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建忠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标本
  • 2篇义眼
  • 2篇鱼类
  • 2篇鱼皮
  • 2篇鱼体
  • 2篇生境
  • 2篇普氏原羚
  • 2篇小型鱼类
  • 1篇鸟类
  • 1篇鸟类标本
  • 1篇皮张
  • 1篇漂洗
  • 1篇羚羊
  • 1篇标本采集
  • 1篇藏羚
  • 1篇藏羚羊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李文靖
  • 5篇贺建忠
  • 4篇陈晓澄
  • 3篇胡延萍

传媒

  • 2篇动物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制作小型鱼类形态标本的简便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小型鱼类形态标本的简便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选择小型鱼类作为制作标本的鱼;⑵将制作标本的鱼浸泡在浸制液中然后剥下鱼皮,并去除头部的鳃、舌、眼睛及脑,经浸制液浸泡、清水洗净,得到剥好的鱼皮;⑶支撑架...
李文靖陈晓澄胡延萍贺建忠
文献传递
一种制作小型鱼类形态标本的简便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小型鱼类形态标本的简便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选择小型鱼类作为制作标本的鱼;⑵将制作标本的鱼浸泡在浸制液中然后剥下鱼皮,并去除头部的鳃、舌、眼睛及脑,经浸制液浸泡、清水洗净,得到剥好的鱼皮;⑶支撑架...
李文靖陈晓澄胡延萍贺建忠
文献传递
青海湖地区普氏原羚阿坝革蜱感染状况和防治对策被引量:5
2018年
本文对青海湖地区6只死亡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携带的蜱虫进行了鉴别和统计,发现普氏原羚均染有阿坝革蜱(Dermacentor abaensis),平均感染数量为14只,主要寄生于头、颈部和背腰部。根据普氏原羚的带虫和周边畜牧业状况,提出预防和减少普氏原羚寄生蜱虫的建议。
刘传发贺建忠李文靖
关键词:普氏原羚
一种修复与翻新大中型鸟类标本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复与翻新大中型鸟类标本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拆标本:将原有大中型鸟类标本拆开,得到鸟类皮张;⑵皮张回软、清洗:将鸟类皮张放入浸制液中,直至鸟类皮张完全回软,该回软后的皮张经漂洗、沥干,晾至四至六成...
陈晓澄李文靖胡延萍贺建忠
文献传递
普氏原羚与藏羚羊消化系统解剖特征被引量:1
2018年
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和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均为我国Ⅰ级保护野生动物,两者的消化系统结构一直未被报道。本研究对野外死亡的6只普氏原羚和2只藏羚羊进行了大体解剖,对二者消化系统进行描述。其消化系统均由口腔、食道、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组成。普氏原羚和藏羚羊的胃属于复胃,瘤胃体积最大。本文将普氏原羚和藏羚羊的消化系统解剖结构特征与牦牛(Bos grunniens)、蒙古绵羊(Ovis aries)、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欧拉型藏绵羊(O.aries)、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四川梅花鹿(Cervus nippon sichuanicus)以及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等反刍动物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发现了其适应生活环境的消化系统特征。
刘传发李文靖肖洒贺建忠陈晓澄
关键词:普氏原羚藏羚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