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婉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三级综合医院应急体系建设实践被引量:4
- 2021年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大环境的变化,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新发的重大传染病也不断涌现,对社会的经济和人民的健康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威胁,对国家的应急管理体系、医疗救援和疾病预防控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面对每次突发事件,三级综合医院都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如何建设高效快速的应急响应和救治体系,以应对灾难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援需要势在必行。本文分享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应急医院在探索紧急医学救援、构建应急响应体系方面的建设实践经验,希望能给其他医院的应急救援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 李继锋刘声财陈玉扬陈少婉黄文丽
- 关键词:应急响应应急管理
- 从1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处置谈三级医院疫情防控体系建设
- 2021年
-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和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科学高效的应急疫情防控对医疗机构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回顾性分析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应急医院)在疫情初期处置1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经过,并分享该院在疫情应急处置机制和防控方案建设的实践经验。截止至2021年3月1号,该院疫情相关紧急事件得到及时快速响应,没有发生因疫情防控不当的疫情扩散事件,医护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到改善,疫情防控结果积极有效。其防控策略可为医疗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李继锋刘声财陈玉扬陈少婉杨剑黄文丽
- 关键词:疫情
- 重症心力衰竭急救治疗临床药物选择及疗效对比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重症心力衰竭的药物选择以及调高药效的给药方案。方法研究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重症心理衰竭患者120例,进行分组比照,评价不同用药方案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结果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都可以作用于重症心衰,且两者合用组心衰患者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结论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合用可以提高重症心衰的治疗效果。
- 陈少婉
- 关键词:心力衰竭Β受体阻滞剂
- 用于气道异物梗阻可视化负压吸除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气道异物梗阻可视化负压吸除装置,涉及吸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废液箱,所述废液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盖,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顶壁固定连接有微型抽吸泵,所述箱体的...
- 黄文丽李继锋陈少婉
- 早期强化降脂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降脂对稳定型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80例入选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组90例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共12周。治疗前后均行运动平板试验和6分钟步行试验(6MWT)。观察服药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时间、记录运动持续时间、运动后ST段下降≥1 mm所需时间、6MWT距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时间、诱发ST段下降≥1 mm所需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延长,运动持续时间增加,6MWT距离明显增加,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治疗组各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降脂治疗能明显改善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还能提高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
- 李继锋陈少婉黄广军
-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强化降脂运动耐量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尿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尿酸水平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2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92例,B组:稳定型心绞痛(SAP)90例,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C组),空腹抽血检测血尿酸,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IMT)厚度.结果 A组尿酸、IMT、斑块指数[(428.5±70.3) mmol/L、(1.58 ±0.92) mm、(3.24±1.81)]与B组[(356.4±68.2) mmol/L、(1.32±0.86)mm、(3.08±1.62)]、C组[(251.2±65.4) mmol/L、(0.92±0.41)mm、(2.80±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t=4.47、3.26、5.21,P<0.05,A组与C组比较,t=8.23、9.36、7.48,P<0.01);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4、5.26、7.12,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尿酸与IMT厚度呈正相关,r值为0.67.A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检出率60.9%与B组26.7%和C组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0,P<0.05;χ2=69.11,P<0.01),B组相比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4,P<0.01).结论 尿酸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脉病变密切相关,为冠心病的危险评估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 李继锋陈少婉陈玉扬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