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滔

作品数:20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0篇成矿
  • 7篇地球化
  • 7篇地球化学
  • 7篇地球化学特征
  • 7篇化学特征
  • 6篇地质
  • 6篇矿床
  • 5篇花岗岩
  • 5篇赣中
  • 4篇铁矿
  • 3篇岩体
  • 3篇铁矿地质
  • 3篇同位素
  • 3篇钼矿
  • 3篇钼矿床
  • 3篇流体
  • 3篇构造环境
  • 3篇成矿机制
  • 2篇岩石
  • 2篇岩石成因

机构

  • 19篇东华理工大学
  • 10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浙江省第九地...
  • 1篇安徽省地质调...
  • 1篇甘肃省地矿局...
  • 1篇核工业二九〇...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0篇沈滔
  • 10篇陈正乐
  • 8篇韩凤彬
  • 8篇伍俊杰
  • 5篇潘家永
  • 4篇李海东
  • 2篇王永
  • 2篇刘颖
  • 2篇付蕾
  • 2篇靳杨
  • 2篇吴玉
  • 2篇陈瑞莉
  • 1篇陈柏林
  • 1篇祝民强
  • 1篇孙岳
  • 1篇周振菊
  • 1篇万建军
  • 1篇陈锐
  • 1篇黄广文
  • 1篇张青

传媒

  • 3篇矿产与地质
  • 2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稀土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有色金属(矿...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矿床地质
  • 1篇江西科学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华南地质与矿...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西北武夷地区早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在华南大陆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及年代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大量该区的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从成矿系列的划分、成矿岩浆岩的时代、岩浆活动与成矿、构造环境及动力学机制与成矿、矿产分布规律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近几年来该区在早燕山时期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研究的相关进展。发现在宏观区域上华南与中生代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被划分为了新的五个成矿系列,而江西北武夷地区属第五系列,为武夷―云开成矿带中在印支-燕山期与混合花岗岩、花岗岩有关的成矿系列;随着测年技术及方法的提升,成矿岩浆岩时代的厘定也更加精准;早燕山期的主要矿化类型为岩浆热液型和斑岩型两种,其成矿物质可能起源于同一源区,并受到了构造环境边界及多期次动力学活动的制约;矿产分布规律已越发明确。
沈滔江官军贺海根李海东
关键词:岩浆作用构造环境
甘肃合作早子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硫铅同位素特征被引量:15
2018年
早子沟金矿床是西秦岭西段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之一。矿床产于中三叠世古浪堤组中,矿体产出与中酸性岩脉关系密切;矿体受断裂控制,呈脉状、条带状,少数似层状产出。含金石英脉可分为两个成矿期次,分别为含金粗粒石英脉期和多金属硫化物-金石英期;金属硫化物主要为辉锑矿、黄铁矿、毒砂等。辉锑矿石英脉型金矿石中流体包裹体主要为富液相的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9.8~324.3℃,平均为203.2℃,盐度(w(NaCl))为1.22%~10.73%,平均为6.04%,成矿流体的密度平均为0.90g/cm^3,矿床的成矿平均深度约为2.00km;阴阳离子分析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主要为Na^+-SO_4^(2-)-Cl^-,单个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显示流体包裹体中的气相成分主要为H_2O、CO_2和SO_2,个别样品显示有CO和CH_4,成矿流体为NaCl-H_2O-CO_2体系。流体包裹体研究揭示了早子沟金矿床辉锑矿-金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为浅成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流体,主要为岩浆水与地下水的混合热液,不同性质流体的混合作用和它们的沸腾作用是使金沉淀的重要因素。矿石中辉锑矿硫同位素组成很稳定,δ^(34)S_(V-CDT)值为-10.30‰^-8.10‰,平均为-9.33‰,表明硫主要为岩浆热液来源,并混有地层硫。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显示^(206)Pb/^(204)Pb为18.166~19.027,^(207)Pb/^(204)Pb为15.608~15.741,^(208)Pb/^(204)Pb为38.249~39.275,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为壳幔混合成因铅。根据早子沟金矿床特征,结合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成矿物质来源研究成果,推测甘肃早子沟金矿床应为岩浆期后低温热液金矿床。
陈瑞莉陈正乐伍俊杰梁志录韩凤彬王永肖昌浩韦良喜沈滔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赣中良山石英脉型钼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野外地质勘测、显微岩矿鉴定、包裹体热力学测温及同位素质谱等测试,对良山石英脉型钼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综合研究表明,钼矿体多以长条状、腊肠状、透镜状形式产出,受不同级次NW-NNW小型构造断裂控制,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辉钼矿呈浸染状、薄层状、团块状等赋存其中,并伴有黄铁矿、黄铜矿的发育,成矿温度主要集中于200~240℃,成矿压力估计为15~58.5 MPa,成矿深度为0.56~2.17km,矿石δ34S值为-1.8‰^+1.9‰,显示出岩浆硫特征且来源较为均一,成矿原始流体应为岩浆热液,而流体的混合作用及钾化蚀变作用的进行是该处金属元素富集沉淀成矿的主要因素。
沈滔陈正乐韩凤彬吴玉伍俊杰
关键词:成矿地质特征
江西新余铁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机制探讨
本文首先介绍了矿田、矿石等江西新余铁矿地质特征,其次介绍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然后探讨了成矿机制,新余铁矿是在古陆强烈风化剥蚀和海底火山喷发共同作用下,海盆沉积大量成矿物质,随后,在适当的物化条件下,一种缺...
沈滔陈正乐伍俊杰陈锐李海东
关键词:铁矿地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机制
文献传递
赣中良山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良山钼矿是近年来赣中地区新发现的钼矿,浅部矿体主要赋存于南华系浅变质岩系的构造裂隙中,矿石类型以含辉钼矿石英脉为主。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结果表明:含辉钼矿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呈星散状随机或成群分布,其形态多样,大小集中在2~15μm,包裹体的类型主要有纯液相包裹体、富气相两相包裹体、富液相两相包裹体和含液体CO2三相包裹体4类,其中以富液相两相包裹体最为发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36~298℃,盐度为1.22%~10.11%Na Cleqv,密度为0.78~0.99 g/cm3,成矿流体属中—低温、低盐度、较低密度流体;成矿压力估算为13~70 MPa,形成深度为0.5~2.6 km。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包裹体中气液相成分以H2O为主,气相中还有少量的CO2和CO。H、O、S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流体的δD值介于-61‰^-57.9‰,δ18OH2O值介于-3.32‰^-0.52‰,具有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的特征;成矿热液中的δ34S值介于-1.8‰^+1.9‰,具有岩浆硫的特征。综合成矿地质特征及相关分析,认为成矿流体可能与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有关,属于岩浆热液流体,混合作用及钾化作用是促进金属富集沉淀成矿的主要因素,推测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钼矿。
沈滔陈正乐潘家永韩凤彬伍俊杰吴玉王永周振菊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激光拉曼光谱
江西新余良山钼矿氢-氧-硫-铅同位素特征及指示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江西新余良山钼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系统测试了矿床中石英脉型钼矿石样品的氢、氧、硫和铅同位素组成,进而探讨钼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以及成矿物质来源。良山钼矿床δD值变化范围-61‰^-57.9‰,平均值-59.1‰;δ^(18)OV-SMOW值变化于7.1‰~10.5‰,平均值9.2‰,流体的δ18OH2O值变化于-3.32‰^-0.52‰,平均值-1.52‰,表明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流体特征。硫化物的δ^(34)SV-CDT值为-1.8‰~2.6‰,极差4.4‰,平均值1.12‰,其中黄铁矿δ3 4SV-CDT值为-1.8‰~2.6‰,辉钼矿δ^(34)SV-CDT值为0.8‰~2.3‰,硫同位素表现为较小的正值特征,具有典型的岩浆硫组成特点。良山钼矿石中的矿石铅同位素^(206)Pb/^(204)Pb值为17.555~19.474,^(207)Pb/^(204)Pb值15.486~15.768,^(208)Pb/^(204)Pb值37.942~39.943,μ值9.35~9.7,ω值37.06~38.31,Th/U值3.8~3.96,矿石铅为混合铅,表明成矿物质为混合来源。良山钼矿床应为岩浆热液型-石英脉型钼矿床,是中生代华南板块板内构造演化区域金属成矿作用大爆发的产物。
伍俊杰陈正乐付蕾潘家永韩凤彬沈滔
关键词:同位素组成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成矿系统
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了解了A型花岗岩,总结了其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其构造意义。通过整理综合大量资料,得出:目前"A型花岗岩"定义有扩大化现象;A型花岗岩在化学成分上、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同位素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A型花岗岩代表的构造环境正走向复杂化。A型花岗岩主要形成于伸展的构造背景中,是构造环境识别的重要岩石学标志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特殊的构造背景和重要的地质构造意义,A型花岗岩的研究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仍旧有许多问题(如命名、分类和成因等)在争论之中。
靳杨沈滔
关键词: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环境
江西新余铁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新余式'铁矿分布于江西、湖南一带,以江西省中部新余市南部的铁矿最为典型,处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拼接带南侧南华加里东造山带北缘,武功山-北武夷隆起带西段武功山隆起区,是中国时代最新的BIF型铁矿。本文在野外调查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新余铁矿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
沈滔陈正乐伍俊杰陈锐李海东
关键词:成矿机制地球化学特征石英岩变质岩地质
鹿井铀矿床印支期花岗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015年
鹿井铀矿床主要出露的岩性为印支期中粗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在微量元素方面,富集元素Rb、U,而Ba、Sr、Ti亏损明显,具有高的Rb/Sr(平均为9.35)和Zr/Hf值较低(平均为25.03),铀元素富集,可为岩体内铀矿床的形成提供铀源;稀土元素总量偏低,平均为120.84ppm,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相对明显。从微量元素蛛网图来看,样品演化的趋势基本相同,表明可能为同时代同来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具有壳源花岗岩的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Eu亏损明显;该岩体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是岩浆高度分异演化的产物,原始岩浆经历了高分异的演化过程。
谢宏昊刘颖万建军沈滔
关键词:花岗岩微量元素印支期
竹山下铀矿床碱交代岩特征与铀成矿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围岩与热液所发生的的置换作用称为交代作用,顾名思义碱交代作用就是钾、钠碱金属性化学物质参与交代作用。碱金属(钾、钠)带进热液蚀变岩称为碱交代岩。所以碱交代作用主要是以热液作用为主体,对金属元素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成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诠释了热液作用是成矿物质富集的驱动力。碱交代岩是竹山下铀矿床主要的蚀变类型之一。通过对竹山下碱交代型铀矿床的钻孔20-1碱交代岩进行野外踏勘采集样品、室内岩相学分析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研究,确定了竹山下地区碱交代作用对铀矿床的实质为钾交代作用,碱交代作用使得富铀岩石中的惰性铀成为活性铀,从而被活化迁移,富集成矿。
靳杨刘颖钟福军沈滔
关键词:铀矿床钠交代钾交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