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霜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北京顺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对2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以老年患者为主,病因及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心脏病等,临床常见眩晕、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及运动障碍。影像学特征常为中脑或丘脑合并枕叶、颞叶、小脑等部位的梗死,尤以双侧丘脑"蝶形"梗死灶为特征性改变。本病预后不良。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早期全面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 张玉霜于海华
-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影像学预后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42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齐伟哲冯凯吕宪民张玉霜
- 关键词:脑干梗塞
- 再发性脑梗死66例临床分析
- 2015年
- 目的对66例再发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总结66例再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对再发率、再发危险因素、再发防治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 66例患者中男42例,女24例,总共随机抽取297例脑梗死临床资料,再发率22.2%,死亡率9.1%。短期内复发次数越多,预后越差。结论加强对脑梗死再发危险因素的预防十分重要。
- 刘晓云张玉霜刘竹
- 关键词:再发脑梗死
-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抗心磷脂抗体水平与凝血功能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发病年龄15~45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成为青年人死亡及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属于抗磷脂抗体之一,是一种能与磷脂结合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它可以影响凝血过程,
- 张玉霜贾建平
- 关键词:血液凝固障碍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误诊1例被引量:1
- 2005年
- 张玉霜直玉秋
- 关键词:误诊
- Tolosa-Hunt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Tolosa-Hunt综合征(THS)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进一步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6例TH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均以头痛伴颅神经损害体征为主,多数为Ⅲ、Ⅳ、Ⅵ颅神经同时受损;影像学检查6例显示海绵窦区病变,早期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THS的病因为海绵窭区非特异性炎症可能性大,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激素治疗需个体化。
- 张玉霜直玉秋
- 关键词:痛性眼肌麻痹非特异性炎症影像学激素
- 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与致残状况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其与致残状况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42例,作为MS组,将MS组患者根据不同发作时期再分为MS-复发组和MS-缓解组;收集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MS与对照组间以及MS-复发组与MS-缓解组间血清尿酸水平,EDSS量表评价所有MS患者致残状况,对MS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ED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S组血清尿酸浓度为(205.19±42.99)μmol/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人群的(301.81±87.98)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3,P<0.05);MS组EDSS评分为(3.9±1.1)分,较正常人群表现出显著的功能障碍;MS-复发组血清尿酸浓度为(171.47±38.33)μmol/L,显著低于MS-缓解组的(238.91±47.64)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7,P<0.05);MS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其ED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65,P=0.011)。结论机体内尿酸水平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多发性硬化的发生与进展,还与MS患者功能残障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
- 张玉霜贾建平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尿酸
- 发作性睡病5例临床特征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5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无明显诱因及阳性家族史,均有白天过度嗜睡,其中3例伴猝倒,2例有入睡前幻觉.首发症状为白天过度嗜睡2例,猝倒伴白天过度嗜睡3例.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殊改变.5例患者均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及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检查.PSG结果显示睡眠潜伏期〈10 min,快速眼动睡眠(REM)潜伏期〈20 min.MSLT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平均睡眠潜伏期〈5 min,其中3例出现2次或2次以上睡眠始发REM睡眠(SOREMPs),2例未见SOREMPs,但平均REM潜伏期〈10 min.[结论]发作性睡病是慢性神经系统疾病,PSG及MSL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对患者应给予长期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
- 直玉秋张玉霜欧阳取平
-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