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期规范化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生结局及产后3个月糖代谢转归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规范化干预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围产结局的影响及对产后3个月糖代谢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124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规范化治疗组(96例)与未规范化治疗组(28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人群产科并发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产后1周及产后3个月时基本情况与血糖控制情况;探讨产后3个月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规范化治疗组剖宫产率、早产与羊水过多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较未规范化治疗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1周和产后3个月规范化治疗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口服葡萄糖耐量2 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未规范化治疗组(P<0.05);规范化治疗组糖耐量受损发生率显著低于未规范化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规范化治疗、产后母乳喂养及产后膳食干预均有助于糖代谢异常转归为正常水平;高血脂不利于血糖代谢异常的转归。结论 GDM患者孕期规范化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围生期母婴并发症,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控制产后血糖及糖代谢异常的转归。
- 程静唐春张琼曾美玲苟荣马木作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糖耐量
-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究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2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检查后再行病理活检,观察组行阴道镜检查后再行病理活检,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探讨阴道镜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病理活检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检查结果为观察组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镜对子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且阴道镜的检查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能够动态反映患者的病情,已成为防治子宫颈癌变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理活检的阳性率,联合检查可显著提高CIN和宫颈癌早期的诊断水平,减少误漏诊,为临床治疗宫颈病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赵菊美王琦程静江元琼何荣香梁志清
- 关键词:阴道镜宫颈病变
- 乳酸亚铁片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3
- 2013年
- 确诊为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55名孕妇,根据孕妇贫血的不同程度,给予不同程度的药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疗效。52名孕妇的缺铁性贫血症状有一定程度的好转,3名孕妇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后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时,使用乳酸亚铁片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出现少,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并加以利用。
- 程静
- 关键词:乳酸亚铁片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疗效安全性
- 氨甲环酸联合缩宫素减少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氨甲环酸和缩宫素对降低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出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拟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纳入A组(n=50,静脉滴注氨甲环酸+缩宫素止血治疗),B组(n=50,静脉滴注缩宫素止血治疗)和C组(n=50,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止血治疗)。围手术期止血措施采取双盲法进行,除研究设计者外,受试对象本人与研究实施者对具体措施均不知晓(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3种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止血效果[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Hb)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4例受试对象因术中发现子宫肌瘤剔除术困难而改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因此,A,B及C组实际纳入患者分别为49例,48例及49例。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上述围手术期的止血措施均无明显不良反应。A组术中出血量[(257±180)mL]明显低于B组[(490±368)mL]和C组[(538±352)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B组和C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3)。3组间术后出血量、术后Hb水平和输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降低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中出血量,并且明显优于二者单独应用。单独使用氨甲环酸或缩宫素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的止血效果相当。
- 王琦赵菊美程静
- 关键词:氨甲环酸缩宫素子宫肌瘤出血量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75例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临床子宫切除过程中采用传统的腹式子宫切除术和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两组治疗方法的实际差异。方法本文选取了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实施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共计15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组患者均显著的优于传统腹式子宫切除术组患者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临床子宫切除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的腹式子宫切除术相比较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法的临床实际效果显著,是临床实施子宫切除的可靠选择。
- 程静
- 关键词: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腹式子宫切除术
- 子宫次全切后行残留子宫颈切除术2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回顾性分析27例子宫次全切后行残留子宫颈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子宫次全切后行残留子宫颈切除术的临床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2014年收治的27例残留子宫颈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院外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并于我院接受残留子宫颈切除术。其中,开腹手术2例,腹腔镜中转开腹的1例,腹腔镜手术的24例。结果 患者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时年龄为29~52(44.2±6.7)岁。2例因产后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25例因患者要求保留子宫颈行子宫次全切除。残留子宫颈切除时间距子宫次全切除术时间平均53(0.5~251.0)个月,包括宫颈残端肌瘤8例,宫颈残端癌19例。术后共发生4例并发症,包括肠瘘1例,肠梗阻1例,腹壁脓肿合并肺炎1例,膀胱阴道瘘1例。与同时期我院收治并行子宫全切的482例患者比较,残留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住院天数更久,住院费用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行残留子宫颈切除应根据个人的手术习惯和对各种路入途径的掌握情况而定,但要由有经验的医师主刀。若患者坚决要求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前应排除宫颈和内膜恶性病变,术后要求严密随访宫颈。
- 李宇迪程静邓黎徐惠成
- 关键词:子宫次全切除术手术治疗腹腔镜
- 剖宫产应用于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的临床效果探析
- 2017年
- 目的:研究将剖宫产应用于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43例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组,另选取43例同期在我院行首次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以分娩结局、术中出血原因为标准对两组剖宫产效果予以评析。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多(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体质量相比较于对照组均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产妇术中宫缩乏力、胎盘植入及胎盘粘连等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故临床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以确保母婴安全。
- 程静唐春
-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子宫
- 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效果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分析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晚期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GDM并住院分娩的1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不良组(39例)和正常组(148例)。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晚期WMR对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结局不良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WMR均高于正常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扰作用后,WMR仍然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系(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孕晚期WMR预测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729(95%CI:0.646~0.827),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以WMR≥1.205为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准,孕晚期WMR值预测GDM患者妊娠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92%、72.97%,kappa=0.386,表明WMR虽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是与GDM患者妊娠实际结果的一致性较差,预测效果不理想。结论GDM患者孕晚期WMR升高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虽然WMR预测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风险的价值不高,但因其可反映患者凝血功能、炎症反应情况,对临床尽早预测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辅助性作用。
- 陈俊程静袁应美王琦冷开玉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
- CA125、Ang-2在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术后转归的关系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生成素-2(Ang-2)在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术后转归的关系,为评估肿瘤活性和预测术后复发风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子宫正常者设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观察组术前、术后7 d血清CA125、Ang-2水平,并对观察组进行1年的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A125、Ang-2水平与术后子宫肌瘤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清CA125、Ang-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血清CA125、Ang-2水平均低于观察组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1年,其中复发15例,未复发45例,复发率为25.0%。复发组术后7 d血清CA125、Ang-2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7 d血清CA125、Ang-2水平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2、1.04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7 d血清CA125、Ang-2水平对术后肌瘤复发的预测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3、0.841。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血清CA125、Ang-2水平高与子宫肿瘤生长及复发有关,可作为评估子宫肌瘤活性和预测术后转归的指标,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陈俊程静袁应美王琦冷开玉
- 关键词:子宫肌瘤糖类抗原125血管生成素-2术后转归
- 生殖支原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对生殖支原体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研究,为生殖支原体感染防治提供有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10月246例女性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生殖支原体对8种临床常用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利用PCR扩增生殖支原体特异性基因和耐药基因。 结果246例女性患者样本中生殖支原体阳性患者39例,阳性率15.85%。年龄:19岁~51岁,平均(32.68±6.72)岁,分布情况:<20岁2例,21岁~30岁10例,31岁~40岁11例,41岁~50岁9例,50岁~60岁4例,60岁以上2例;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21例(53.84%),大学及以上18例(46.16%)。28例患者单一样本检出生殖支原体,7例患者2种样本检出生殖支原体,4例患者3种样本同时检出生殖支原体。单一拭子检出生殖支原体的部位及例数分别为:尿道拭子15例、宫颈拭子8例和尿液5例。2种拭子检出生殖支原体的部位及例数分别为:尿道拭子+宫颈拭子3例,尿道拭子+尿液4例。研究中共计分离出54株生殖支原体,按尿道拭子、宫颈拭子和尿液划分分别为:26株,15株和13株。按疾病分类:39例患者中霉菌性阴道炎14例,淋菌性阴道炎11例,滴虫性阴道炎8例,盆腔炎5例,非炎性病例1例。54株生殖支原体对四环素、红霉素、罗红霉素、泰利霉素、阿奇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加替沙星耐药情况依次为:40.47%、44.44%、31.48%、3.70%、3.70%、29.63%、35.19%和7.41%。53株生殖支原体菌株成功扩增出23SrRNA基因片段,基因扩增成功率98.15%。其中36株发生同义突变,突变率为67.92%,未发生错义突变。其中32株发生单位点突变,4株发生双位点联合突变。单位点突变按照数量依次为:A2059G(18/32,56.25%),A2059T(9/32,28.13%),A2058G(4/32,12.50%)和A2058C(1/32,3.13%)。双位点突变分别为:A2058G和A2059G(3株),A2058C和A2059G(1株)。23SrRNA基因位点突变与红霉素耐药具有统计学关系(χ2=4.78,P=0.029<0.05)。研究中共有20株生殖支原体菌株
- 王琦程静冷开玉
- 关键词:生殖支原体位点突变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