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露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文化
  • 2篇院校
  • 2篇生产力
  • 2篇自信
  • 2篇文化自信
  • 2篇高职
  • 2篇高职院校
  • 2篇高校
  • 2篇产力
  • 1篇大学生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环境
  • 1篇职大
  • 1篇职大学生
  • 1篇生产力发展
  • 1篇视域
  • 1篇数字化
  • 1篇数字经济
  • 1篇渠道
  • 1篇资源分配

机构

  • 6篇四川财经职业...
  • 1篇广西科技师范...

作者

  • 6篇陈露
  • 1篇罗艾
  • 1篇辜韦维
  • 1篇刘华

传媒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知识经济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智库时代
  • 1篇科教导刊(电...
  • 1篇产业创新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0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职院校宣传渠道有效性研究
2013年
宣传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宣传方式进入校园,为保障高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全国高校党建会议要求,就需要在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同时,不断创新宣传工作水平、利用新媒体,提升学校宣传水平,使得高校宣传工作从广度、深度上更加科学、有效。
辜韦维刘华陈露
关键词:高职渠道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传统文化学院建设的探索——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为例
2020年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本文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为例,探索在高校建设传统文化学院,通过立足巴蜀文化、聚焦诚信文化、根植川商文化并实现文化研究的创新,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陈露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校
产教深度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共生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产教融合则是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关键举措。研究结果表明,产教融合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释放新质生产力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在构建产教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共生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应注重教育内容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实现实践教学与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推动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在现阶段,针对产教融合教育过程中新质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推动产教联合体的下沉,建立市域、县域产教联合体,促进教育、产业、行业、技术、知识、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基于此,文章聚焦新时代教育发展中的细节问题,从教育体系建设、“五金”核心要素以及教育出海战略等方面探讨了产教深度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共生路径以供参考。
王钧懿陈露梁泽浩
关键词:数字化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2020年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面对新媒体带给校园文化建设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来积极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就成为所有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陈露
关键词: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为例
2020年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四川财经职业学院1748名学生的调查问卷作为样本,分别从中外文化比较、传统文化认知、中外文化交流、文化自信现状和传统文化培养等5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现状进行调查,探索“一带一路”倡议下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陈露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创新创业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概念内涵、战略思考与实现路径
2024年
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促使多方获益的必然选择,伴随统一大市场规模化扩张,区域性壁垒打通,有助于资源自由流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当前,我国受到人口老龄化、技术创新约束、国际冲突频现等因素影响,国内市场经济面临新的大调整大变革。通过分析阻碍统一大市场形成的壁垒,进一步从制度框架、要素流通、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举措,最终形成以区域战略联动、新质生产力、数字化建设和完善分配机制为主的构建路径。本文通过探讨建立健全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实现资源自由流通,有效推动中国市场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王钧懿陈露罗艾
关键词:数字经济资源分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