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慧玲 作品数:6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卡孕栓在宫腔镜电切中扩张宫颈的探讨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评价卡孕栓住宫腔镜电切中扩张宫颈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将宫腔镜电切术患者122例。分为两组各61例,卡孕栓组于手术前1小时阴道内放置卡孕栓1mg,待异丙酚静脉全麻后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在异丙酚静脉全麻后直接行手术。记录宫颈扩张所需时间、无阻力感顺利通过宫颈内口的最大号直径。结果卡孕栓组宫颈软化良好率达88.52%,较对照组6.56%明显增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扩张所需时间的比较,卡孕栓组扩张宫颈所需时间为(2.6±0.5)min,对照组扩张宫颈所需时间为(6.4±1.2)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卡孕栓在宫腔镜电切手术中扩张宫颈的作用明显,便于手术操作。 吕慧玲 韩临晓 刘燕燕 吕慧贤 冯劭婷关键词:宫腔镜 宫颈 卡孕栓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垂体后叶素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评价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作用。方法:将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35例,腹腔镜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Ⅱ组35例,腹腔镜术中应用催产素;Ⅲ组32例,不用任何药物。观察三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术中出血量:Ⅰ组(65±35)ml比Ⅱ组(120±55)ml、Ⅲ组(140±65)ml少,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Ⅱ组和Ⅲ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Ⅰ组(61±25)min比Ⅱ组(88±27)min、Ⅲ组(95±24)min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Ⅱ组和Ⅲ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止血作用明显,便于手术操作。 吕慧玲 韩临晓 刘燕燕 吕慧贤 冯劭婷关键词:腹腔镜 垂体后叶素 止血 子宫肌瘤 东莞地区已婚育龄妇女HP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干预的研究 刘燕燕 袁秀英 吕慧玲 韩临晓 董路湖 姚婉珍 林彬 黄丽娥 柳先廉 蒲育栋 1.课题组调查4332人次,总感染率为9.19%,高危感染率为7.55%,其中单一感染340例,占总感染数的85.43%,二重感染49例,占总感染数的9.88%,三重感染5例,占总感染数的1.01%,四重感染4例,占总感...关键词: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中药 垂体后叶素在宫腔镜肌瘤电切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用于官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对出血量及液体吸收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4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拟行官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及对照组24例。观祭组在宫颈FI扩张后于宫颈旁注射稀释垂体后叶素6U,对照组除术中未用垂体后叶素,其他术前准备及手术步骤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2.2±5.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38.9±6.8)min;观察组液体用量(2978.1±860.5)ml明显少于对照组(3451.2±826.8)ml;观察组液体吸收量(245.3±80.1)ml少于对照组(321.4±85.3)ml;观察组液体吸收率(7.5±1.1)%,少于对照组(9.2±1.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0±5)ml少于对照组(35±5)ml。结论术中应用稀释垂体后叶素可减少术中出血,提高视野清晰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膨宫液用量及吸收率,有效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ansurethal resection of theprostate,TURP)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 吕慧玲 韩临晓 刘燕燕 吕慧贤 冯劭婷关键词:宫腔镜 子宫肌瘤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 垂体后叶素 东莞地区已婚育龄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及其干预效果 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调查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HPV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保密式问卷调查接诊的2 000例孕龄妇女的HPV感染相关因素并对HPV感染阳性者进行HPV亚型分析。然后将HPV感染阳性者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48例)、中药组(口服及阴道冲洗中药方剂,60例)和α干扰素栓组(α干扰素栓联合转移因子治疗,54例)。进行妇科临床检查和宫颈TCT检查,宫颈HPV16、18检查以及宫颈组织活检。结果共有162例患者检出HPV感染,发病率为8.1%。不同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的育龄妇女HPV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5.905,P=0.015;χ2=26.552,P=0.000)。不同怀孕次数及性生活频率者HPV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7.720,P=0.021;χ2=8.832,P=0.012)。HPV16、18型混合感染者比HPV16型感染者宫颈糜烂发病率高(χ2=34.131,P=0.000),低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发病率较高(χ2=30.098,P=0.000),CINⅢ发病率较高(χ2=43.024,P=0.000)。随访3个月,中药组的阴转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次调查的HPV发病率较其他地区报道的低,HPV感染与婚姻、文化程度、孕次和性生活频率相关。HPV16、18型混合感染者的病情较重。中药治疗HPV感染的疗效较好。 刘燕燕 韩临晓 袁秀英 吕慧玲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癌 东莞地区已婚育龄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因素及分布情况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东莞地区已婚育龄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亚型分布特点。方法对4 332名生育年龄女性采用保密式问卷调查;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HPV16、HPV 18、HPV 31、HPV 33、HPV 35、HPV39、HPV 45、HPV 51、HPV 52、HPV 53、HPV 56、HPV 58、HPV 59、HPV 66、HPV 68、CP8304、HPV 6、HPV 11、HPV 4319种宫颈HPV病毒亚型的分型检测并同时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结果 4 332名中感染育龄妇女中检测HPV亚型398例,总感染率为9.19%,高危感染率为7.55%,排在前5位的高危亚型是HPV16(2.216%)、HPV 58(1.293%)、HPV 52(0.877%)、HPV 53(0.646%)、HPV 33(0.600%);单一感染340例(85.43%),二重感染49例(9.88%),三重感染5例(1.01%),四重感染4例(0.81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与年龄、职业、性生活频率、文化程度、过早有性生活、孕次等相关。文化程度较低的妇女HPV感染机率较高,有必要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妇女的卫生保健知识宣传,从而预防HPV感染,防止宫颈癌的发生。 吕慧玲 韩临晓 刘燕燕 袁秀英 蒲育栋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