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宝林
- 作品数:59 被引量:225H指数:9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西北作物抗旱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定西市胡萝卜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
- 2013年
- 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既可鲜食,又可加工为多种营养食品。胡萝卜地膜覆盖栽培是填补夏季鲜菜市场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甘肃省定西市园艺站总结出胡萝卜秋覆膜穴播栽培技术,该技术可节水30%~50%,具有节水抗春旱、省工成本低的特点,既有效解决了因春旱缺水造成的播种难、出苗差的问题,又适时提前播种,保证出苗质量,经在定西市蔬菜生产区示范,胡萝卜平均产量可达91400 kg/hm2,产值10.97万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 吕忠平何宝林
- 关键词:Β胡萝卜素地膜覆盖栽培覆膜穴播栽培出苗质量
- 秦王川移民区高效耐盐碱节水作物引选及配套生产模式研究
- 高世铭李掌杨发荣张林义何宝林
- “秦王川移民区高效耐盐碱节水作物引选及配套生产模式研究”是由兰州市科技局下达的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由甘肃省农科院实施完成。项目实施期为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项目编号:04-XH-04。通过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合...
- 关键词:
- 关键词:移民区
- 旱地作物有限补充供水与覆盖保水效果研究被引量:14
- 1995年
- 针对旱地作物生产长期受稳定水分亏缺制约问题,研究了几种作物需水关键期有限补充供水以及覆盖保水的产量效应,提出了实现有限降水资源富集叠加高效利用建设旱区高产高效农田的技术途径。
- 高世铭朱润身何宝林
- 关键词:旱地作物降水覆盖保水水土保持
- 庄浪县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效与经验被引量:1
- 2011年
- 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庄浪县生态环境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介绍了庄浪县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 何宝林
-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
- 介绍几个适宜在定西半干旱地区推广的优良梨品种
- 1990年
- 梨树是广大民众所喜爱的一种果树,由于适应各种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而遍及全国各地。也是我省各地的重要水果之一。近年来广大农村由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农村经济政策,出现了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的好形势,果树生产也得到较快地发展,成为农村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定西经济开发的项目之一。
- 杨正芳何宝林
- 关键词:良种半干旱地区
- 一种小麦、油菜、马铃薯轮作培育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轮作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小麦、油菜、马铃薯轮作培育的方法。在大田中进行小麦、油菜、马铃薯套种,通过油菜种植沤肥环节可以大幅降低化学合成化肥使用量,改变了北方黄土高原旱地种植区,种植作物两熟不足、一熟有余的现...
- 张国平何宝林董博郭天文吕军峰
- 文献传递
- 定西黄土丘陵区针叶树引种试验研究
- 1999年
- 何宝林焦桂梅
-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青海云杉针叶树种干形丘陵沟壑区灰褐土
-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户宅院径流利用技术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农户宅院径流利用实地试验研究表明,修建水泥水窖并水泥处理院面为最佳宅院集水技术组合。这种技术可使组合集水效率比自然院面、屋檐下铺水泥面的集水效率提高7个百分点以上,入窖径流含沙量也显著下降。按试验所得水窖尺寸公式建造水窖,可较传统方法节约投入23%,可集存宅院全年径流的68.5%。利用宅院水窖发展庭院经济,可显著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
- 刘和斌年永录何宝林
- 关键词:水窖黄土高原
- 陇中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分区系统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本文以具有陇中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态类型典型特征的高泉流域为示范区,通过'七五'~'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农业综合发展技术研究'的实施,提出并成功地组建了分区系统治理模式,形成了由荒芜沟坡区-集雨造...
- 何宝林
- 关键词: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农业
- 文献传递
- 土壤培肥与覆膜垄作对土壤养分、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9年
- 土壤培肥是维持旱地农业土壤肥力水平、提高生产力的最主要的措施之一,但不同土壤培肥措施对全膜双垄沟播土壤肥力及玉米肥水调控的作用机制及其增产效应尚缺乏系统研究认知.2014—2016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庄浪试验站,以‘富农1号’玉米为指示作物,设全膜双垄+秸秆还田(FS)、全膜双垄+优化施肥(FF)和全膜双垄+控制性施肥(FC)3种土壤培肥组合模式,以常规种植(CP)为对照,测定年季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耕层土壤有机质(SOM)及氮磷钾速效养分含量(AN、AP、AK)和作物产量,计算土壤贮水量(W_C)、作物生育期耗水量(ET)、水分利用效率(WUE)、氮、磷肥偏生产力(PFP_N和PFP_P)等参数,揭示不同土壤培肥模式对土壤有机质、水分养分含量、玉米产量、耗水特征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S、FF和FC 3种种植模式通过增效调控土壤水热与养分环境、水肥互作效应,加速还田秸秆腐解养分释放,促进作物旺盛生长,增加归还土壤的有机物质,从而有效提高土壤供水供肥能力、培肥土壤.与CP比,3种模式均显著提高了SOM、AN、AP和AK的含量,尤其是土壤AK含量,3年平均分别提高了0.27 g·kg^(-1)、4.44 mg·kg^(-1)、0.20 mg·kg^(-1)和4.53 mg·kg^(-1),表现为FC>FF>FS,三者无显著差异.FS、FF和FC 3种土壤培肥模式均显著提高了旱地玉米生育期末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W_(C200)),3年合计分别比播前W_(C200)增加了107.41、38.99和28.35 mm;显著降低了玉米ET,年平均分别比CP降低了60.50、37.7和34.15 mm,相当于分别减少了12.6%、7.9%和7.1%.水肥条件的改善在干旱和少雨的年份主要促进了玉米抽雄至成熟期的生长,多雨的年份均衡促进了玉米生长,增加了玉米的双穗率、穗粒数和百粒重,提高了水肥利用率,使玉米产量显著增加.3年平均与CP相比,FS、FF、和FC模式的PFP_N和PFP_P分别提高了1.82、1.65、1.62倍和2.41、1.69、1.
- 杨封科杨封科张国平何宝林高应平
- 关键词:土壤培肥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