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英
- 作品数:25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国家部委资助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滑动聚束模式方位向参数获取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滑动聚束模式方位向参数获取方法,是利用方位向初始成像带长度、天线波束宽度、起始斜视角、终止斜视角和目标斜距构建波束旋转中心对应的参考斜距模型,获得并根据参考斜距数据构建一个点目标对应的有效照...
- 吕继宇李海英王宇邓云凯
- 文献传递
- 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四极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四极化方法,涉及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可以同时获得合成孔径雷达四极化回波数据。本发明方法基于极化时分与线性调频信号正负调频斜率编码相结合,在不增加系统设备复杂度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距离模糊...
- 李海英禹卫东
- 文献传递
- 一种中性原子探测仪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一种中性原子探测仪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多个A‑P包,A‑P包具有帧数据块,帧数据块用于存储中性原子探测仪的探测数据;提取帧数据块,并将帧数据块拼接为多个CCSDS包,得到CCSDS包序列;在CCSDS...
- 王芳温卫斌李海英付强严韦张晓霞李春来
- 频率步进信号的合成孔径雷达处理被引量:15
- 2003年
- 合成孔径雷达借助综合孔径原理来提高方位分辨率 ,而距离分辨率的提高则需借助于脉冲压缩技术 .频率步进波形是通过发射载频步进变化的子脉冲串来合成大带宽信号 ,从而获得高距离分辨率 .若将频率步进波形应用于合成孔径雷达 ,则可获得距离和方位的二维高分辨率 .本文首先分析了径向速度对频率步进雷达一维距离像的影响 ,然后建立频率步进信号照射下的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模型 ,提出频率步进波形设计原则 ,给出频率步进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步骤 .
- 李海英杨汝良
- 关键词:合成带宽合成距离像距离分辨率回波模型
- 月基光学望远镜科学数据处理与快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月基光学望远镜科学数据的处理与快视方法,其包括:步骤1: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位同步、帧同步、解扰和译码,得到有效载荷的数据源包;步骤2:将所述有效载荷数据源包进行解包、去源包包头,并分别提取各个有效载荷的科...
- 温卫斌王芳付强李海英肖媛曹莉王涛刘建军杨建峰左维苏彦李春来
- 文献传递
-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极化层次和系统工作方式被引量:7
- 2016年
-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极化层次和系统工作方式是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总体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讨论了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极化层次,含单极化、双极化、全极化和简缩极化合成孔径雷达,较深入地分析了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工作方式,包括极化时间分割、极化频率分割、极化编码和方位向极化空间分割等方式。
- 杨汝良戴博伟李海英
- 关键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 环境一号C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相干性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相干成像雷达,相干性是保证SAR成像的关键。对相干系统而言,诸多因素会破坏其相干性。该文以环境一号C卫星SAR分系统方案和指标为基础,主要分析了频率源稳定度和脉间定时抖动对系统相干性的影响。环境一号C卫星SAR采用短期稳定度为101.0 10/5 ms-×的晶振,经过直接倍频与分频提供系统所需的基准频率信号,由短期稳定度引入的方位向随机相位误差对积分旁瓣的影响可忽略。环境一号C卫星SAR定时脉冲前沿抖动优于2 ns(rms),合成孔径时间内的随机相位误差对方位脉冲压缩旁瓣略有影响。该文通过公式推导和仿真分析证明了HJ-1-C卫星SAR系统相干性设计满足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要求。
- 李海英张珊珊李世强张华春
- 关键词:相干性频率稳定度定时抖动
- 超宽带信号波形及其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研究
- 该论文基于当前的硬件水平限制,研究在不增加接收机瞬时带宽的情况下获得超宽带回波的信号形式,探讨超宽带波形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中的应用.该文结合了雷达分辨理论分析了限制合成孔径雷达分辨率的因素,给出了雷达波形按模糊函数的分类...
- 李海英
- 关键词:频率步进信号合成距离像雷达成像
- 文献传递
- 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四极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四极化方法,涉及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可以同时获得合成孔径雷达四极化回波数据。本发明方法基于极化时分与线性调频信号正负调频斜率编码相结合,在不增加系统设备复杂度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距离模糊...
- 李海英禹卫东
- 祝融号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的沿轨标定
- 2024年
- 作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计划“天问一号”任务的一部分,祝融号火星车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并开始在乌托邦平原南部进行科学探测.祝融号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RoMAG)是火星车上六个有效载荷之一,它由两个相同的高灵敏度三轴磁通门磁强计组成,随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进行移动磁测量.尽管在发射前已经进行了火星车磁补偿以消除磁干扰,但由于有效载荷和太阳能电池板等在发射前后的状态不同,需要对磁强计进行沿轨校准,以获得更精确的火星磁场.本文分别利用桅杆偏航旋转和火星车偏航旋转两种方法确定火星水平磁分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的火星水平磁场分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方根偏差小于2.0nT.火星背景磁场垂直分量则可根据干扰场呈现偶极场分布的假设来约束.磁场测量值与太阳能帆板电流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可用于常规探测中的磁场校准,可以得到更精确的火星表面背景磁场.
- 罗浩杜爱民杜爱民张莹葛亚松田琳张莹孙树全李海英李智冯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