 1篇药物性肝损伤
  • 1篇叶酸

机构

  • 6篇思南县人民医...
  • 2篇台州市立医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思南县民族中...

作者

  • 6篇陈明贵
  • 3篇陈绍发
  • 3篇田涛
  • 3篇林平
  • 2篇谢红东
  • 1篇田敏
  • 1篇安宇
  • 1篇陈燕
  • 1篇李丽
  • 1篇李爽
  • 1篇黎琴
  • 1篇杨琦

传媒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05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结核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毛万成陈明贵李灿泉
关键词:结核病结核抗体体检痰涂片
丹参饮合失笑散治疗流行性胸痛24例
2002年
我们于1994~1999年应用丹参饮合失笑散治疗流行性胸痛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陈明贵游德元
关键词:流行性胸痛柯萨奇病毒感染中医药疗法
经纤支镜注药治疗复治空洞肺结核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注药治疗复治空洞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复治空洞肺结核患者60例,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化疗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注药进行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组)各30例,观察并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纽为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病灶和空洞吸收率、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疗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注药治疗复治空洞肺结核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病灶和空洞吸收率、痰菌转阴率。
田涛陈明贵安宇林平
关键词:临床疗效
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后三种不同再次给药方案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后三种不同再次给药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因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患者135例,按数字法随机分配到A、B、C三组。A组于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在乙胺丁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按逐步增加药物种类的方法,B组在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在乙胺丁醇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基础上予以异烟肼、利福平逐步增加药物剂量及种类的方法,C组于出现ATDH后予以乙胺丁醇、链霉素、左氧氟沙星替代治疗,当肝功能恢复正常后予以异烟肼、利福平逐步增加药物剂量及种类,于利福平、异烟肼治疗耐受后,撤除链霉素,观察比较不同治疗方案药物性肝损伤再发率及抗结核疗效。结果 A、B、C组药物性肝损伤再发率分别为22.22%、17.78%和4.44%。C组患者药物性肝损伤再发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B组再次肝损伤后分别有10例、8例患者接受C组治疗方案,均顺利完成治疗,无再次发生肝功能损伤。结论临床A组采用含有吡嗪酰胺的再次抗结核方案,容易导致再次肝损伤的发生。而采用不含有吡嗪酰胺,并且逐步提高异烟肼、利福平给药剂量的治疗方案,能够明显降低再次肝损伤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田涛谢红东陈明贵李爽陈绍发林平田儒军赵杨高黎琴
关键词:药物肝损伤抗结核
贵州思南县汉族与苗族、土家族女性MTHFR、MTRR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探讨贵州省思南县汉族与苗族、土家族女性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及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A66G基因多态性的频率特征。方法:以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思南县1232例汉族、苗族、土家族女性为研究对象,采集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提取DNA,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编码基因MTHFR和MTRR的相关多态性位点检测。结果:思南县汉族与土家族女性的MTHFR C677T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3,P<0.05)。汉族、苗族、土家族女性MTHFR A1298C和MTRR A66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思南县汉族女性MTHFR 677TT基因型的频率高于土家族女性。对叶酸代谢障碍遗传检测有风险的人群增加叶酸补服的剂量与时间,可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
毛万成鲁衍强薛琰杨琦陈绍发田敏张羽霞陈燕李丽陈明贵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等位基因苗族
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后再次给药方案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后三种再次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治疗方式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C组,每组30例;治疗A组:单纯转氨酶升高而无胆红素升高或黄疸者,待转氨酶<3倍ULN时,可加链霉素(或阿米卡星)联合乙胺丁醇、异烟肼,每周复查肝功能,肝功能进一步恢复则加利福平或利福喷丁,待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后,视其肝脏基础情况决定是否加吡嗪酰胺。治疗B组:转氨酶升高伴胆红素升高或黄疸者,待转氨酶降至<3倍ULN,胆红素<2倍ULN,可加链霉素(或阿米卡星)联合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如果肝功能进一步恢复则加异烟肼,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后视其肝脏基础情况决定是否加利福平和吡嗪酰胺。C组为对于肝损伤合并过敏反应(伴发热、皮疹)的患者,待机体过敏反应全部消退后逐个试用抗结核药物。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三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未见明显差异(P>0.05)。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三组患者肝损伤再发率,结果显示治疗A、B组非常低(P<0.05);C组中再次用药后仍以吡嗪酰胺导致肝损伤较多,其次为利福平。结论:A、B两组不同再次给药方案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符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与处理专家建议的要求。但三组中吡嗪酰胺发生再次肝损伤较多,其次为利福平,异烟肼排在第三位,C组病例中建议不再应用吡嗪酰胺、利福平和异烟肼。
田涛谢红东陈明贵陈绍发林平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不同给药方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