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刚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改性海藻酸钠聚合物微球制备及药物释放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为了制备功能化的栓塞微球,提高微球的载药率,以海藻酸钠(SA)为起始原料,经牛磺酸(TA)改性,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将改性后的产物制得栓塞微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超景深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微球进行了鉴定和表征,并测定了改性前后SA水溶液的黏度。结果表明:改性后的SA溶液在水中的黏度有所降低;微球直径100~500μm;与未改性聚合物相比,改性后的SA微球负载药物阿霉素最高达到30%;载药微球对药物阿霉素的累计释放量增加,缓释现象明显。
- 白雪周亚敏吴鲁艳何飞石刚倪才华
- 关键词:海藻酸钠栓塞微球改性牛磺酸缓释
- pH和还原双重敏感性超支化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被引量:2
- 2016年
- 将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与胱胺(Cys)置于水溶液中,通过亲核开环反应制备出超支化聚合物,并自组装形成多核-壳结构的纳米胶束,再通过甲氨蝶呤(MTX)与纳米胶束间的疏水作用制备出载药胶束。用FT-IR、^1H-NMR、DLS、SEM等方法对聚合物结构和胶束粒径与形貌进行表征,采用噻唑蓝(MTT)法测试纳米胶束和载药胶束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聚合物经过透析纯化后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其粒径约为100 nm,呈均一球形;载药胶束对MTX的载药率为10.32%;当载药胶束处于模拟肿瘤环境中时,酸性和还原性条件可刺激药物释放。细胞毒性实验表明,纳米胶束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载药胶束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 周亚敏吴鲁艳白雪何飞石刚倪才华
- 关键词:PH敏感性甲氨蝶呤
- 壳聚糖基聚电解质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 2015年
- 为了克服壳聚糖薄膜力学强度差和在体液内降解太快的缺陷,首先用"一步法"合成了—COOH含量及疏水性可控的苹果酸与乳酸共聚物(PML),再将共聚物与壳聚糖(CS)复合,通过溶液浇铸-挥发的方法制备改性复合薄膜。通过红外(FT-IR)、热重分析(TGA)、力学性能测试、降解实验及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等方法对复合膜进行分析,研究L-苹果酸(MA)与D,L-乳酸(LA)的投料比(nMA∶nLA)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nMA∶nLA为1∶1.5时,该共聚物与CS的复合膜拉伸强度达到54.8MPa,断裂伸长率为10.7%,质量损失50%所需时间为28天,细胞相对增殖率为98.7%。研究表明:通过共聚物与壳聚糖之间的聚电解质相互作用,有效形成了结构均匀、性能改善的薄膜,复合膜的柔韧性提高,降解时间适当延长,性能可由共聚物的投料比来调节。复合膜无细胞毒性,生物相容性好,作为手术后防组织粘连材料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
- 陶蕾石刚倪才华
- 关键词:壳聚糖防粘连
- 具有pH和还原双重敏感性壳聚糖纳米微凝胶的制备及其控释性能被引量:3
- 2015年
- 以含双硫键的N,N-二(3-羧基丙烯酰)胱胺(BCCy)为交联剂,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EDC/NHS)的催化下将壳聚糖(CS)交联,在水溶液中制备了纳米微凝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纳米粒度仪和扫描电镜等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H和还原性环境对粒径的影响。对抗癌药物喜树碱(CPT)进行了负载,考察了载药粒子在还原性环境中对药物的控释性能。结果表明: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纳米微凝胶的粒径减小。该纳米微凝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较显著的pH和还原敏感性。
- 奚林杨期颐陶蕾谭骏石刚倪才华
- 关键词:壳聚糖PH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