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森
- 作品数:27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科手术与急诊内镜手术治疗AOSC患者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外科手术与急诊内镜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6例AOSC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33)。给予对照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急诊内镜手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黄疸减轻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治愈、中转及死亡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黄疸减轻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97.0%(32/33)显著高于对照组84.8%(28/33)(P<0.05),死亡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5.2%(5/33)(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1/33)显著低于对照组12.1%(4/33)(P<0.05)。结论:急诊内镜手术治疗AOSC患者的效果较外科手术好。
- 马长林王利培乔森孙瑞杰巩芬刘建刚李一春
- 关键词:外科手术AOSC
- 胰头癌姑息手术治疗86例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胰头癌姑息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对1995年1月~2004年1月诊治的胰头癌姑息手术治疗86例资料进行分组观察.结果胆总管、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方法1组)和胆囊-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方法2组)手术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异.术后黄疸的复发和胆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1组比方法2组低,术后存活时间方法1组比方法2组长,术后两组十二指肠梗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方法1组和方法2组同时进行胃空肠吻合(方法3)后两组比较:方法1组存活时间长,两组均未发生十二指肠梗阻,两组手术死亡率无明显差异.本组5例方法1同时进行方法3加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方法4),射频消融治疗后背部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结论方法1组优于方法2组.方法3能避免发生十二指肠梗阻,且能延长存活时间,若加用方法4治疗,能明显缓解背部疼痛症状.
- 乔森
- 关键词:姑息疗法空肠ROUX-EN-Y吻合术胰头癌姑息十二指肠梗阻手术死亡率术后黄疸
- 白细胞介素12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5
- 1998年
- 1.白细胞介素12的结构、受体及产生白细胞介素12(1L-12)是一种由40KD(P40)和35KD(P35)两个亚单位经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异二聚体糖蛋白。人和鼠的IL-12结构相似,均已被克隆。人的IL-12对鼠无作用,鼠的IL-12可同时作用于鼠和人。人的IL-12P40亚单位的基因位点位于染色体5q31~q33,而P35则位于3p12~3q13、2。IL-12的受体(IL-12R)也被克隆,是一种细胞外516个氨基酸和细胞浆91个氨基酸组成的Ⅰ型跨膜蛋白。它是造血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的成员,可能有多种形式存在或由多个亚单位组成。IL-12 R存在于激活的T细胞以及静息或激活的NK细胞上,B细胞和静息的T细胞上没有发现IL-12 R。
- 乔森陈孝平
- 关键词:肿瘤免疫疗法白细胞介素12
- 射频消融治疗肝巨大血管瘤69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和分析射频消融治疗肝巨大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应用射频消融治疗69例肝巨大血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19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56例患者病灶完全损毁,占总数的81.2%,13例患者消融不彻底,进行了第二次射频消融治疗后达到完全损毁。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发热、肝区治疗部位或射频针穿刺点处疼痛、恶心、呕吐以及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没有患者出现腹腔内大出血、胆瘘、空腔脏器穿孔、严重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术后患者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患者的病灶缩小均在50%以上,无1例复发。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肝巨大血管瘤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是治疗肝巨大血管瘤的又一新途径。
- 朱广勇马长林李一春孙瑞杰乔森
- 关键词:射频消融肝血管瘤临床疗效
- 辅助检查在小肠出血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分析、讨论辅助检查对小肠出血性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本组32例,采用气钡造影16例,99mTC-RBC显像18例,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12例。分析辅助检查在本病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气钡造影阳性7例,阳性率43.75%,定位符合率71.43%;99mTC-RBC显像阳性14例,阳性率77.78%,定位符合率42.86%;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阳性9例,阳性率75%,定位符合率88.89%。出血期检查阳性率91.30%,间歇期33.33%。结论:间歇期应先行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再考虑行血管造影,阴性者可观察至出血期检查;出血期宜首选99mTC-RBC显像,为提高定位诊断率,可结合应用血管造影检查。
- 高鹏王强乔森
- 关键词:小肠出血
- 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
- 2005年
- 乔森陈孝平
- 关键词: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
- 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评估肝病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相关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通过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评估肝病患者肝脏储备功能,探讨ICG清除试验与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评价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46例,肝癌63例,进行ICG清除试验,计算患者的ICG血浆清除率值(K值)、ICG 15 min滞留率(ICG R15),分析患者CTP分级和MELD评分。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相关性比较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CTP分级:A级84例,B级25例。随着CTP分级及MELD分级升高,ICG R15逐渐增高,而K值则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分别为0.001、0.005)。在评价肝功能方面ICG R15与CTP分级及MELD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77、0.8439,P值均<0.01),K值与CTP分级及MELD评分呈负相关(r值为-0.814,-0.5978)。结论ICG清除试验能够准确动态反应肝脏储备功能,ICG R15及K值可辅助CTP分级及MELD评分评估肝脏储备功能。
- 钱瑞坤马长林乔森
- 关键词:肝癌吲哚菁绿
- 原位切除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五例报道
- 2005年
- 乔森陈孝平
- 关键词:切除肝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效果原位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L-12的含量及其意义被引量:2
- 1999年
- 乔森陈孝平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白细胞介素12血清诊断
- 鲁西南地区胆管结石并胆系感染患者胆汁细菌学及药敏结果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鲁西南地区胆管结石合并胆系感染患者胆汁细菌学及耐药性变化,为本地区胆管结石并胆系感染患者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12~2010.12入住我院的200例胆管结石并胆系感染患者术中抽取胆汁,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00例患者胆汁标本中共分离细菌134株,阳性分离率为67%,仍以G-杆菌为主,前两位为大肠埃希菌(35.8%)、肺炎克雷伯菌(11.2%)。而G+球菌的肠球菌属主要为粪肠球菌(14.9%)和屎肠球菌(8.9%)。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阿米卡星未出现耐药株,对其余9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肠球菌属对大多数常见抗生素耐药,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替考拉宁未出现耐药株。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也较高,达34.1%。结论鲁西南地区胆管结石并胆系感染患者胆汁培养细菌的菌种明显增加,菌群已经发生变迁,而且对临床应用广泛的抗生素耐药率明显增加。
- 李一春乔森刘建刚
- 关键词:胆管结石胆系感染细菌学药敏