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忠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达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肝病患者血浆D-D、FDP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时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活动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肝病组与正常对照组D-D和FDP指标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肝病组的D-D和FDP均有显著性的差异,其阳性率依次为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慢性肝炎>急性肝炎,尤其以重肝、肝硬化和肝癌更为显著。结论:检测血浆FDP和D-D水平,对肝病的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早期发现隐匿型DIC、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戴庆忠吴素碧
- 关键词:肝脏疾病D-二聚体FDP
- 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指标发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5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1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比容(PCT)。观察并比较上述指标在3组中的不同。结果入院1d和3d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测定结果比较:MPV和PDW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d和3d急性胰腺炎患者与入院7d以上患者的血小板参数测定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对照组和MAP组血小板参数测定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对照组和MAP组凝血四项测定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 戴庆忠覃瑜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
- 凝血4项指标生物参考区间的实验室验证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该实验室使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仪验证厂家推荐的凝血指标参考区间,并建立适用于该实验室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运用日本sysmexCA-7000全自动血凝仪对1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凝血4项的检测。结果经验证厂家提供的凝血4项参考值范围,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r值均大于0.95,表明厂家推荐的参考区间适用于该实验室,可以继续使用。FIB r<0.95,需要重新制定本室的FIB参考区间。不同性别间凝血4项结果男性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间凝血4项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4项的测定受特定条件影响较大,为了提高质量控制和规范管理。应该建立该实验室特定条件下测定的正常参考区间,为临床提供更精准的检验结果。
- 戴庆忠覃瑜靳元英
-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 血标本采集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被引量:3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在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7年8月住院患者部分不合格血常规、生化、凝血指标检查标本。结果在输液同侧采血、溶血标本、标本量多或少、标本放置不同时间等,对检验结果均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结论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对检验结果有直接影响,标本采集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
- 覃瑜戴庆忠
- 关键词:血样采集影响因素
- 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凝血四项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是临床诊断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抗凝血药物用量监测,疗效评估和手术前预测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1]。在血栓和止血检验的全过程中,实验结果受到受血者状态,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与处理、抗凝剂与试剂、仪器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本文就标本采集量、标本有凝块、溶血、放置时间。
- 戴庆忠覃瑜
- 关键词:凝血四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栓性疾病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
- 达州市正常孕妇血浆D-二聚体含量参考区间建立的研究
- 目的:探讨本地区正常孕妇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规律,建立本地区正常孕妇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参考区间.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孕妇1783名和正常非妊娠期女性470名.将正常孕妇...
- 邹立新徐健戴庆忠吴素碧李申江王春耀周红
- 关键词:正常孕妇D-二聚体
- 某全自动血凝仪对两种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的评价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对ACL-Advance全自动血凝仪两种纤维蛋白原(FIB)测定方法PT衍生(PT-der法)和冯-克劳斯法(VonClauss法)进行方法学比较及评价。方法在ACL-Advance全自动血凝仪上分别用PT-der法和VonClauss法同时测定158例患者血浆中的FIB含量。结果 PT-der法和VonClauss法测定158例患者血浆中的FIB,FIB<2g/L,FIB≥2~≤4g/L,FIB>4g/L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测定血浆FIB,PT-der法和VonClauss法有方法学差异,建议临床实验室把VonClauss法作为FIB常规定量测定方法。
- 戴庆忠孙昌君秦素娟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全自动血凝仪PT-DER法CLAUSS法
- 75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NS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指标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及t检验。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NS组的PT、APTT、Fib、D-D、FDP、MPV、PDW等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S患者早期检测凝血4项、血小板参数、D-D及FDP指标,对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戴庆忠覃瑜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凝血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恶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血小板(PLT)等参数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及t检验。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恶性肿瘤组Fib、D-D、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等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Fib、D-D和PLT等项参数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戴庆忠覃瑜
- 关键词:恶性肿瘤纤维蛋白原血小板D-二聚体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