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里斌 作品数:4 被引量:7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电子电信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基于SRAM型FPGA单粒子效应综合防护技术 被引量:1 2015年 为解决基于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储器)型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扩频应答机在空间环境中时常发生功能故障的难题,提出了一种低轨卫星基于SRAM型FPGA的应答机的单粒子综合防护方案。该方案在代码级、器件级、单机级、整星级综合采用器件优选、结构屏蔽设计、巡检自愈、自主复位等多种方法,有效杜绝了单粒子事件带来的种种危害,已成功应用于某在轨卫星。在轨测试结果表明:遥测、遥控、跟踪测量等功能、性能指标满足任务要求,且未发生需要地面干预的问题或现象。该技术还可推广应用于其他采用低等级器件及其他类型FPGA、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等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星载单机防护。 何涛 相里斌 杨根庆 李志强 曹金 蔡志鸣 周依林关键词:单粒子效应 抗辐射加固 航天测控 基于PUS协议的通用遥控指令设计及其XTCE描述 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解决现今各卫星型号中遥控指令形式多样、参数多变、指令设计繁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卫星遥控指令设计方法。该方法参考PUS(Packet Utilization Standard,包应用标准)对遥控指令包格式进行通用化设计,并使用XTCE(XML Telemetric and Command Exchange,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的遥测遥控数据交换)格式对遥控指令格式和内容进行描述,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遥控指令的设计和动态生成,在满足卫星遥控指令设计和应用需求的同时又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继承性。实践表明,基于PUS协议的通用遥控指令设计方法及其XTCE描述能够有效地降低地面应用和测试软件的复杂度,提高软件的通用性和可靠性,缩短研制周期,降低卫星研制成本。 刘洋 相里斌 朱振才 李宗德 李家琦关键词:遥控 航天器 珍惜机遇 不惧挑战 年轻团队勇攀“北斗”高峰——中科院成功研制发射首颗“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星 被引量:2 2015年 北京时间2015年3月30日21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作为卫星总体单位,在任务要求高、技术难度大、研制进度紧的情况下,突破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成功完成了卫星研制和发射任务。目前,卫星在轨测试工作进展顺利,卫星功能、性能均满足指标要求,状态良好。该卫星作为中科院导航卫星专用平台首发星,试验和验证了适应直接入轨发射方式的框架面板式轻量化卫星构型设计、基于星敏感器的姿态确定技术、高功能密度综合电子体系架构设计等导航卫星专用平台关键技术,为全球组网星组批生产奠定了基础;该星首次采用上面级直接入轨发射方式;首次验证相控阵星间链路与自主导航体制;首次大量使用国产化器部件以实现自主可控;自主提出了功能链设计理念,卫星分为有效载荷、结构热、电子学和姿轨控等功能链,极大地提高了卫星的可靠性和功能密度;也是中科院承担的首颗高轨道、长寿命、高可靠业务星。中科院导航卫星研制团队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决策效率,按照更优化合理的流程开展工作以缩短研制周期,提出了创新的技术状态转移矩阵管理办法以确保研制过程受控,通过一系列管理创新举措,有效克服了年轻团队经验不足、设备条件相对薄弱等问题,充分发挥了执行力、体现了战斗力,为我国"北斗"导航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沈苑 熊淑杰 蒋桂忠 龚文斌 王学良 沈学民 李国通 相里斌 林宝军关键词:导航定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卫星 白照广 代守仑 沈中 张笃周 王肇宇 吴雁林 相里斌 刘银年 吴增印 刘冬妹等 2003年2月,“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立项,用户为国家减灾委和国家环保部,主要任务是对灾害和环境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监测。A、B卫星是其中的两颗光学卫星,在轨以独立星座方式运行,双星匹配成像。A星还作...关键词:关键词:卫星通信系统 环境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