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毓敏
-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ARC/INFO浮点数据结构及应用
- 2002年
- ARC/INFO是极为重要的信息化处理软件 ,它的用户遍布全球 ,其数据文件的数据结构尚未公开 ,而这一结构又是广大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作者所希望了解的。为此本文对ARC/INFO的数据结构和其应用作了分析 ,对浮点数据结构 (内有多边形拓扑关系 )
- 庄毓敏
- 关键词:ARC/INFO浮点数据结构信息化处理
- 桦甸市高兴屯金矿土壤地球化学勘查与找矿
- 2011年
- 高兴屯金矿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土壤测量次生晕的背景值较高,但直接利用原始数据得出的异常不能有效地反映出矿致异常,结合已知矿体采用相似性原理对本矿区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成功地圈出了矿致异常,进而实现找矿突破。
- 赵成庄毓敏付汇琪王雁海臧兴运陈壮
- 关键词:控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靶区预测
- 基于MapGIS平台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库建设
- 2010年
- 基于MapGIS平台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库的建立,使多源物探信息得以科学有效的管理,能够方便地建立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及进行地质-地球物理空间模拟分析,使得这一地学科学研究进一步向系统化、信息化发展迈进,建立中国金属矿床的综合信息找矿系统模型,成为一项十分重要工作。
- 庄毓敏苑德生李颖
- 关键词:GIS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库
- 基于GIS的重矿物空间分布特征及原生矿耦合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在吉林省重砂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延吉市幅及通化重砂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建立数据模型,利用重矿物的数据结构特征与已知金矿床进行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金矿形成普遍分析在D>2.0,均在二级预测区,斑块变形指数和斑块面积与含金量相关,大则含金量高。
- 庄毓敏刘晓洁杨正萌
- 关键词:重矿物原生矿金矿床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布特征
- 吉林省1∶2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应用被引量:2
- 2003年
- 1∶2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中存在着大量的地质矿产信息,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研究矿产与控矿因素之间的关系,总结找矿地质特征,利用GIS系统可非常快捷、方便的在成矿预测工作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 梁伟杰庄毓敏
- 关键词:数据库GIS系统成矿预测
- 吉林省五凤—五星山金矿地区遥感地质特征与找矿远景分析
- 2014年
- 五凤—五星山金矿地区成矿受火山喷发机构控制,具有热液成矿特征。本区为构造控矿,特别是多种构造交汇处更利于成矿。通过遥感地质解译确定了本区的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环形构造的成因与隐伏岩体有关。据此在多种构造交汇处为找矿首选靶区,并划分出找矿远景区,为今后在该区找矿指明了方向。
- 王速庄毓敏杨正萌闫冬
- 关键词:遥感解译找矿远景区
-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时空动态特征被引量:12
- 2002年
- 在遥感数据支持下,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近20年三江平原区域湿地景观结构动态,同时以位于三江平原中北部的富锦县为例,分析了湿地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研究表明:三江平原湿地近20年大面积减少,但减少的趋势有所遏制,其中1980~1996年湿地面积减少了51.33%,1996-2000年间较少了4.19%;湿地的破碎度加大,1986-1996年间,斑块数量增加了326块,1996-2000年间又增加了18块,斑块数量增加的速度明显降低。湿地图斑破碎度有明显减少的趋势,表明湿地开发由大片沼泽湿地的破碎性开垦,转向已有湿地的边缘围垦上;开发后的湿地基本上变为水田和旱田;三江平原湿地分布的质心也有向西南偏移的趋势。三江湿地的大面积开发直接影响着三江地区自然环境,区域气候由“冷湿”转为“暖干”,使气温低的北部和积水深的东部的湿地进一步适合农业开发。三江平原湿地大面积减少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依靠其自身力量无法实现湿地恢复。文中就三江平原湿地如何保护和恢复提出了相应建议。
- 张树清庄毓敏汪爱华何颜芬
- 关键词:遥感数据三江平原沼泽湿地
- 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遥感技术在地学里应用最广泛的是地质填图和矿产资源调查。随着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遥感地质找矿在遥感应用领域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结合遥感技术,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及其在矿产资源开发预测中的应用,并以实例进行研究。
- 杨正萌庄毓敏李颖
- 关键词:遥感技术矿产资源遥感找矿
- 吉林磐石石咀—官马地区建造构造与成矿探讨被引量:6
- 2012年
- 本文系统的总结了石咀—官马地区火山建造、侵入岩建造、沉积建造、变质建造的特征,以石咀铜矿、头道川金矿、吉昌铁矿的控矿因素和矿床形成机制为切入点,探讨了区域建造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 李楠庄毓敏李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